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 章 我是一个大夫

作品:《杜果儿和韩老九

    韩老九和韩高在牛市里转来转去,一大早牵过来的六只羊崽子就卖掉了。


    韩老九怀里揣着钱,和韩高在门口的摊子上吃了一大碗面糊肉汤,这肉汤天气凉快一点就好,现在喝完,两人头上的汗直冒。


    “两位爷,看你们是卖了牲口是吧?”


    一个头戴着小布帽子的老头,在隔壁桌子问到。


    韩老九看了一眼,不认识啊,


    “我俩就是逛逛。”


    韩老九就不怎么想和这人说话,谁知道是啥?就算现在两人都是有功夫的人,可是江湖险恶,还是小心为上。


    想到这里,韩老九抖了抖手腕上的铁圈,这玩意一抖就哐当直响,看着威风的很。


    韩高也看了一眼,不认识,也学着韩老九晃荡了一下手里的铁拳,哐当哐当。


    老头好像一点都没看到铁圈,这不仅仅不走,还直接端着碗凑了过来。


    “两位别误会,我是一个大夫,嗯,给牲口治病的大夫!”


    说完,端着碗又吸呼吸呼的喝了一大口,


    “这不是刚从候原府回老家,在家也是闲着没事儿,就来牛市看看。”


    韩老九本来一听大夫,这眼睛都放亮了,不过,也没亮多久,给牲口治病的大夫,别说儿子不会去学,自己也不想学。


    韩高倒是感兴趣,这给牲口治病的大夫可不多,一般都是大地方的,这渡口府的兽医也就那么几个,收费还贵的很。


    “你咋来渡口府呢,这候原府多好,比咱们这里大多了。”


    韩老九不感兴趣,脑子里想的是,院子里的凉粉果子都差不多晒干了,这果儿啥时候卖凉粉呢?


    “嗨,老了,不中用了,给大牲口看病,看不了了,带着孙女回老家等死来了。”


    老头吃完了,又喊着卖肉汤的老板给碗里添了一碗水,满满的喝起来,这碗里还有油呢,不能浪费。


    “呦,大爷挺会过日子的啊!”


    韩高乐了,这大夫和大夫是真的不同啊,给人治病的,基本都不差钱,可是给这牲口治病的,还在这里舍不得几个油花儿。


    “穷日子长大的,能不仔细点嘛,咱这大半辈子都在外面,回了老家,倒像是个外地人了。”


    老头叫姚三根,倒也不是个骗子,这家里爷爷辈就是一个兽医,日子过得还是不错,就是只有一个孙女。


    儿子和儿媳早几年出门没了,自己年纪大了,也不想再累死累活的了,就在去年,回了渡口府。


    “咋是外地人了?没人找你给牲口看病?”


    韩高倒是心动,自己会喂养牲口,可是还真不会治病,要是自己能学学,那就好了。


    “可不是,你们还算好的,至少给老头两分面子,好多人,看着我都像骗子。”


    姚三根终于喝完了,站起身来,


    “咱们去那边阴凉的地方歇着聊会儿,老头儿我又不认识几个人,这嘴巴闲的很。”


    反正也没事,三人溜达着就到了牛市旁边的歪脖子树下,这树下还算干净,基本都是落脚休息的地方,所以也没什么牛马粪便之类的。


    “看小兄弟两人,家里牲口要是多的话,有什么需要到时候喊老头儿一句,左右都是闲的无聊。”


    姚三根看了一眼韩老九,这两汉子应该是一起的,家里估计也不穷,要是穷的很,谁家好人手里套这么多铁圈圈?


    韩老九感觉到了老头在看自己手上的圈圈,心里安稳了许多,哼,自己可不是普通的庄稼汉子,可不要动歪脑筋。


    “老哥儿怎么称呼?”


    韩老九继续保持沉默寡言的人设,这韩高倒是不停的扯近乎,他想学啊,这样以后家里的牲口有啥事儿,自己就全能了。


    “你们叫我姚三哥就是,家里排行老三,不过,现在我算是老大了!”


    “那行,要是有啥事儿,咱们到哪里找你了?”


    “好说好说,我家住在墩子巷第二户,我一般下午晚上在家,这早上和上午都在这牛市待着看看热闹。”


    人就要学着推销自己,要不然,谁知道自己是个兽医啊?


    姚三根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自己可是天天都在牛市,只要是看见新面孔,就去搭讪,总能在渡口府把名声打出去的。


    “三爷,你老在这里呢,你来帮我看看,我家小马总是站不直,可别是个废物。”


    姚三根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就跟着来人进了市场。


    韩老九和韩高互相看了一眼,也跟着后边去看热闹了,这姚三根到底是不是好兽医,也要去看看的。


    杜果儿在庄子里,晨曦站在旁边,看着杜果儿翻着账本,心里有点不安。


    自家这未来的婆婆脾气最是火爆,不过,从来对自己都是和颜悦色的,这会子看了好一阵子账本了,都不说话,晨曦心里有点不安,自己应该没做错吧,昨晚上都清理了好几遍的。


    杜果儿看着账本,一页一页的翻着,心里感叹着,这练字果然是个童子功啊。


    自己就是怎么也掌握不好毛笔的力度,写的字只求能让人看懂就行。


    别说什么鹅毛笔,炭笔了,不实用,根本不行。


    可是你看,这晨曦小小的年纪,这一手小毛笔字写的多好啊,什么字体不明白,就是觉得好看的很!


    “不错,晨曦你的字写的真好!”


    “我爹说火候还不到!”


    “很好看了,又不要做书法家!”


    杜果儿拿出算盘来,噼噼啪啪的对着帐,幸好,小时候奶奶带自己晚上没事,就教打算盘,奶奶有个理想就是自己的孙女能去供销社卖货。


    后来,杜果儿也的确是去卖货了,不过没供销社了而已。


    账目很清楚,这不过是初中生的年纪,事儿做的真好,杜果儿忽然想着把豆腐坊给晨曦去做,这庄子里太闲了。


    “晨曦啊,这账目是对的,不错,等着秋收后,你就回城吧!”


    晨曦傻了,说自己做的好,可是还不让自己的待庄子里,这是为什么呢?


    “你敢不敢把豆腐坊都接过去,学着做做?”


    啊?


    这是让自己管家啦?可是,不是还没成亲吗?


    别人家的婆婆不是千方百计的不让儿媳妇管家嘛,自家这个,真好!


    晨曦笑了,“我倒是敢,就是好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