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 章 宝儿是来享福的

作品:《杜果儿和韩老九

    杏花带着宝儿怎么嫁过去的,刘青江没去看,也没去打听,只是看着过了这一两个月,就快到过年了,心里还是想孙子了。


    不知道到底对宝儿好不好,刘青江和杜果儿说了一声,就想去看看。


    “要不然,你陪我一起回一趟县城吧?”


    刘青江想喊着韩母一起回去,可是这铺子哪里走的开?


    “你一个人去吧,也别呆太久,铺子里忙的很咧。”


    也不是每一个人会做酱菜,就会有人买点酱菜回去,等着过年了,上一点荤菜,配着酱菜就能下饭,也算是过了一个热闹年。


    最好销的还是自家做的豆腐乳,很多都是好几坛子的卖,这东西还新鲜呢,又不贵,买一坛子送人,合适。


    这大过年的,谁家不要走亲戚啊,杜果儿可不敢说这是霉豆腐,重新给取了一个好名字,叫做豆腐酿,韩家豆腐出品。


    刘青江回县城了,这店里实在忙不过来,杜果儿也过来帮忙了,过了饭点就好一点,豆腐脑卖的少了,来的都是船上来买豆腐酿的。


    坐在店门口,就很奇怪,为什么豆腐酿这么好卖,没人来买自己的方子呢?


    “娘,你说,为啥没人来问我们方子呢?”


    “你是不是傻啊?你这孩子。”


    韩母吓了一大跳,这谁家好人回来问别人家的方子啊。


    哦,原来是这样的,没人来问就是最好的,要是有人问,可能就是抢方子的了,算了,还是先赚钱吧!


    各路神仙们,最好不要看上我的这个小买卖。


    杜果儿看着店铺里的豆腐乳,在年前可能还要定五百个坛子,再多烧坛子的窑主肯定是烧不出来。


    和小石头装模作样的学了一阵子的识字,明年自己就要开始记账了。


    刘青江说的他会记账,那也太初级了,不过就是今日卖了多少钱,明日卖了多少钱,这记上了就是好的,没记上在串钱的时候发现不对,再添上,这小本生意还行,大了一点就不行了。


    汪小丫有身孕后,就没办法挑着担子卖豆腐脑了,可是这也给杜果儿想出了一条路子。


    自己没必要都把豆腐挑出去卖,给人卖啊,他有钱赚,自己也轻松,就在家里打豆腐不就可以了?


    把这个法子和左向春一说,左向春觉得,这事儿能做,就是提议了杜果儿必须要收押金,再就是,没卖完的可不要挑回来,还有一些小细节等等。


    再就是告诉杜果儿,过了年他就要回京城了,小石头,要早早的放到私塾里去,是个读书的苗子。


    这私塾也给杜果儿找好了,是以前左向春的同窗,只是运气没有左向春这么好,能一直考,直到考出去。


    这私塾的夫子姓洪,家里底子只能算是殷实,这考了四五年,没考上举人,就只能止步于秀才了。


    为了生计,只能开了一家小私塾,教的弟子也不多,就那么十来个人。


    “我知道,左阿爷带我去过,他哪里没有院子,都是楼底,里面还暗暗的。”


    小石头教两人念书识字好严肃的,这可以挣钱,你看娘挣钱的时候,才不嬉皮笑脸的。


    刘青江赶到东门口子的时候,已经是晌午了,他也没好意思去直接找杏花,城门口子有人卖馄饨,刘青江喝了一碗馄饨,这时候,县城人也不那么多。


    “老板,你这馄饨好吃,在这里摆摊多长时间啦?”


    “我家馄饨可是老字号,我爹就卖馄饨了,现在我卖馄饨,等过几年,我儿子又可以卖馄饨了。”


    这小吃摊子有时候就是代代相传的,比种地要轻松。


    “对面的那个杂货店,里面东西公道吗?”想问人品的,又怕被人察觉,到时候不好说。


    “你是说李家啊,还行,掌柜的还算和气,我们这一带的买个针头线脑的,可不就在他家。”


    又有人来吃馄饨,老板连忙招呼去了,天气有点冷了,刘青江出来的时候,杜果儿还给他带了一顶帽子,这会儿捂着头,热腾腾的。


    “你老不是县城人吧,来县城找人?”


    “我是大滩村的,来县城买点东西,这不是要过年了嘛。”


    馄饨摊子没人的时候,老板自己端了一壶热茶喝着,今日没太阳,风吹着太凉了。


    “大滩村啊,大滩村不是一般都从南门口子进嘛,来东门的可不多。”


    这个时候,刘青江看见杏花穿着一件细袄子,提着一个篮子就出来了。


    “杏花,杏花!”


    “爹,你咋来啦?”


    刘青江看着杏花,这穿的也周正,看起来应该没受什么气。


    “宝儿呢?”


    “爹,你等着,我喊宝儿出来一趟,他在家里捂着火,没出来。”


    刘青江只能在馄饨铺子附近等着,这杏花也没喊自己去铺子里啊,也不好意思进去,在外面等着吧。


    “你是这李家新娶老板娘的爹?”


    馄饨摊子的老板好奇的问道,这岳父上门了咋不去铺子里呢?这外面多冷啊。


    “阿爷!阿爷!你来看我来。”


    刘青江这是终于看见宝儿了,穿着小棉袄,摸摸手,还是暖和的,这就好,跟着娘,还是冻不着的。


    “阿爷,你带我吃馄饨啊!”


    “好,宝儿,你想吃就来一碗。”


    馄饨摊老板立马就抓起十个馄饨扔到了汤里,生意来了,就得抓住。


    “爹,我先去买点东西,回来了和你聊,你带着宝儿先吃。”


    杏花好像很忙的样子,急匆匆的走了。


    “你娘去哪里呢?”


    “不知道,好像是去拿什么东西,没和我说。”


    刘青江摸着宝儿的脸,没瘦,穿的也好,这一下就放心了。


    “你在这儿过得好吗?”


    “好,这里有糖吃,爹也不打人。”


    听到宝儿喊爹,刘青江的心里痛了一下,没办法,怪谁呢。


    “这是新来的小少爷吧,这可是现在李掌柜的宝贝疙瘩,李掌柜没儿子,想儿子都想疯了。”


    馄饨摊的老板压低嗓子说,


    “这有了这小少爷,都恨不得天天抱在手里呢,我们都看着好多次了,上街都是抱着走的。”


    那就好,那就好,自家宝儿是来享福的,


    “宝儿啊,你娘说过啥时候让你去念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