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哪个更重要?

作品:《重回六十年代,从挖何首乌开始

    “主公,黄忠虽老,却不愿苟延残喘,只求战死沙场,不负将军信任!”


    ……


    收音机的喇叭里带着滋滋的电流声,传出一段三国演义的对白。


    杜大强一听到这话,眼眶瞬间就热了,仿佛真的站在当场,亲眼瞧见刘备与黄忠对话的模样。


    他抹了把眼泪,忍不住念叨:“好!好!这收音机真是个好东西!”


    这些日子,杜大强时常往杜建国家跑,就为了听这收音机——里面讲的历史小说,他一听就入了迷。


    先前他还满肚子埋怨,觉得一个铁盒子里既没装宝贝,咋能值50块钱?


    更气儿子竟成了买这无用之物的冤大头。


    可连着听了几天评书,杜大强的心思彻底变了。


    这玩意好啊,好到简直没话说!


    入了迷的他,每天就蹲在杜建国家院墙角,进屋都不肯。


    只要能听见收音机里的声儿,他就心满意足。


    村里其他人也渐渐发现了收音机的好处,成天变着法子上门凑热闹。原本冷冷清清的杜家院子,一时间挤满了熟人。大人们凑在一块听小说、聊新闻,小孩们就跟着收音机里的诗词频道学背古诗文,各有各的乐子。


    老村长见了这热闹景象,心里也动了念头,特地找了杜建国,语气诚恳地说:“建国啊,你这收音机,往后村里想跟你借一借用用。”


    “虽说张德胜那狗日的不是好东西,但他先前有句话没说错——大家伙确实能跟着收音机学不少东西。现在每天都有国家级的农业专家,在上面讲咋搞种植、咋增产,让村里人都听听,准有大好处!”


    杜建国刚要开口,老村长却抢先说道:“当然,你放心,这收音机村里肯定不能白借。我和几个老伙计商量过了,想给你补些工分——村里每天借你收音机用两个时辰,月底额外给你加两个工分,你看咋样?”


    杜建国愣了一下,没料到这收音机还能帮自己赚工分。


    他原本想着老村长开口,就把东西白借给村里,可既然有额外收获,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他笑眯眯地点头:“成!老村长,就按您说的来,两个工分我不嫌少。”


    老村长听了直瞪眼:“你小子还不嫌少?两个工分相当于村里一个女劳力的日常所得了,平白多出来这么一份,你倒还挑上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敲定了每天借收音机的具体时间。


    眼看谈得差不多,杜建国正准备走,老村长却又清了清嗓子:“建国,我还有句话得跟你说。”


    见老村长神色有些吞吞吐吐,杜建国点头:“村长,您有事直接说就行。”


    老村长缓缓点头,语气严肃起来:“是关于瘴子沟的事。听你说,上次进瘴子沟,你是直接找到了那片野核桃林?”


    “是。”杜建国应道,“您不也瞧见我摘的那些野核桃了吗?”


    “可那野核桃林长在瘴子沟最深处啊!”老村长追问,语气里满是疑惑,“你一路上就没遇见蛇?”


    “是这样,我从老孙头家祖传的典籍里,找到了防蛇的法子。”


    杜建国把凤仙草的用途、用法一五一十跟老村长讲了。


    老村长听完顿时恍然大悟,拍了下大腿:“我说呢!老孙头以前腿脚利索的时候,总爱往深山里钻,原来家里还藏着这么个宝贝典籍!”


    “村长,既然您提到这了,我也有件事想跟您商量。”杜建国话锋一转,“您看往后村里能不能挑几个人,专门跟我去野核桃林摘核桃?这可是笔不少的收入,按现在的收成算,每个人每个月最少能多赚二三十块。”


    “这……”老村长干咳了一声,语气有些犹豫,“虽说你说这凤仙草能防蛇,但到底没经过多少验证,万一有不怕这草味的蛇冲上来,那可咋整?”


    “所以我才想多找几个人搭伙啊!”杜建国连忙解释,“人多能互相照应,出问题的几率也能少很多,摘核桃的时候也不用总提心吊胆怕被蛇咬。”


    “还是再商榷商榷吧。”老村长又清了清嗓子,怕杜建国多心,赶紧补充道:“当然,叔绝对是支持你这想法的,你可别往心里去。”


    杜建国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这些老一辈的人顾虑多,一时半会没法说通,只能点头:“行,村长,我记下了。”


    送杜建国离开村委会后,老村长摸出旱烟点上,猛吸了一口,忍不住冷哼一声:“这小子,倒真是不想给村里省事儿!赚那点钱,跟丢条人命比,哪个更重要?”


    老村长一辈子求稳,从不干冒险的事。


    瘴子沟里的毒蛇有多凶,他早有耳闻,咋可能眼睁睁看着村里人去送死?


    “先忽悠着杜建国,等他那股热乎劲过了就好了。”


    他心里嘀咕。


    “年轻人办事就是脑子一热,半点不想后果。不过小安村的人也不傻,应该没人会跟他趟这浑水。”


    这么一想,老村长心里才踏实了些。


    可没等他缓过劲,咣当一声,村委会的门被人急冲冲撞开。


    老村长抬头一看,竟是自己儿子刘春安,正一脸兴奋地冲进来。


    “春安?你咋来了?”老村长皱起眉,“不是让你跟着王铁匠学手艺去吗?”


    “学那破手艺有啥意思!”


    刘春安满不在乎地摆手:“我看王铁匠也没啥真本事,我想好了——以后不去他那了,我要跟着杜建国上山!跟他去瘴子沟摘野核桃,准能赚大钱!”


    听到这话,老村长的脸色唰地变了,翻箱倒柜地找起了东西。


    可刘春安压根没察觉,还凑过去看他翻箱倒柜,好奇地问:“爹,你找啥呢?”


    “找我上次放这儿的擀面杖,不知道塞哪儿了。”


    “找擀面杖干啥?今儿又不吃饺子。”刘春安更纳闷了。


    不过他很快就知道了答案——老村长在柜子里找到了棍子,攥着擀面杖转过身,脸色铁青地朝他走了过来。


    “爹,你要干啥?”


    刘春安脸色苍白地咽了一口口水:“爹,你别动手……现在是法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