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

作品:《我在古代搞科研

    “我就带着他去看了一眼照夜。”


    听他这样说,封恺投给他一个赞许的目光。


    “你这事做的不错,薛三有备而来,我和爹暂时都不方便在这时候见他,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


    “但不能让他进府,后园那边在试验水泥的强度,一定不能让薛三知道。”


    封小弟点了点头。


    “我晓得,不就是带着他四处玩么,明白。”


    “薛三想明天进府来拜访,被我打了哈哈晃过去了,估计他还要再提,明天一早我就架着他去阿鲁坡那边打猎,让他看看傻大憨兵坯子的厉害。”


    他以前跟着老爹上京讨饷,那些高门世家少爷就是这么笑话他的,年幼的封小弟特别难受。


    他对世家子没什么好感,就觉得薛义枭还不错,虽然贵但至少帮他拿到了难得的百炼钢,就冲这点薛义枭这个门路还是不能断的。


    可这一次来,薛三和之前态度又不一样了。


    虽然还是和他称兄道弟,可话里话外却不时聊起他爹他大哥。


    他找他买兵器,按价给钱,老扯别人干什么?!


    尤其,薛三还对雍西关的兵力配备和黑甲军特别感兴趣,拿他当傻小子一样套话,和以前那些人根本没区别。


    这特么还算什么朋友!


    封小弟心中不爽,看薛三也就起了疑窦,对他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走心入耳,很快品出了味道。


    薛三在打探封家的实力,在城门遇到那个墨宗弟子之后,薛三又有点紧张,反应过于激动。


    想到这里,封小弟连忙继续道。


    “大哥,还有一件事,”


    他把薛三看到哈斯勒的事完整地讲了一遍,重点描述了薛三对墨宗的关注。


    “薛三似乎在怀疑我们和墨宗合作,他觉得你和爹不见他的原因是从墨宗搞到了兵器,下午我走的时候,他还在问我怎么联系上的墨宗。”


    听弟弟这样说,封恺的眉头微微皱起。


    “那你怎么回答?”


    “我说那个胡人是进城找活的啊!”


    封小弟抓了抓头。


    “刚好那小子他娘也在城里住,我就骂墨宗大傻子干啥啥不行,也就只能在城里打点零工糊口。”


    “然后呢。”


    “然后……”


    封小弟想了想,脸上露出一抹古怪。


    “然后薛三他就问我墨宗矩子来不来。”


    “我说墨宗矩子死了好多年了,听说最近推了个傻子上来。以前他们赚不到钱,就卖点零零碎碎的贴补,我们家看着可怜就给点。结果这些人就赖上了,什么破草垫子破席子的都拿过来,烦死了。”


    当时他还不知道小木盒里有宝贝,对薛三说这些那真是情真意切,半点水份都不掺,就差没指着鼻子骂墨宗骗钱了!


    水泥……是挺好的没错,但也不足以让封小爷扭转态度!之前那个矩子,在他爷面前都要吹出花来了,架子摆得那叫一个高!本以为是个有本事的,结果没两天自己把自己炸死了,这件蠢事,让他从小笑到大!


    不过现在这个……


    封慷下意识的舔了舔光溜溜的牙。


    好像和之前不太一样哦。


    他们家最近也在试验和泥巴,但怎么都比不上墨宗送来的那十担。


    而且还造出了这种爽爽……


    封小弟看了看怀中的小木盒,忽然觉得薛三的在意有道理。


    墨宗的新任矩子,的确有点本事,和之前吹大牛的不一样啊!


    第48章


    “薛三问起了墨宗矩子?”


    封恺的眉头皱得紧了些,表情若有所思。


    “他还说什么了么?”


    封小弟摇头。


    “没有了,我怕漏了什么不该说的,直接告辞走人,没给他机会继续再问。”


    听他这样说,封恺点了点头。


    “你做的很好,和薛三打交道要小心,不要前后矛盾,露出马脚。”


    封小弟点头,兄弟俩又聊了几句,封慷就抱着他的小木盒和牙刷告辞,只留封恺一人在书房。


    封恺起身,把书架上的秘盒取下,忍不住又看了一眼。


    小矩子送的“肥皂”已经成型,却暂时不能使用,让他想起之前在小灶房里,少年那专注的神情。


    会送东西给自己,是不是也有交好的意思了?


    男人的手指轻轻拂过土黄色的皂面。


    最近封家也在试验水泥,这东西的效果令人惊艳,可就算找来最有经验的老匠人,也无论如何都做不出同样的东西,也不知道小矩子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父亲已经拍了板,只要墨宗那边愿意卖,封家能付得起的价码都会掏。水泥对城防的用处太大,若是在春天来临前能将雍西关全线巩固一遍,来年就会救下许多将士的性命!


