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 章 韩家豆腐
作品:《杜果儿和韩老九》 办这个豆腐证,挺简单的,陈德福带着一起,去那人登记了,交了银票,给自己一张薄薄的纸,盖了印,这就成了。
“这个纸别丢了,损坏了,每年都要检查的,到时候要是损坏了,是要罚钱的。”
办事的书吏是个胖胖的中年男人,杜果儿心里想着,这差事肯定比陈德福的油水要多,要不然,陈德福咋不胖呢?
“大哥,要是这纸不小心丢了损了咋办?”
杜果儿想着,要不然做个箱子,放床底下藏起来?或者,挂屋檐上去?
“补这张纸可是要找你们原籍的村长作保,还要你们街坊四个人以上作证,再就是还要交十两银子。”
中年男人有点想不通,这么珍贵的东西,谁家里不是好好的收着,咋还会丢了损了?
这自己说每年查一次,不过是为了拿点油水找个挑刺的理由罢了而已。
“那得好好的收着!”杜果儿小心翼翼的把这个两个巴掌大的纸片儿放进怀里!
就听见陈德福和那人聊起天来。
“胜哥啊,你说,这渡口府是不是做生意的越来越少了,我今年还有三张油坊的证没来续呢!”
那个胖胖的中年男人笑了笑,“我这里还有一张酒坊的证要转出去呢,你说,才花钱办了五年,就做不下去了,太差劲了。”
酒证?杜果儿心里一咯噔,这个,自己以前帮奶奶酿过甜酒,土米酒,还有红薯酒啥的,这个算不算会酿?
心里想着,也没出声,这事儿,自己到时候偷偷问陈德福去。
韩老九看着石磨安装好了,心里满意极了,其实自己还是很聪明的吧?
只比杜果儿差那么一点点吧。
还有屋顶没做好,明日去城门外面买稻草去,这稻草买了还要编好,才不会漏雨。
“直接去买瓦片吧。”杜果儿看着豆腐坊,四百两银子啊,这多贵的地方啊,盖稻草,太不合适了。
“这瓦片没有旧的,得去买新的。”韩老九也看了看院子里的主屋,这里都还是稻草呢,咋豆腐坊就能盖瓦片了?
“买新的,这么小一个地方,也用不了多少。”
反正果儿发了话,那就干呗。
下午的时候,韩老九就带着几兄弟去了码头,下面几天,灶还没干透,不能做豆腐,抽时间来扛包吧,先来认认路。
“九哥,人好多啊,这么多扛包的,咱们能找到活吗?”
“能,你们明天早点来,去找那个亭子下面的人,找他发牌子,要是自己去找活,会挨揍的。”
九哥懂的真多,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挨过揍。
挨过揍的永福好像不记得疼了!
上个月有人定了一套床板柜子,今日结账后拿了六两银子。
悄悄的找到了衙门,这黄叶子和黄果子还在关着呢,都好几天了!
其实也没有多大的罪,但是下了大牢,没人来赎的话,关个十来天再去做一个月的苦役,基本榨不出油水也就会放了。
等着永福好话说尽,花了五两银子把两人赎出来后,简直没眼看!
这街上的乞丐都比她们俩好,至少没这么臭!
还能怎么样,花钱了,还不少呢!
带着去了自己买的院子,前几天就把租院子的租户赶走了,自己不缺这么点钱。
等着这些事儿过去,再去问问杜果儿,有什么新鲜玩意,这钱赚的,好像天上掉下来一样。
黄叶子和黄果子两人做梦都没想过,还有人来赎自己,这几日在衙门里,特别是刚进去的那一两天,自己两姐妹差点没死过去。
不花钱就能快活一下的事情,谁不想?都不记得有多少了,反正那两日,自己两姐妹就没清醒过!
互相看了一眼,这事儿不能说,现在没地方去,好好的哄住了永福,才是正事儿,不管是做妾还是做外室,就算啥都不是,一个玩意儿也行,至少有地方住,有饭吃!
当天晚上,永福抱着两人,舒舒服服的过了一夜,至于杏花,泼妇,你等着吧!
杏花在家里坐立不安了一整晚都要出去报官了,这永福不会出了什么事吧?
一夜没睡,天一亮,就看见永福悠哉悠哉的回来了,进门就踢了自己一脚,“这天都亮了,还过不过了,做饭去。”
杏花一肚子火,可是看着永福头上才好的伤疤,心里又有愧,这哥哥们手也太重了,这脑袋能打的么?
先做饭吧,等会还要干活。
永福睡在躺椅上,昨晚上两人可是带着他不知道过的多舒坦,神仙日子啊,还能这么玩!
有钱真好,自己算是过上了人上人的日子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这两个再怎么是尤物,那也是妓子,爹说不能进屋,也是对的,毕竟,自己以后也是要去见祖宗的。
这妾是肯定要娶的,到时候看个黄花大闺女,再要黄家两姐妹调教一下,这才是正道理。
就是这韩老九和杜果儿去哪里呢?要是能再卖几张图纸,自己就能早点纳妾了!
上次只顾着和爹吵架了,忘记问这事儿了!
老憨在家里种地,这韩老九家的地真肥,底肥打的可足了!
桂桂跟着老憨,杜果儿不在村子里,基本没人会和她说话,娘也干活去了,自己陪着老憨,给他擦汗,其他的自己就不会了,带了鞋底,没事做就纳鞋底。
老憨的娘去给杜果儿收拾屋子去了,四五天去一次,家里的蜘蛛网,还有杂草都给整干净,菜园里的菜也好好的种着,吃不完的就晒干菜。
老憨的娘感激杜果儿记挂着自家,本来就是能干人的她,一门心思的给干活,人家总是要回来的嘛,做点吃的干菜,酱菜,等回来就能拿。
日子倒是过的也快,豆腐坊的瓦也盖好了,摸了摸灶,也干好了,能点火了。
今晚上,十二就过来干活了,扛包有点累啊,十二年纪还小,有点吃不消。
他也喜欢打豆腐,打好豆腐,挑着担子去买,觉得自己是个买卖人。
杜果儿给几个人做了一个坎肩背心,上面还缝了几个大字,“韩家豆腐”
就算这家当都是杜果儿的,这名号自己还是打韩家的,咋了,这可不是韩老九的名号,这可是自己小石头的家底子。
这几日想着给小石头断奶了,杜果儿对拴在后院的母羊可好了,接下来的日子,就看你这个羊奶妈的了。
韩母一边喊着造孽哦,还没有一岁就断奶,真是狠心啊,一边每天带着小石头去玩,尽量不让他看见杜果儿,免得闹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