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跟着东家赚钱

作品:《杜果儿和韩老九

    “晨曦啊,这个,舅舅倒是给你想了一个地方卖酒,就是不知道你家婆婆愿意不愿意。”


    这鸡炖着不错,因为杜果儿喜欢吃鸡,中嫂子在炖鸡上面是真的下了一番功夫的,炖出来的一点都不油腻。


    “你说说看,我到时候问我婆婆。”


    晨曦不觉得有卖个酒还要问自己婆婆。


    “你知道的,舅舅想来想去,这豆腐,寺庙里没点问题,这只要咱们庙里说韩家的豆腐是我们用过最好的,我觉得,这名字肯定能打的更宽。”


    反正自家外甥女也了解自己,永利,哦,不,普缘压低了声音说。


    “我去给你到花楼说说,花楼里的花娘们,特别信佛,把这酒到佛门里过一道手,说不定,还真有个噱头。”


    花楼的女子,对今世也都是绝望至极,可是对于后世,那是不惜抛出全部身家。


    这普缘又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说话念经不拘俗套,把个下辈子的花花世界描述的让人向往不已。


    渡口府大大小小的三十多家花楼,每家的佛龛上,都有白云寺主持开过光的法器。


    也别说,真是灵验的很。


    这花楼的老鸨子们也愿意没事喊普缘去念念经,就当是给花娘们定时的心理疏导了。


    “花楼啊,这个我得问问婆婆,舅舅,这豆腐乳你试试,保证你吃一次就上瘾。”


    “这看着滑不唧唧的,我尝尝,还吃一次就上瘾的好东西啊。”


    晨曦有点得意的看着普缘,


    “舅舅,等我赚了钱,我买点地,挂你寺庙里,你看行不行?”


    这豆腐乳味道的确怪怪的,普缘不知不觉就吃完碟子里的五块了,别说,真不错,这味儿,霸道。


    “挂寺庙里的好处是不需要交税,但是你想过没有,这个等舅舅圆寂了,地是拿不回来的,不值得,你家阳明考上举人,进士不比挂庙里强?”


    晨曦从小到大,和这个舅舅那真是无话不说,自己的爹不苟言笑,普缘又没有孩子,一直把晨曦当成了自家的孩子看待。


    在晨曦的眼里,舅舅是个做买卖的好手,你想想,五十亩地,现在变成了一千多亩了。


    是的,在普缘的经营下,这寺庙的财物是眼见的丰盈起来,他会操持啊,这下到乞丐走贩,上到知府县令,都是佛祖庇护之人啊。


    “舅舅,我生个儿子也做和尚算了,你这寺庙不就不落别人手里了?要不然,你娶个媳妇,生个弟弟呗。”


    鸡腿自己和普缘一人一个。


    “胡说,谁家正经人做和尚的,再说了,舅舅现在也不好娶媳妇,不好娶的。”


    名声太大了,这悄悄的娶个媳妇生个孩子,一不小心,就会失掉自己佛子的光环啊,可惜了,当初自己要是早一点做和尚就好了。


    “你眼光放大一点,别盯着舅舅这个小小的寺庙,你家的以后做官比做和尚要强。”


    要是晨曦是个男孩,估计普缘真的会动心让她做佛子,当初就动了这个心,希望龚夫人能多生一两个儿子出来,这样,自己可以悄悄的带一个走。


    “再来一点这个豆腐乳。”


    咋就这么一小碟子呢?多来一点啊。


    “等会儿我给你装个十坛子,现在只吃这么多,这豆腐乳费饭费菜的。”


    普缘敲了一下晨曦的头,这孩子怎么说话的呢,还嫌舅舅吃的多了?


    这十坛子自己也不带走,每个花楼里扔一坛,还是让这个小气孩子多赚点钱,免得自己下次来不敢多吃。


    普缘吃饱就干正事儿去了,千娇楼里的花魁小娘子最近被一个读书人迷了心窍,这老鸨子特意托人找到自己,花了大价钱让自己去看看花魁小娘子的前世今生,到底和这读书人有没有缘分。


    有,那是肯定有缘分的,可是这都是孽缘,一旦今生顺了这孽缘,下辈子就还要受苦受难,不值得啊。


    晨曦收拾收拾睡觉了,昨晚还是有点累的,舅舅带走了十坛子豆腐乳,这肯定也是放到花楼里去卖的。


    花楼卖东西咋了,这做买卖最喜欢的就是和花楼做,从不欠款,只要自己不忌讳她们的名声,这买卖就能一直做下去。


    忌讳?有什么忌讳的,这银子到哪里都是白花花的。


    杜果儿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宝儿,才几个月的时间,这孩子变化太多了。


    没办法,人都要长大,不管什么方法。


    “其实走街串巷的卖酒,也卖不了多少,你还小呢。”


    是啊,这宝儿也不过十七岁的年纪,搁在现代,还在叛逆期呢,起床都要哄的高中生。


    “我找了一个帮手,两个人有个照应。”


    给自家种田的八字村村长的大孙子,和自己年纪一般大,块头大,有力气,而且,长得一脸凶相。


    “你是说大力?”


    杜果儿有点印象,那孩子块头的确大,宝儿个子不小,可是这卫大力,还是比宝儿高一头。


    就是长得挺唬人,性子却是和气不过。


    都说面由心生,这个估计是漏算了。


    “那你就试试吧,试个半年,太累了就没必要,要顾着身子。”


    宝儿点点头,半年?不,自己一定会做下去的,怎么累?难道比码头扛包的还累?难道比卫家种地更累。


    这卫村长听说自己带着卫大力出来学做买卖,可高兴了,说过了年,自家猪下了崽子,送一个小猪给李荷花呢。


    这事儿就这么说好了,杜果儿也不再去叮嘱宝儿怎么做。


    不是在上心,而是自己也不知道这挑着担子卖酒要怎么做,自己慢慢摸索吧,就算卖不出去,酒又不会坏。


    宝儿转身出了门,就去了村长家里,卫大力正在收拾自己的包袱。


    娘给做了五双鞋,还是阿爷给悄悄塞的钱,说出门在外,得有一双好鞋,这样自己走路不吃力,别人也不会低看了你。


    衣服旧一点没事,鞋不能差。


    娘挑着灯,赶了五个晚上,才做好的,幸好这鞋底子早早的打好了。


    “东家,你来了!”


    宝儿点点头,“大力哥,收拾好了,我们就出发吧。”


    一辆小驴车,车上坐着两个少年。


    看着驴车出了村口,村长的儿媳妇,大力的娘,在心里默默的念叨着,儿子以后要好好跟着东家赚钱,最好能留在城里,不用过种地的日子,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