    他们守边军,比不得中原世家养出的兵,缺补给缺粮草缺武器是常有的事,能抗住胡人全靠用血肉和性命去拼!


    可即便这样,封家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手下的将士去送死。只要墨宗开得出加码,只要他们能承受,都愿意去做!


    至于薛三。


    封恺的眸光一转,眼中刀锋毕现。


    墨宗都快饿死在塞外,还能让一个薛家嫡系无比关注,不可能没原因。联想到薛家的立身之本炒钢法和百炼钢,封恺的脑中忽然闪过一个猜测。


    应该不可能。


    他微微摇头。


    墨宗要是会炒钢法,矩子常山就不会主动上门大谈天火雷。明明那时候封家更缺兵器,天火雷造出来也不能量产,不如卖钢刀来得实在。


    他站起身,快步走入书房内堂,推开一道暗门。


    里面满满当当摆着无数木架,上面堆放着各式各样的竹简。封恺从一个架子上取下一卷,轻轻展开,正是关于薛家发迹过程的记载。


    ——长乐四年,薛氏嫡支薛启亮在炼丹之中偶有所得,遂发明钢铁炼制之法,命名为百炼钢。长乐六年,薛启亮梦入神山,得天人教授炼钢新法,授命炒钢,其所出钢刀吹毛利刃,削铁如泥。


    ——同年,薛氏与韩氏争夺阊洲矿,韩氏大败,嫡系被杀,族兵死伤无数,自此一蹶不振,阊洲入薛氏之手。


    ——长乐五年,阊洲薛氏开龙泉剑坊,着名剑师铸百炼钢,剑坊开炉炒钢,薛家钢名扬天下。


    短短不到百字,将薛家发家史写得明明白白。封家虽然不入中原,可也没少着人收集朝中消息,倒也不为别的,世家高门多诡谲,能挖到些嫡系也好知己知彼。


    封恺的视线在长乐四年那一行停住。


    长乐是太祖第二个年号,长乐前后其实朝中发生了许多事。


    先是开元二十年,大德圣人因病离世。开元二十一年,太祖开天下试录用廉才,义理派一枝独秀,陆家素有才名的陆淮清位列头名,其师兄弟也俱名列前茅,倒是圣人嫡系墨宗,只中了两个工部的缺,被派去修河道。


    自此之前,朝风大转,明眼人都看出墨宗失势,太祖也在下一年立春改了年号。长乐三年,墨宗离开云浮山,自此去向不明,之后不到一年,薛家就有人做出了百炼钢?!


    封恺的视线在薛启亮的名字上凝滞。


    炼丹?梦入神山?糊弄傻小子去吧!


    以前他每每看到这行字都觉得无比困惑,薛启亮据说是个流连花街柳巷的人物,和炼丹的术士厮混也不过是为了治疗身上的脏病!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发现炼钢的技法?!


    今天听十二郎说起薛三关注墨宗,封大公子的心中一动。


    是不是真相,还需细探,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正想着,只听书房外间响起了亲爹的大嗓门。


    “儿啊,听说墨宗那小子给你送东西了,都送的啥?除了这膏子还有别的没?”


    封恺走出暗室,正看到老爹急匆匆冲进书房,身后还跟着一脸苦相的封小弟。


    见他出现,封大都护举了举手中的小木盒。


    “这啥玩意,我咋闻着有股芹菜味?”


    封恺看向封小弟,有眼神指责他怎么没把使用说明一并告诉爹。


    封小弟很委屈:“爹也不听我说话呀。我刚说是墨宗给的他就过来的,我追都追不上!”


    他倒是乖觉,也用不着大哥吩咐,马上把牙膏的用法给亲爹讲了一遍。


    听说是刷牙的,封大都护一脸失望,随手把小木盒又扔回到封恺的书案。


    “嗨,这玩意啊,没啥用!”


    “我还以为是新的水泥方子呢!浪费老子的时间。”


    他说完就准备走,忽然又停住。


    “儿啊,墨宗那小子就给了这个么?他有没有说别的?”


    封恺想起薄荷木盒夹层中的那张桦树皮。


    小矩子似乎笃定他会喜欢薄荷草,也不怕他把那封信送人,纯真直白的可爱。


    他摇了摇头。


    “没什么了,再有就是之前那晚给我的皂,要至少放一个月才能用。”


    “如果爹问的是配方的事,墨宗那边还没有回复,可能要再等等。”


    “那就等!”


    封大都护一拍大腿。魔.蝎`小`说 M`o`x`i`e`x`s.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