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算账

作品:《重生九零:九个女儿都是钱串串

    腊月二十三,小年当天,林家的楼房内人声鼎沸。


    说话声,划拳声,碰杯声……此起彼伏。


    韩秀琴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空气中也弥漫着茅台酒的醇香。王铁军、黄永发等林有福骨干合伙人齐聚一堂,他们要做一个年终总结。算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来,我敬大家一杯!”林有福高高举起酒杯。


    “这一年辛苦大家了!”


    王铁军一饮而尽,脸上红扑扑的。他喝酒上色,一杯酒下肚,整张脸像换上了红装。


    “有福,今年咱们工程队可是打出了名声!承包了八个工程,个个都是优质工程,其中有五个还是政府的……明年已经有三家单位在联系咱们了,开春就有活干!”


    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已经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包工头了。穿着崭新的中山装,梳着大背头,皮鞋擦的油光瓦亮,哪还有去年为孩子的百来块学费发愁的样子!


    黄永发夹起一大片红烧肉,边吃边说:“运输队也不差,光是在县里拉运就赚了不少,更别说其他业务了。车队现在扩大到二十多辆卡车,司机们都抢着跟咱们干!”


    他喝了几杯酒,话明显多了起来。


    “县里新开的几家运输队,给咱们陪跑都不够格,我听说他们给司机连保险都不买,有的车还是黑车,只能拉点私活,根本接不到大单子……”


    林有福看着几人个个斗志昂扬,心里也畅快起来。


    “去……再拿几瓶好酒出来,今天我们要一醉方休!”林有福看向一旁的妻子。


    韩秀琴平日里管着丈夫,不叫他多饮酒,医生说过,他有高血压的轻微症状。好在今天高兴,又是年终总结,索性就叫他放开了喝。


    酒过三巡,开始正式算账。账本摊开在桌上,一串串数字叫人振奋。工程队净利润十万八千元,运输队还完银行贷款赚了五万六千元。按照股份比例,林有福个人分红六万多。


    “跟着有福干,日子有奔头啊!”王铁军红着脸说。


    “以前在工地上搬砖,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也就千把块钱,现在倒好,咱也当上了万元户了。”


    黄永发也感慨:“谁能想到我给人开了一辈子的车,要不是有福提携,我一个瘸子还能当队长?还有这分红?做梦都不敢想啊!”


    林有福喝的头有些晕,要说感概,他的感概应该是最多的。


    前世他是个什么样子,三餐不温饱,穿衣不保暖,妻子大出血,女儿活受罪。


    这桌上随便一样菜,他连味都没闻过,更别说是金贵的“茅台酒”了。


    林有福又给每人封了个大红包:“这是年终奖,大家辛苦一年,该得的!”


    “有福,这怎么使得啊?”黄永发赶忙推辞。


    “有什么使不得的,钱是大家一起赚的……都别见外,拿着!”林有福态度坚决,他明白要是没有这些人帮衬,他一个人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送走客人后,夫妻俩开始盘算超市的账目。令人惊喜的是,才运营半年的超市竟然盈利一万元!


    “真没想到啊!”韩秀琴看着账本不敢相信。


    “我以为能回本就不错了。”


    林有福笑着说:“这说明咱们的经营方向是对的,明年有经验了,再扩大规模,争取赚更多。”


    细算下来,加上大棚里的收入,今年总收入将近十万元。但支出也很大,老九住院花了几万块,日常开销、女儿学费、几乎花光了先前的存款。


    深夜,夫妻俩躺在床上盘算着这笔“巨款”。


    “老婆,咱们该换个大房子了。”林有福看着天花板说,“你看楠楠她们睡在客厅,咱家的这个房子太小了。”


    十几口人挤在两居室的房子里,跟蜗居没啥区别,林有福想为女儿们提供更舒适的成长环境。


    韩秀琴点头:“是啊,孩子们都大了,该有自己的房间。最好再有个大书房,让她们安心学习。”


    她叹了口气:“最重要的是……女孩子家,总得有个私密空间。”


    林有福明白妻子的意思,九个女儿渐渐长大,两居室确实太拥挤了。而且城里人讲究,富养女儿,不能让女儿们受委屈。


    这个年代,城里的房子基本都是单位的福利房,要不就是居民的自建房。


    林有福是个平头老百姓,福利房他肯定沾不上边,自建房倒是可以考虑。


    但林有福家是农村户口,想要在城里落户建房,就涉及到了农转非的问题。


    要解决城市户口,主要有升学、参军提干、招工、家庭投靠、征地农转非,这些条件林有福都不符合。


    他们唯一能挂上边的就是“征地农转非”,他们双泉村以后会并入县城的开发区,但那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林有福苦思冥想,一拍脑门,叫他想到了一条,那就是购买城镇户口。这条政策虽然在去年公安部已经明令禁止了,但还能变相操作。


    “老婆,咱们买个城镇户口吧。”


    “买……买城镇户口?”韩秀琴被丈夫的话给惊住了。


    “户口也能买吗?那得花多少钱?”


    “大概要一万块吧!”林有福记得前世有人这么干过,拿钱买到了城镇户口。


    “啊……要这么多钱啊!”韩秀琴心疼了起来。


    林有福拍拍妻子的手:“不过咱们要是有了城镇户口,以后闺女们的户口也能迁到城里,上学就没那么麻烦了……关键咱们还能在城里自建房子!”


    韩秀琴听了丈夫的解释,也就点头答应了。不过,她还是有些疑虑。


    “当家的,那咱们建房子得花多少钱?”


    林有福思考了一会说:“大概要五万吧!”


    韩秀琴听后倒吸一口凉气:“五万块……”


    “放心……咱们的存款够,还能留两三万做流动资金。”


    韩秀琴一想到女儿们挤在客厅的床板上,一咬牙一跺脚:“当家的,我听你的!”


    夫妻俩紧紧靠在一起,只要为了女儿,他们做什么都值得。


    “咱们辛苦赚钱,不就是为了让女儿们过上好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