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坎儿井
作品:《向西,向西!》 只见铺在桌面的图纸上,线条清晰,标注详尽。
那片水源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源走向,可能的蓄水层深度,都被极其专业地绘制和记录了下来。
更令人惊叹的是,旁边还附有那里的地质剖面分析图,以及一份条理清晰,步骤明确的初步施工方案建议,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符号几乎写满了整张图纸的空白处。
“孙教授,这···这些详尽的图纸和方案,您是什么时候完成的?”
李疆裕指着图纸,语气中充满了敬佩与不解。
“这些呀,昨天白天勘测的时候绘制了一些,晚上回来又把剩余的部分给绘制好了。”
“昨晚?”
虽然李疆裕没有参加昨晚的庆祝,不了解情况,但邓博文却在现场看得真真切切。
孙正源教授明明被徐卫国喝晕了过去,最后还是邓博文派人给搀扶了回来。
望着两人满是疑惑的目光,孙教授也没有再继续打哑谜,便笑着痛痛快快的告知了真相。
“不瞒二位,其实啊,我年轻刚参加工作那会,在勘探队里有个不大不小的绰号,叫做‘孙千杯’。”
“孙千杯?”
“没错,那时候年轻气盛,仗着身体底子好,又天生有些酒量,可以说是嗜酒如命,千杯不醉。周围认识我的同志、朋友,就送了我这么个外号。”
他顿了顿,笑容里多了几分感慨与郑重。
“但是后来,时局变化,我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再后来又重新干起这地质勘探的老本行。无论是打仗还是勘探,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计,容不得半点马虎。我深知这喝酒最容易误事,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很多年前,我就已经把这酒给彻底戒了。”
“不过说实话,昨晚邓指导员设宴热情款待,特别是那位徐副连长,那般豪爽,勾得我肚子里那点陈年酒虫还真是蠢蠢欲动,真想痛痛快快地喝上一场,重温一下当年‘千杯’的感觉。但一想到还有任务在身,就装作喝醉提前回来绘制施工方案了。”
当听完孙教授的这番话,李疆裕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徐卫国的身影。
同样都是爱喝酒,嗜酒如命,但孙教授却懂得适可而止,孰轻孰重。
恐怕这件事要是让徐卫国知晓,他的下巴都能够惊讶的掉到地上。
不过李疆裕也在此刻下定决心,等孙教授走的那天,一定要将这件事告诉他,以作标杆榜样!
题外话暂时告一段落之后,三人的目光又重新聚焦在了图纸上。
孙教授在讲自己的规划之前,在旁边铺开了一张地图,伸手指向了昨天所在的那个山包。
但仅仅只是指了一下,紧接着便将手指往地图西面的方向挪了一小段距离。
“这个山包处我们昨天去勘探看了一下,确实有水源的痕迹,而且有极大的可能是地下河。但随着我们更加深入的勘探,发现具体的水源口并不在山包上,而是在山包向西将近一公里的地方。”
“向西一公里?”
孙教授肯定地点点头,手指又回到了那张绘制了规划图的纸上,沿着一条虚线滑动。
“没错,正是向西一公里。地下河并非一成不变,它们会随着地质活动,比如地壳的轻微变动、沉积物的堆积等,缓慢地进行改道。我推测,在很多年以前,这条地下河的主流或者一条重要支流曾经确实流经过那个山包,所以当时生活在那里的人,凭借经验或者偶然的发现,在山包脚下以及半山腰处开凿了一些水井,并且成功获取了水源。但随着时光流逝,地质变迁,地下河悄然改道,离开了那片区域,那些曾经滋养了生命的水井,便逐渐干枯,最终被废弃。”
孙教授一边阐述着他的推理,一边将手指向了图纸中央一个清晰描绘的剖面图。
“你们看啊,我是这样规划的,这向西一公里的位置,虽然不像之前那个山包有明显的隆起,但整体仍然是一个西高东低的斜坡地势。这种坡度,对于引水而言,既有优势也需要特定的方法。所以,想要在这里把埋藏在地下的水源高效地开采出来,并引到我们需要的地方,我们还是得借鉴运用新疆地区的老办法。”
“新疆的老办法?”
在有关地质水文的专业领域,李疆裕和邓博文就完全是个门外汉了。
面对两人的疑惑,孙教授脸上露出了理解的笑容,缓缓将目光重新落在了图纸中那个关键的剖面图上。
这个剖面图描绘得十分精细,呈现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形状。
左边代表较高的地势,右边代表较低的地势,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坡度。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个斜面上,每隔一段距离,便会有一个垂直于底面的竖杠标识。
图纸旁边还清晰地标注着“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以及“错现(小型蓄水池)”等字样。
当仔细看完这个剖面图,李疆裕带着几分不确定,缓缓询问道。
“孙教授,您的这个图···是不是‘坎儿井’?”
有关坎儿井,李疆裕之前在村子里听人聊到过。
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详细的剖面图,但描述的却和这大差不差。
孙教授听罢,笑着点了点头。
“没想到你还认识这个,没错,这个坎儿井就是新疆的老办法。”
他接着详细解释道。
“咱们想要将这深藏地下的水源有效地开采出来,并稳定地用于下游的农田灌溉甚至生活用水,采用坎儿井这种形式,是目前情况下的最佳选择。毕竟新疆地广人稀,而且十分干旱,用坎儿井的方式,其优势非常突出:一是,水流在暗渠中流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阳光直射和空气流动造成的蒸发损失,保水效率极高;二是,通过竖井进行通风、定位和清淤,通过暗渠输水,明渠分配,再配合涝坝调蓄,整个系统相通行水,取用和管理起来都非常方便,能够实现自流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