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 章 一个月三两银子呢
作品:《杜果儿和韩老九》 段氏带着汪小丫来找杜果儿的时候,杜果儿才算是第一次看到了汪小丫长什么样子。
汪小丫就是段氏的儿媳妇,成婚当日,盖着盖头,杜果儿只觉得她的身材高大,不比陈永贵矮小,长什么样子,杜果儿没去新房看。
为什么没去新房看呢?那是杜果儿来月事了,说来了月事的最好不要去新房,免得冲撞了。
现在汪小丫站在自己面前,红着脸喊自己大姑的时候,杜果儿也有一点不太好意思。
“快来坐,家里正好在晒柿子,等会拿几个,尝尝鲜。”
拿回来的柿子,都用沸水滚一遍,把皮撕了,再晒干,就可以放到石灰坛子里很长一段时间了。
段氏拍拍厨房前面的一个石头板子凳子,
“来,这是你大哥给你带的一坛子油,说你喜欢这个。”
杜果儿接过来,闻了一下,嗯,是菜籽油,等着秋收了,把田里都种上这个油菜,菜籽可以打油卖,杆子还能喂驴呢。
“果儿,嫂子找你有事儿。”
杜果儿点点头,肯定有事儿,要不然这大早上的,巴巴的给自己拎一坛子油过来干嘛?又不是真的亲妹子。
“嫂子有事儿直接说。”
抓了一把南瓜子,给汪小丫和段氏,汪小丫很惶恐的接着,这么一大把,幸好自己手大。
“你侄儿媳妇说在家里没什么事儿干,现在还没孩子,总不能天天待家里。”
段氏笑着说,心里对这个媳妇是满意的不得了,原来觉得是家中幺女,怕是娇生惯养的,现在不是,是个持家的。
“和我说了,想到你这里每日挑豆腐脑卖,也不拘卖多少钱,反正多少算是学着做买卖。”
杜果儿意外的看了汪小丫一眼,这姑娘可以啊,一般的最多接点子绣活,这汪小丫敢挑担子出去卖豆腐脑啊。
“嫂子想着,你家的豆腐脑可是要去铺子里卖的,每天都能卖的完,看能匀的出来么?”
“能,这小丫有这个想法,大姑怎么都要支持嘛。”
段氏有点脸红,这豆腐脑可不是卖不掉,人家码头那边的铺子好卖的很呢。
汪小丫则是眼睛都亮了,婆婆带自己去码头吃过一次,自己当时就想着,每天怎么也能卖一点,这味儿真好。
既然来了,多少要吃一碗豆腐脑吧。
三个人一人一碗的吃着,一边说好了,每天早上汪小丫自己来挑一担豆腐脑卖,桶子她自己准备。
一般的木桶能装三十碗的豆腐脑,这一担就是两桶,就是六十碗。
码头卖出去的是五文钱一碗,这汪小丫来,直接就是按给韩十一他们的价格了,三文钱一碗。
卖一碗赚两文钱,这每天能卖一担就可以赚一百二十文钱呢,汪小丫的脸都涨红了。
自己能干活,一天一担一百文,一个月就是三两银子呢,这钱不是和白捡的一样吗?
“谢谢大姑了,我一定好好卖豆腐脑。”
段氏也很高兴,这儿媳妇能赚钱,家里就没有一个闲人,嗯,自己不算是闲人,总要有一个做饭干屋里活的人嘛。
韩老九有点着急,这不是,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嘛?
“咱们家的豆腐都不够了,店铺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好多人直接下船就拿桶子来打豆腐脑呢。”
还给汪小丫卖,这不是每个月少赚几两银子嘛?
“今天明天你和韩中去买点砖头什么的,这,就在这里,挨着豆腐坊,再盖一间,盖好了,再去买一盘子石磨。”
急什么,这一盘子石磨磨不出来这么多的豆腐,那就再盖一间呗。
这叫做什么去啦?
对,这叫增加一条生产线。
天气凉快许多了,杜果儿还有一个事儿要做呢。
等着第二个石磨回来了,还要再买一头驴,自己的豆腐乳可是要试验出来了,那玩意,杜果儿想想都流口水。
“那行吧,我等会就去,这几天不下雨,我和韩中两人就可以干出来。”
盖豆腐坊,韩老九觉得自己是老手了,杜果儿说了后,就不管他了,家里也整了一个独轮车,估计着码头铺子里的货差不多了,准备再送几桶豆腐脑去,这凉粉自己大早就揉好了,现在都固好了,可以送过去了。
昨晚上揉出来的六大桶,说不定都已经卖完了。
这做生意还是要来城里啊,自己摆摊卖凉粉的日子好像就在昨日,现在,那真不需要吆喝,舒服,太舒服了。
贺家掌柜和韩大伯正在认真的商议着,这贺燕燕有身孕了,肯定不适合呆在路边的客栈里了啊,这得进补啊,还得休息啊。
“要不然,我把客栈卖了,他们小两口来城里客栈,我和燕燕娘回家养老,到时候给他们带孩子就行。”
韩大伯点点头,
“大兄弟啊,可就辛苦你们了。”
谁说上门女婿不好的,自己儿子就好,这老丈人心疼,好的很。
现在韩母每天在自己的店子里,忙的不可开交,贺婶婶还觉得没人聊天了,寂寞了好长一段时间呢,现在好了,过不了几个月,自己就有孙子带了。
小孩子的衣服,小鞋子,再就是燕燕要吃点什么,都要花心思去整理了,开心,怎么累都开心。
贺燕燕在小客栈里也发愁,
“我说,我爹肯定要把这个客栈卖掉的。”
其实这个客栈生意不错,这都还是自己爷爷那一辈留下来的,贺燕燕舍不得卖。
“这个,孩子还是重要的, 要不然,你一个人回去,我在这里守着客栈不就好了?”
贺燕燕没说话,估计爹不肯,早就想要自己去城里做那个客栈了。
这一刻,贺燕燕觉得,这孩子还是要多生的,多生孩子,家业才能做的大,一个人,能干多少事儿呢?
“我爹年纪也大了,好久就不想开客栈了,但是我真又不舍得卖掉这个。”
贺燕燕忽然想起了什么,
“老十,咱们回城开客栈,你把你两个弟弟喊来,给咱们守这个客栈吧,就当是租给他们的,只要租金,赚多赚少看他们本事。”
等着自己儿子大了,这产业再看他做不做,要是卖了,这就难的买回来了。
这地方虽然偏僻,可是这么多年了,一直就这两家店,来来往往的人,生意稳定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