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这世道,人心有时候比糖更甜

作品:《知青下乡,我成了村里香饽饽

    江沐把东西安置妥当,回头望向大队长的办公室,李有柱那大嗓门已经喊了起来。


    “都过来搭把手!愣着干啥?给咱们小江大夫收拾卫生室!”


    话音未落,几个精壮的汉子就被他从屋里薅了出来。


    大队部旁边原本堆放农具的一间杂物间,此刻被彻底清空,一股陈年土腥味混杂着农具的铁锈味扑面而来。


    李有柱亲自操着一把大扫帚,呼呼喝喝地指挥着。


    不过半小时,屋子就被拾掇得窗明几净。


    李有柱叉着腰,环视一圈,脸上是那种泥瓦匠看自家新房的满意神情。


    他转头,咧开一口大白牙:“小江大夫,你瞅瞅,咋样?这地方先凑合着用,往后咱们条件好了,再给你盖新的!还缺啥不?!”


    江沐心里划过一丝暖流。


    他摇了摇头,目光平静而温和:“很好了,李队长。”


    “哎!好!敞亮!”李有柱重重一拍巴掌,对江沐的识大体越发满意,“就这么定了!以后你就在这儿坐诊!队里给你记工分,一天……一天记满分,十个工分!雷打不动!”


    李有柱这才满意地转身,两步走到办公室,拧开了墙上那个老旧的广播喇叭开关。


    一阵刺耳的电流声后,李有柱清了清嗓子,对着话筒吼了起来。


    “喂喂!二大队的全体社员们都听好了!都听好了啊!”


    “告诉大伙儿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从今天起,咱们大队有自己的医生啦!就是刚来的知青,江沐同志!以后谁家有个头疼脑热、腰酸腿疼的,直接来大队部卫生室找小江大夫就行!”


    广播里的声音带着回响,在山谷间久久不散。


    江沐回到自己那三间刚修好的土坯房,将供销社买来的东西一一归置。


    铁锅上了灶台,碗筷进了橱柜,屋子里渐渐有了烟火气。


    他准备烧点热水洗漱,一摸灶膛,才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没柴。


    他想了想,转身走向隔壁的赵文家。


    院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几个孩子嬉闹的声音。江沐推门进去,只见赵文家三个半大的小子正围着一只蛐蛐斗得起劲,脸上抹得跟小花猫似的。


    领头的正是那个叫赵家传的大儿子,他一见江沐,立刻站得笔直,有些拘谨地喊了一声:“江……江大夫。”


    江沐笑了笑,从口袋里摸出几颗水果糖,递了过去:“家传,跟你们商量个事。我刚来,家里没柴火,想跟你们换点儿,行吗?”


    看到那花花绿绿的糖纸,几个孩子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赵家传却猛地摇头,黑瘦的脸上满是认真:“江大夫,你这是说的啥话!几根柴火算个啥!”


    他不由分说,转身就往柴火垛跑:“你等着,俺给你送过去!不要糖!说啥也不能要!”


    不一会儿,赵家传就抱着一大捆干透的柴火,给江沐送了过来,码放得整整齐齐。


    江沐心里暗叹一声,将那几颗糖硬塞进了最小的那个孩子手里。


    这世道,人心有时候比糖更甜。


    简单地吃过晚饭,江沐便提着马灯,来到了刚刚收拾好的卫生室。


    他没想到,刚一推开门,就发现里面已经坐了四个人,正眼巴巴地朝门口望着。


    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妈一见他,立刻站了起来,脸上堆着既热情又有些忐忑的笑:“哎呦,是小江大夫吧?俺……俺听广播里说的,就寻思着过来瞅瞅。俺这几天呐,老觉得身上不得劲,忽冷忽热的。”


    江沐点点头,示意她坐下,拿出听诊器,又量了血压,仔细问了问症状。


    “大妈,问题不大,就是有点风寒感冒,加上劳累过度。”江沐的诊断干脆利落,“打一针,回去好好睡一觉,明天就没事了。”


    “打针?”大妈一听,脸有点白了。


    江沐手脚麻利地拿出一次性注射器和药水,消毒、抽药、排气,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还没等大妈反应过来,他已经轻轻拍了拍她的胳膊:“好了。”


    【叮!来自王桂芬的感激与信赖,声望值+20!】


    【当前声望值:191!】


    大妈愣了半天,她活动了一下,满脸惊奇:“这就……完事了?比蚊子叮一下还轻快!”


    她从兜里掏了半天,摸出几张被汗浸得有些发软的毛票,小心翼翼地递过来:“大夫,多少钱?”


    江沐将用过的针管处理好,淡淡一笑:“大妈,咱们这是合作医疗室,看病不收钱,药费也是公社统一划拨的。”


    “不要钱?!”


    不仅是王桂芬,另外三个等着看病的村民也全都瞪圆了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


    这天底下,哪有看病不花钱的好事?!


    王桂芬千恩万谢地走了,另外三人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江沐看了看,无非是些陈年旧疾。


    江沐一一做了诊断,开了些手头的常用药。


    这四个人一离开,把二大队来了个神医,看病一分钱不要的消息传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


    一传十,十传百。


    半个小时不到,卫生室门口就黑压压地围了一大群人!


    有真心来看病的,但更多的是来看热闹的,差点把门槛都给踩平了。


    “都让让!让让!干啥呢?赶集啊!”


    李有柱雄浑的嗓门及时响起,三下五除二就把那些纯粹看热闹的给轰走了。


    “有病就排队!没病就回家睡觉去!别耽误小江大夫干正事!”


    人群散去,卫生室里总算清净下来。


    江沐检查了一圈,发现都是常年劳作留下的风湿劳损。


    只可惜,他手里没有活血化瘀的膏药,只能暂时爱莫能助。


    李有柱看着这一幕,黝黑的脸上浮起愧疚和不好意思:“小江大夫,你别见怪。大伙儿……大伙儿好不容易盼来个您这样的好大夫,还不要钱,就……就都激动坏了。”


    江沐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李有柱见他没有生气,心里的大石才落了地。他郑重地看着江沐,眼神里满是真诚的感激:“小江大夫,俺代表青莲公社二大队三百多口子人,谢谢你!”


    江沐摆了摆手:“这是我应该做的。”


    眼看暂时没了病人,江沐想起家里的柴火还不太够,便起身准备离开。


    “李队长,没什么事的话,我想到附近砍些柴。”


    “砍柴?”李有柱连忙拦住他,神情严肃地叮嘱,“就在村子附近转转就行,可千万别往深山里去!那里面不安生!”


    他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拍脑门:“瞧我这记性!你那屋里还没通电吧?你等着,我明儿就去找电工,说啥也得先从大队部拉根线过去,让你那儿先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