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截教落住金鳌岛

作品:《洪荒:这逆子指着盘古骂老登

    话音未落,身影便渐渐淡去,唯有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残留在空中。


    带着无尽的怅然:


    “三清一体……终是镜花水月……”


    昆仑山巅,瞬间只剩下元始天尊一人独立。


    紫金宝座依旧璀璨,可周遭的玉清仙光却没了往日的威严。


    反而显出几分孤寂与冷清,狂风掠过,卷起地上的尘埃,竟似在嘲笑这一场兄弟反目的闹剧。


    消息如长了翅膀般传遍洪荒,西方极乐世界中。


    接引道人捧着念珠,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准提道人更是眼中精光闪烁,对着身旁的弟子笑道:


    “三清分家,玄门气运分流,我西方大兴之机,到了。”


    幽冥地府深处,叶烨正透过一面水镜看着昆仑山上的闹剧。


    水镜中,元始的怒容、通天的决绝、老子的怅然清晰可见。


    手指轻轻敲击着身旁的石桌,叶烨不由嗤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讥讽:


    “元始啊元始,都到了这个时候,还是这般不要面皮。


    小辈争斗,圣人下场偏袒,连自家兄弟都容不下,这封神之劫,看来也快了。”


    一旁的后土闻言,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三清决裂,玄门内部失和,与天庭的矛盾却在加剧。


    再加上西方虎视眈眈……洪荒这潭水,怕是又要乱了。”


    叶烨轻笑一声,收回目光,指尖泛起淡淡的巫力:


    “乱才好,不乱,怎显我巫族的机会?


    等封神劫起,这洪荒的天,该变一变了。”


    通天教主率领截教万仙离了昆仑,万道遁光交织成璀璨长河。


    掠过洪荒苍穹,引得下方山川灵脉都为之震颤。


    立于遁光之首,青袍猎猎,神念如蛛网般铺开,扫过洪荒四极。


    心中快速盘算:


    “东部乃巫族腹地,叶烨那厮行事蛮横,不按常理出牌。


    我截教怕是刚迁过去,就得被踏平了,去不得,南部人族气运鼎盛。


    更有八大人道圣人坐镇,吾门下弟子多是妖族、精怪出身。


    虽未沾过人族血孽,却难保不被人族修士仇视,风险太大。”


    眉头微蹙,又将目光投向西部与北部,那两处或戈壁连绵。


    或冰封千里,灵气稀薄,连寻常精怪都不愿栖息。


    “西部和北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狗都不去……罢了。


    且去东海寻觅机缘,海中灵脉汇聚,或许有适合立教之地。”


    念头既定,通天眸光如电,望向无垠东海。


    圣念骤然暴涨,如巨浪般席卷亿万里海域,探查海底诸岛。


    不过片刻,他眼中精光一闪,朗声笑道:


    “天助我截教,徒儿们,随我来。”


    众仙循声望去,只见亿万里外的东海之上,一座巨岛正静静悬浮。


    那岛形似一头匍匐的太古神鳌,背甲化作连绵山峦,四肢撑起广袤陆地。


    周身萦绕着先天灵气凝成的云雾,远远望去如仙境琼楼。


    岛上飞瀑流泉倾泻而下,汇入澄澈湖泊,地脉涌动的轰鸣声隐约可闻。


    灵气浓郁程度更胜昆仑副峰,更难得的是,岛屿四周隐有先天阵法流转。


    既能隐匿天机,又能抵御外敌,实乃易守难攻的宝地。


    “好,此岛便名——金鳌岛。”


    通天落地,大手一挥,诛仙四剑的虚影骤然显现,分别镇守岛之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剑气所过之处,岛上残留的凶兽瞬间被清空,连一丝气息都未留下。


    随即引动自身圣力,沟通金鳌岛地脉,将截教道统印记深深烙入岛心:


    “自此,金鳌岛便是我截教新的道场。”


    “恭贺师尊,贺我截教得此宝地。”


    多宝道人、金灵圣母等亲传弟子率先躬身行礼,万仙紧随其后,欢呼声震得东海巨浪翻涌。


    众人随即四散开来,各施神通开辟洞府,有的引灵泉入府,有的布阵法护院,有的栽灵木筑亭……


    一时间,金鳌岛仙光冲霄,丹火明灭,法宝灵光与先天灵气交织,一派气象万千的兴盛之景。


    与截教的热闹不同,老子的西行之路显得格外清静,骑着青牛。


    慢悠悠地行走,玄都大法师手持拂尘,紧随其后。


    师徒二人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祥和之气,连沿途的鸟兽都为之驯服。


    老子行至东部交界处时,目光落在了一座不起眼的仙山上,此山虽无昆仑山的宏伟。


    却峰峦叠嶂,松涛阵阵,山间云雾流转,暗合“清静无为”之道。


    山底灵脉虽不磅礴,却绵长温润,如溪流般缓缓涌动,正适合静心修行。


    “便是此处了。”


    老子轻拍青牛背,青牛发出一声低哞,驻足停下。


    抬手拂尘一扫,只见山间云雾自动散开,歪斜的岩石缓缓归位。


    散乱的灵脉重新汇聚,一道清泉自山巅涌出,顺着山道蜿蜒而下。


    紧接着,一座简朴的道观于山巅悄然浮现——道观无雕梁画栋。


    仅以原木为梁、青石为基,匾额上用古朴的篆书写着“八景宫”三字,字体间流淌着淡淡的天道纹理。


    “此后,此山便名道清山。”


    老子步入道观,坐在殿内的蒲团上,语气平静无波。


    “玄都,你我师徒于此静修便可,日后非天道大事,不必轻易出山。”


    “是,师尊。”


    玄都大法师恭敬行礼,心中却无比清楚,师尊离开昆仑。


    三清彻底分家,这洪荒的格局,已从今日起彻底改变。


    自此,阐教独霸昆仑山,以“顺天应人”为号,广收根正苗红的弟子。


    截教立足金鳌岛,秉持“有教无类”之念,门下万仙汇聚,声势浩大。


    道教隐居道清山,以“清静无为”为旨,虽弟子稀少。


    却有老子这位圣人坐镇,无人敢轻易招惹。


    三清道场分立,昔日一体的玄门,彻底分成三足鼎立之势。


    西方世界,接引道人脸上却难掩笑意。


    准提道人更是直接召来门下弟子,眼中精光闪烁:


    “三清分家,玄门内部裂痕已现,我西方教当趁机广渡有缘人,便是我西方大兴之时。”


    天庭凌霄殿内,玉皇大帝手持奏报,眉头紧锁。


    三清本是玄门根基,如今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