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你管这叫火箭炮?!
作品:《鹰酱:说好保守派,怎么全是大规模杀伤武器》 ......
陈实的话音落下。
会议室的气氛就变得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每个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陈实。
你管这叫保守方案?
别的暂且不说,就单单把更改发动机设计拎出来,就够让人头疼的了。
火箭炮的发动机可是武器系统的核心零部件。
系统集成性非常强,牵一发而动全身。
发动机的尺寸、重量、推力曲线等参数直接影响火箭弹的气动布局、重心位置、飞行稳定和发射平台的承载能力。
从发动机方面入手,这个方案当然可以称之为比较激进的方案。
能不能成功,谁都不敢打包票!
“咳咳,小陈同志,这个方案是激进的方案,不是保守的方案。”
“比较保守的是202所提出来的从材料和弹头的气动布局上入手。”
王山近提醒道。
“啊?王书记,这也太保守了吧。”
“上面不是要求我们设计一个全新的火箭炮吗。”
“既然是全新的,为什么不放开手脚去研发呢?”
“我觉得更改火箭炮的发动机和燃料就这个思路就很好。”
“不过还是偏保守。”
陈实认真的说道。
闻言,众人面面相觑,竟然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个,陈所长,不如介绍一下你的方案吧。”
“我们大家也做个参考。”
李辉看着陈实问道。
“行,那我就给大家说说我们203研究所的方案。”
“我是这样想的,未来的火箭炮肯定要朝打得远,打得准,毁伤效果强这三方面去进化。”
“那么根据这个思路,火箭炮如何打得远?”
“很简单,加装助推器,上二次点火!”
“如何打得准?那也简单,加装制导系统!”
“至于如何提升毁伤效果,这个就更简单了,直接加大口径,口径即正义!”
“只有口径到位,什么掩体都能一炮炸飞!”
陈实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再一次变得安静了下来。
思考了一下陈实说的话,众人的神色逐渐变得精彩了起来。
加装助推器?二次点火?还有制导系统?!
这他妈是火箭炮吗?
这不妥妥的导弹吗!
“陈所长,你没开玩笑吧。”
“这是在设计火箭弹吗?”
“我怎么觉得这玩意就是导弹啊!”
李辉吞咽了一口口水,声音有些干涩。
好吧,他承认,原本他这个方案就已经够激进的了。
但跟陈实这个方案一比,他竟然变成保守派了!
“导弹可不能用来洗地。”
“这样设计出来的新型火箭炮价格确实要高上许多。”
“但跟导弹比,还是有价格优势的。”
“未来我认为我军的远程打击应该采用点面结合的打击方式。”
“导弹用来踹门,新型火箭炮用来洗地。”
陈实笑了笑说道。
“呵呵,小陈同志,能不能再展开详细的说说。”
“比如新型火箭炮的口径或者射程什么的。”
“嗯...你的方案确实够激进,够大胆,就是有些吓人!”
王山近努力的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火箭炮上二次点火,上制导,加大口径,这样激进的设计方案,确实有些吓人。
这火力密集不足恐惧症怕是治不好了。
“射程在四百公里以上,口径怎么着也得在三百五十毫米以上,小了杀伤力不行。”
“可以搭载多种战斗部类型。”
“至于制导方面吗,可以先采上一些简单的制导,比如末端修正技术什么的。”
“结合大威力战斗部,即便存在一定偏差,但仍可以对区域目标造成有效杀伤。”
陈实犹沉思了一下,脑海里面浮现出了后世一款鼎鼎大名的远程火箭炮---卫士火箭炮!
这款火箭炮要想搞成,难就难在定位方面。
末端修正、简易制导什么的,固然可以提高杀伤精准度。
但到底是没有卫星制导准。
但此时的龙国还没有类似GPS这样的定位系统。
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只要不追求十米级的打击精度,搞定新型的远程火箭炮并不是什么难事!
听完陈实的话,王山近手有些颤抖的拿起了桌子上的香烟。
点上抽了一口之后,他才感觉神志清醒了不少。
三百毫米以上的口径、四百公里以上的射程,再搭配上制导技术,石锤了,这就是导弹!
“陈所长,这个技术参数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
“以前我们觉得苏熊国搞出来的BM-30龙卷风三百毫米口径的火箭炮就够吓人了。”
“没想到你竟然想搞三百五十毫米以上的火箭炮。”
“说实在的,新型火箭炮如果真的口径在三百五十毫米以上,射程在四百公里以上,而且有相当高的命中精度。”
“那毫无疑问,咱们的陆军远程打击能力将会迎来一次史诗级的提升。”
“这样的火箭炮一旦装备陆军,陆军就有了独自打击数百公里开外的敌重要节点了。”
“以往的时候,这种活都是要交给空军或者二炮部队来干的。”
“好处大家都能想得到,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
“我想问问,有多大的把握能够研制成功?”
王山近严肃的问道。
“远程火箭炮的技术难点主要有四个。”
“一个是远程飞行的弹道稳定性,射程超过一百公里以后,弹道容易受气象条件干扰。”
“这个难点,我们可以优化弹体气动布局,设计一种稳定翼结构来保证飞行姿态的稳定。”
“第二个难点就是高精度制导和弹道修正。”
“高精度制导确实很难,我们现有的技术条件不能达到十米级的命中精准,但俗话说得好,精度不够,威力来凑。”
“远程火箭炮执行的是面打击任务,结合传统的制导手段,我认为可以成功的完成区域压制或者打击任务。”
“至于第三个难点就是火箭发动机的高效推进了和二次点火了。”
“这个要是放在几个月前,确实挺难的。”
“但是现在来看,难度大大降低。”
陈实说道。
“此话又从何说起?”
众人一头雾水。
既然提到火箭发动机的高效推进,那又回到老问题了。
要么,更改火箭发动机的结构,要么,从燃料燃烧效率方面来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