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真相逼近
作品:《天山邮驿》 夜色刚刚褪去,晨光洒在驿站的青砖瓦上,陈墨早早地来到了会议室。
阿不都拉和其他几位村干部已经围坐在桌前。
陈墨将昨晚拍摄的照片摊开在桌上,照片中叶尔肯别克的背影清晰可见。
“这是昨晚我拍到的,他果然又回来了。”陈墨的声音低沉。
阿不都拉皱起眉头,仔细端详着照片。“这确实是叶尔肯别克,可他不是已经被驱逐了吗?为什么还会出现在这里?”
“他可能和图尔逊有勾结。”陈墨推测道,“我们应该立即派人封锁通往东侧村落的唯一通道,以防他们逃窜。”
阿不都拉沉思片刻,摇了摇头。
“我们暂时还不能轻举妄动,如果现在就封锁道路,只会打草惊蛇,让他们更加警觉。”
“可是……”陈墨有些犹豫,但阿不都拉的眼神中透出一种深思熟虑的冷静。
“我们再观察一天,看看他们接下来的动作。”阿不都拉说道,“同时,我会安排几个人在暗中监视他们的行踪。”
陈墨点了点头,虽然心里有些担忧,但他明白阿不都拉的顾虑。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继续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午后,阳光透过驿站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错的图案。
陈墨正在整理文件,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他抬起头,看到一位颤巍巍的老妇人正站在门口,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与坚毅。
“陈墨同志,您在吗?”老妇人的声音微弱却坚定。
“玛合塔尔大妈,您怎么来了?”陈墨连忙起身迎接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这位老人是村里的长者,平时很少来驿站。
玛合塔尔老人缓缓走进屋内,坐在一张椅子上,双手微微颤抖。
“我想请您帮个忙,写一封信给我的儿子海达尔。”
陈墨心中一怔,海达尔这个名字让他想起了老人曾经提起过的往事——她的儿子因为误会离家出走,多年未曾回来。
“大妈,您放心,我一定帮您写好这封信。”陈墨安慰道,随即取出笔记本,准备记录老人的话语。
“我这一辈子没说过对不起,但我现在想让他知道,妈妈原谅他了。”老人的声音有些哽咽,眼中泛起了泪花。
陈墨扶着老人坐下,取出笔记本,一字一句地记录着她的口述。
老人开始讲述儿子年轻时的故事,那些年少轻狂的误会,以及多年来内心的愧疚与思念。
“海达尔从小就聪明伶俐,但那次误会之后,他变得沉默寡言,最终选择了离开。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初我能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解,也许他就不会走了。”老人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责。
陈墨静静地听着,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每一个字。
他能感受到老人心中的那份深沉的情感,那是母亲对儿子无尽的爱与宽容。
“现在我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了。我希望在他回来之前,能够告诉他,无论过去发生过什么,妈妈永远爱他,也原谅了他。”老人说完,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仿佛卸下了多年的重担。
陈墨停下笔,抬起头,看着老人脸上的皱纹和那双饱经沧桑的眼睛,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封信不仅仅是一封普通的家书,更是老人最后的心愿。
为了确保内容准确无误,陈墨悄悄启动了随身携带的小型录音机。
老人继续讲述着那些年少时的记忆,声音中既有回忆的温暖,也有深深的遗憾。
“海达尔小时候最爱骑马,常常在草原上奔跑,那时候的他多么快乐啊。后来,因为那件事,他变得沉默寡言,最终选择了离开。这些年,我一直很想念他,也很后悔没有早点原谅他。”
陈墨认真地听着,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
老人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难忘的往事。
“现在,我只希望他能知道,妈妈已经原谅他了。无论他做了什么,妈妈永远爱着他。”老人说完,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仿佛终于放下了多年的包袱。
陈墨关闭了录音机,抬起头,看到老人脸上洋溢着的宁静与满足。
这封信不仅承载着老人的心愿,也将成为连接母子间的一座桥梁。
次日清晨,陈墨早早地将信件装进信封,亲自前往县城邮政所。
一路上,他思绪万千,想着老人那饱含深情的话语,以及她那坚定的眼神。
当他回到驿站时,村民们纷纷围了上来,询问着老人的情况。
陈墨心中一沉,隐约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
果然,有人告诉他,玛合塔尔老人已经在家中安然离世。
“她是不是因为写了那封信才走得这么急?”一位村民小声嘀咕道。
陈墨心头一紧,但很快意识到,老人或许是因为放下了心中的重负,才得以安详地离去。
他默默地为老人祈祷,心中充满了敬意。
几天后,海达尔从乌鲁木齐匆匆赶回。
一进门,他就直奔陈墨所在的房间,眼睛红肿,显然刚刚哭过。
“陈墨,你是不是改了信的内容?我妈怎么会原谅那个不孝子!”海达尔愤怒地质问道,声音中充满了痛苦与不解。
陈墨愣住了,他没想到老人的儿子会如此反应。
他缓缓站起来,迎向海达尔的目光,心中五味杂陈。
“海达尔,这封信是大妈亲口对我说的,她确实原谅了你。”陈墨平静地说道,试图安抚对方的情绪。
“我不相信!”海达尔激动地摇头,“我妈不可能原谅我,我做了那么多错事……”
陈墨深吸一口气,决定把录音机拿出来,播放那段珍贵的录音。
当海达尔听到母亲温柔的声音时,他的表情逐渐变得复杂,泪水夺眶而出。
“妈妈……”他喃喃自语,仿佛终于明白了母亲的心意。
这一刻,陈墨感到无比欣慰。
他知道,这封信不仅传递了老人的心愿,也治愈了一个破碎的家庭。
而他,作为见证者,也在这段经历中收获了许多关于爱与宽恕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