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芝麻开花节节高
作品:《重生96:我的果园横扫农业圈》 想不到这小妹如此的八卦,他白了一眼这个丫头:“别这么十三点,那是哥的两个朋友,过来住几天而已,可别跟爹妈说,要不然,你以后就喝不到这么好喝的果汁了…………”
“哈哈,哥,我才不八卦呢,你这么优秀,有女朋友很正常,哪怕多找几个,也完全可以,我才不会跟爹妈他们说呢,我又不古板…………”
小薇说着,奋力喝果汁,陈玉坤听了后,倒是没有再说什么,不过,还是催小薇要快点了,现在得去镇上。
他们收拾好,陈玉坤开了三轮车,出了南兴山,回到家里,父母早就在院子里等着。
一看到陈玉坤到了,都走出来,把院门给锁好,绕出村子,直接朝镇上开出去。
至于西院的事情,爹妈都没有提,好像他们一直都心有余悸,在刻意躲避一样,陈玉坤也没有问,现在他们家最大的事情,就是去镇上搞好门面里面的一切,开始做生意赚钱。
别说现在西院发生了这样的事,就是天塌下来,也阻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
毕竟现在陈玉坤已经把家里的田地,都给承包掉,这就意味着,爹妈和小妹从此不再过问他们家田里的事情,可爹妈他们忙了半辈子肯定闲不着,一定得找事情做。
到了镇上,陈玉坤的三轮车直接开到中学西边的徐家门面房,到门口后停下三轮车,让父母小妹下来,他把车子给开到院里停好。
这才出来,父母他们三人,正在门口的门面里,看那些工人,正在制作那些粉条呢,还有看了一遍,人家在磨面。
父母他们都很好奇,不是说,用这些门面吗,可这门面里面,已经有生意在做着。
陈玉坤知道父母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忙把他们给拉着走进后面的院里,然后到右边的堂屋里坐下来。
人家那个徐秀茹说的一点都没错,人家这屋里的一切,几乎都没有动,桌椅家具,都给陈玉坤留了下来,而且处处都已经打扫得特别的干净整洁。
“爹妈,还有小妹,我跟你们说,这两个院子,还有前面的门面,以及东西两侧的厢房,一共是20间屋子,除了前面的几个门面外,其他的,都是我们做这饵料的地方。
你们不必怀疑,不用担心这么大地方用不上,等到生意做起来,你们就知道了,估计以后我们还得专门出去租仓库。
现在,你们四处转转,先熟悉一下环境,确定一下,咱一家人住的屋子,我到厢房里去看看,这里的东西,都是人家留下来的,现在都是我们的了…………”
陈玉坤这么一说,父母的脸色就缓和下来,小妹欢呼雀跃的很,立刻就钻进里间。
他没有跟着父母,而是看到东边的厢房,面积够大,而且里面几乎是空的。
立刻就把之前准备好的几个机械设备给移出来,分不同位置给放好。
又看看相应的电线,感觉不太可靠,他马上就出去到五金店里,跟人家老板咨询了一下。
又买了相应的三厢电的电线,以及总闸,并请了电工过来,从外面的总电闸上,接了一路电进来。
并把那几台设备,都一一给连好电。
这一下就忙到了快十一点,父母挺开心,带着小妹一起去街面上,买了全家人的被褥铺盖之类的回来。
直接选了三个房间,包括陈玉坤的也有,都人打扫擦拭一遍,连床铺都给铺得整整齐齐。
而陈玉坤送走装电的电工,一看时间都快中午了,马上就到厨房里面,把米面粮油,肉类,蔬菜,鸡蛋,还有菌菇,水果,这些都给放出来不少。
其实,厨房里的厨具,一应俱全,里面还有两个挺大的冰箱,一个冰柜,不过现在都空了,可还插着电,应该是那个徐秀茹的手笔。
他把好几种肉,野兔肉,都给放进冰柜,为了吃着方便,他几乎把两个冰箱,一个冰柜,都快装满了,当然,那些烤串,花卷,卤肉,大肉包子,也都放了不少。
这边准备好之后,就看到父母来厨房这边,他就让小妹跟着打个下手,开始做饭。
而他自己则是开上三轮车,去粮油批发店里,买了不少做饵料用的粮食以及辅助材料。
然后自己拉了一车,后面还让人家店里给送来了两车,就全部放在设备边上相通的厢房里。
之后,看家里的饭还没有做好,他就到外面的几个门面房里,跟那些工人们打招呼。
当时那徐秀茹所说的,是要保住这些人的饭碗,不能把他们给解雇了。
现在陈玉坤过来跟他们交流的,也就是这一点,这里有磨面的,有做粉条的。
反正以后这也是自己家的生意,就先支应着,以后看看如何去安置这些工人就行。
还好,这些工人,都是这街面上的人,年岁都差不多跟父亲一般。
人家在这里做工,也就上午和下午各四个小时,晚上不加班的那种,三餐饭都是回家吃,晚上在家里住。
这倒是挺好,外面的门面人家做自己的工作,从不进到后面的院子里去,好像以前的徐家,都跟这些工人们,有过约法三章的事。
陈玉坤跟这些工人们沟通过,人家上午的工作已经告一个段落,都骑上车子回家吃饭。
刚好自己家的饭也做好了,小妹过来叫陈玉坤去吃饭,陈玉坤就跟着过去,陪着父母小妹吃了一顿饭。
这一顿饭,也算是他们全家迁到镇上的首次开火,除了他父亲在门口点了一挂鞭外,还回到堂屋里,点了香,拜了神,又烧了黄裱纸。
连母亲都跪下来,小声的祷告,让这里的神灵保佑自己家的生意,能一帆风顺,芝麻开花节节高。
陈玉坤也随着父母拜了,不过,他自己倒是对这样的事情,感觉可有可无。
现在让父母跟小妹过来,做这鱼饵的事,无非就是跟他们找个事做而已,至于说能赚多少钱,其实他心里都跟明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