第205章 我的教主不冷酷邪魅28
作品:《快穿:主神别追,宿主忙着救炮灰》 两个人的马快,又没有拖累,哪怕是这般悠闲行路,却还是与关图他们前后脚到的千凌城。
天元教在千凌城有一个山庄,顾铮两人到时,关图和朗枫已经带人将山庄上下打点好了。
他们这次来千凌城,是为了武林盟。
武林盟主相邀,言语间有讲和之意,请天元教主见面一叙,双方定在了千凌城的万里山庄。
顾铮带着沈宁和两位护法到万里山庄时,武林盟中最有话语权的几位掌门都到了。
两拨人分坐两边,一边是几位掌门人,一边是顾铮自己。
当今的武林盟主是碧霄派的掌门。
碧霄派几乎是武林中实力最强的门派了,周掌门年过五十,已经连任了两届武林盟主。
虽然武林盟号称奉行集思广益,大家都有话语权,但其实真正的权力都掌握在领头的几位掌门手里。
其中的潜规则大家都知道,几位掌门商议过后的事情说出来征求大家意见时,只要同意就好了。
之前也有过愣头青真的以为可以畅所欲言,大胆的提出反对意见,结果现实自然会教他们做人。
此时周掌门脸上带着一点笑意,语气自然的跟顾铮打招呼,夸赞顾铮年轻有为,好像之前两方的明争暗斗你死我活都不存在一样。
顾铮也一脸平和的与几位掌门说客套话,言谈之间滴水不漏,既不傲慢,也不谦卑,他并不惜字如金,游刃有余的与几个老狐狸周旋。
沈宁站在他的身后,看着玉泉派的那位陈掌门若无其事的跟顾铮说话,好像对于独子差点被他打死之事毫无芥蒂。
倒是站在陈掌门身后的陈煜还年轻,脸上压不住事,自从看到顾铮的那刻,眼中的怒火与恨意就快要喷薄而出。
只是他或许是被叮嘱过,虽然脸色黑沉如锅底,却没有任何动作,很老实的站在那里。
他的身边站了一位烟粉色衣裙的少女。
鹅蛋脸,翘鼻樱唇,一双大大的杏眼水汪汪的,乌发如云,纤腰楚楚,是个看起来非常甜美可爱的女孩子。
这位应该就是世界女主,那位善解人意的小师妹陆婉迎了。
不过这个世界是一个大男主武侠世界,女主的作用更像是为男主光辉一生添彩的工具人。
说难听些,就像个挂件。
她的存在,好像只是为了衬托出男主的人生圆满。
武功绝顶,称霸武林,还有……娇妻在怀。
女主与权利、地位一样,更像是一种资源。
原文是从男主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他的成功路,却并没有交待身在武林门派的女主武功如何、身份背景和生平任何事。
有的只有在男主落寞时,她的温柔陪伴,和男主成功时如约迎娶时的风光大嫁,似乎是在证明男主是个知道感恩、很念旧情的人。
原文中甚至没有说她在婚后过的好不好。
在成为男主的妻子之后,她的作用似乎就消失了,从此再也没有关于她的只言片语,只说男主无论何时回家,都有一盏灯在等着他。
按照剧情发展,此时男女主早已经互生情愫,彼此互许,承诺要相伴一生了。
可是沈宁着重观察了一下这位陆姑娘,她只是安静的站在陈煜的身边,眉眼低垂着,看起来十分温顺,但实际上眼神很空茫,并没有实际落点。
当然,她也并没有偏头看她的情郎一眼,更别提有热恋中看向爱人的那种含着爱意、羞怯或崇拜欣赏之类的眼神了。
她看起来安静温柔,实际上却冷静的可怕。
而陈煜明显也没心情关注身边小师妹的状态,他全部的注意力都被顾铮吸引了。
如果眼神能杀死一个人,那顾铮这会儿估计孟婆汤都干好几碗了。
正看热闹呢,不料陈煜的眼神突然向沈宁看了过来,眼神还挺复杂的,看得沈宁一阵莫名其妙。
不是,他又怎么招这位太子爷了?
而此时,顾铮突然话锋一转:“说起来,之前在白江镇,本座不慎与陈少掌门起了些冲突,也是当时不知少掌门的身份,若是知道,下手定不会那样重的。”
他虽然在说与陈煜相关之事,却一眼也没看向陈煜,目光只有些随意的落在陈掌门的身上,语气中并听不出多少歉意。
陈煜几乎想要暴喝出声。
放屁!他当时明明已经自报家门,顾铮却毫无顾忌的让属下打死他!何曾在意过他的身份?
沈宁心中暗叹,到底是年轻啊,经不住激。
看那牙关紧咬、双眼冒火的样子,瞎子都看得出来他心里有多恨。
这倒难怪,那件事对于陈煜这个天之骄子来说,是一辈子难以释怀的耻辱经历,也是永远抚不平的伤疤。
除非……他能亲手杀了顾铮这个始作俑者,将那些难以忘怀的屈辱一一还回,才能让心头的疙瘩消散。
陈掌门呵呵一笑:“犬子无状,做事只凭一腔热血,言行不当冲撞了顾教主,挨些教训也是该当,此事不必再提了。”
顾铮也笑笑:“陈掌门不愧为武林泰斗,心胸之开阔本座自愧不如。”
陈掌门一张老脸上的笑意像是画上去的:“哪里哪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武林的将来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该给年轻人们让让路了。”
他说着,回身拍了拍陈煜的手臂,语气中满是欣慰:“犬子虽不成器,但经此一事,倒也稳重了许多,这两年习武也还算刻苦,有了些长进。
再过两个月,我也该将这掌门的担子卸下来交给他,享几天清福了。
犬子继任掌门之时,顾教主可要赏脸前来,与他做个见证。”
顾铮终于抬眼扫了陈煜一眼,又像是辣眼睛似的马上转回来:“陈掌门抬举本座了,不是本座不愿赏脸,实在是本座若真去了,怕是会给少掌门添堵,少不得一桩喜事要扫兴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