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留下来

作品:《向西,向西!

    话音落下,只见阿依夏木缓缓走到村民面前,尤其是冲着那位老者深深的点了一下头。


    随后便用维语冲着一众村民声情并茂的劝说了起来。


    然而才劝说到一半,许多村民便欢呼雀跃了起来。


    这一反应,让李疆裕几人顿时有些不解。


    尤其是那些少数民族,更是吹起了哨子,仿佛听到了什么极为高兴的事情。


    最后当阿依夏木话音落下之际,原本还围在一起的村民,几乎四散开来,脸上全都挂着笑容。


    而原地,只留下了老者在内的十几个村民。


    原本还有些不解,但望着眼前终于散开的村民,李疆裕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紧绷的肩线也随之放松了一些。


    一旁的张志义更是落下了心中的石头,取下了自己的帽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哎呦,这些乡亲们简直太热情了,我以前还从来都没有遇到过。”


    也是第一次到这里的邓博文,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表示赞同。


    “确实,以前我也去过不少村子,也给他们送过不少物资,但像这样被围得水泄不通,热情到让人挪不动步的,真是头一遭见。”


    两人交换了一个“你懂我”的眼神,张志义这才重新戴好帽子,转向李疆裕,语气恢复了平日的利落。


    “连长,物资都安排妥当了,这里也没我什么事了,我就先带着咱们自己的人先回去了,营地里还有一堆事等着我呢。”


    李疆裕点点头,刚想开口应允,一旁的阿依夏木突然一步上前,拦住了去路。


    “走哪去?”


    阿依夏木故意露出一脸悍匪的表情,仿佛下一秒就要绑了在场几人。


    “今晚你们谁都别想着走了,就老老实实在这儿待着吧!”


    然而,她那明媚动人的面庞和清澈的眼神,怎么也学不像“悍匪”的凶神恶煞,反倒有一种小孩硬学大人的表情的滑稽感。


    可能是她自己也觉得有些可笑,于是还没坚持一秒,便破了功。


    “哈哈哈,好了,和你们开玩笑的,不过今晚别走了,确实是真的。”


    “俺就说嘛!阿依夏木姑娘这么好心的人,咋会扣咱们?她那么好···”


    依旧是慢半拍的徐卫国,先是习惯性地顺着前半句憨笑附和,等反应过来后半句的意思后,顿时惊叹道。


    “等等!啥玩意!今晚别走了,确实是真的?!啥意思?”


    看着李疆裕几人也同样露出困惑不解的神情,阿依夏木立刻收敛了笑容,换上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


    “我的意思是,你们今天就留在这过夜吧,晚上我们宰只羊做点好吃的热闹一下,一是感谢你们帮忙我们赶走了土匪,二是感谢你们在这守护我们的安全,三是感谢你们又给我们拿了这么多的东西,所以···”


    阿依夏木微微停顿,随后便把右手掌放在左胸上,身体向前倾三十度,行了一个标准的维吾尔族礼。


    “你们就不要再拒绝了,我们有恩是必需要报的,所以就安心的留下来吧,也让你们好好的感受一下,独属于新疆的篝火宴会。”


    看到阿依夏木那一脸诚恳,并且郑重其事的样子。


    李疆裕这才明白,刚才她根本不是劝说村民们离开,而是让他们去准备这一场篝火宴会。


    怪不得那个时候的他们会如此兴奋。


    望着近乎走空的村民,以及留在地上送给他们的物资,李疆裕顿时感觉,今晚真的走不了了。


    这些村民宁可将赖以生存的物资留在原地,也要赶紧去准备这场出于感谢地宴会。


    可以见得,‘有恩必还’这四个字,已经大于了他们的温饱。


    见这件事已经到了无法推脱的地步,最后也只好笑着点头答应了下来。


    “好吧,盛情难却,我们今晚···就不走了。”


    李疆裕说罢,随即又认真的补充道。


    “不过,麻烦你跟乡亲们说一声,心意到了就好,千万千万别铺张!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困难时候,一切从简。等我们彻底在这里扎下根,物资也丰富了,到时候我们想什么时候办,就什么时候办,有的是机会!”


    阿依夏木见李疆裕应承下来,脸上立刻露出笑容,连连保证。


    “放心吧,你想铺张也没有,就是一份心意!”


    李疆裕笑了笑,随后立刻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堆在地上的物资。


    “快让人把这些收起来吧,这些东西别人都抢着要,你们可好,没有一个人在乎。”


    阿依夏木如沐春风般的笑了笑,随后立刻让剩余的几个村民收拾起了地上的物资。


    一旁的徐卫国望见眼前的一幕,又开始从奇怪的角度感叹了起来。


    “哎呦喂!俺突然觉着,你们这村子,还真是有点特别啊!俺活这么大岁数,头一回见这样的。”


    他这没头没脑的话,立刻勾起了大家的好奇。


    阿依夏木更是饶有兴致地转过身,眨着大眼睛问道。


    “徐大哥,我们村子,怎么特别了?”


    “你看啊。”


    徐卫国比划着,努力组织着语言。


    “俺以前去过的村子也不少,但凡发粮食啊、被褥啥的,那都是各家各户,按人头也好,按户头也好,一分完事,各回各家。可你们这儿不一样!你们这,就像是俺们连队!有人统一收起来,再统一发下去。这架势,俺还真是头一回在村子里见着!”


    李疆裕之前并未特别留意这个细节,经徐卫国这么一点,再仔细一看,确实如此。


    阿依夏木对此似乎习以为常,回头望了一眼老者后,便扭过头来解释道。


    “我们这,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要是现在村子里的人,大多数都是当年跟着波瓦(爷爷)一路逃荒、九死一生才聚到这里来的。要不是他老人家心善、有主见,领着大家,恐怕我们好些人早就饿死、冻死在路上了。”


    那声音渐渐柔和了下来,并带着深深的感恩。


    “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老人家,慢慢地,我们就真成了一个大家庭。有吃的,大家一起分着吃;有困难,大家一起扛着过。这其实也是我们游牧民族骨子里的信仰,四海之内,皆是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


    阿依夏木嘴角泛起一丝淡淡的,混合着怀念与坚韧的苦笑。


    “虽说···我们现在草场少了,也不怎么游牧了,但这‘一家人’的心,这‘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根,还在我们血脉里留着呢。”


    说到这里,阿依夏木似乎觉得话题有些沉重了。


    她轻轻甩了甩头,像是甩开了那丝愁绪,随后立刻终止了这个话题。


    “哎呀,说得有点远了!对了,咱们是不是光顾着说话,把正事儿都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