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
作品:《我在古代搞科研》 想到这里,王氏站直了身体,脖子抻得高高,生怕错听了萍花组长说出来的每一个字。
“这板子是大家伙看着记出来的,谁织了多少步纺了多少纱都写在上面,我想问问大家,这板子上的数可是没都没意见吧?”
萍花指着木板朗声道。
众女工纷纷摇头。
没意见。那能有啥意见?秋婆婆每天轮班结束都会给大家算,谁都看在眼里的,有毛病早就提了。
“那好。”
萍花点了点头。
“那咱们就按照这板子上的数给大家算钱。为了鼓励咱们,矩子还额外批了一笔银钱下来,这板子上前十名的织工都能拿到额外的奖励。名次越靠前拿的越多,大家没意见吧?”
众女工大笑着应声,有人甚至忍不住内心的喜悦,拼命拍起了巴掌,把织布坊里的气氛炒得热烈无比。
没意见!那能有啥意见!矩子都说是给奖励的,能拿到奖励的都是靠自己有本事,眼气不如争气,下次也进前十名!
接下来,萍花开始按照木板上的顺序,挨个点名给大家发银钱。每发到一个人,她都会把工作量和银钱奖励都念叨一遍,让人挑不出理。
发到王氏的时候,王氏挺胸抬头,感觉自己这辈子从没这样风光过。
她是拿到奖励的人,第五名的奖励是一条猪腿,连肉带骨头分量着实不轻,但王氏毫不在意,一把就扛在肩上,激动的眼眶都红了。
奖励!这可是额外奖给干活好的呢!虽然比不了萍花那套房,但对她王氏来说,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想她这大半辈子,以前觉得嫁个汉子就到头了,以后随鸡随狗全看命!没想过……没想到还能有一天,靠自己手艺赚饭钱得奖励!
其实之前被家里爷们讥笑,别看王氏嘴上说得硬气,其实心中也是没底的。
她不知道这个织布坊能不能办起来,织出来的能不能卖出去,她们这些织布的女工能拿到多少工钱。
但她觉得,这大概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机会了。
唯一一个,可以给自己涨本事,改善生计的路。
如果错过,这辈子只能像自家娘几个亲姊妹一样,任劳任怨地在家中伺候男人,挨打受骂也要爬回来,半口气都不敢多出,只因那是唯一能那身立命的依靠。
想起自己那年纪轻轻就被折磨死的阿姊,想起如今还生死不知的阿妹,王氏眼中的泪花越发忍不住,扑簌簌的往下掉。
大丫和二丫不知道亲娘为什么哭,心中发慌。两个女孩都抓着王氏的袖子晃了几下,怯生生地问母亲哪里难过。
“没事!娘是高兴的!”
王氏摸了摸两个女儿的头,抹了把满是泪水的脸。
“娘得了奖励,你们也都领到工钱,以后都好好织布,给自己攒个傍身的银钱!”
“这女人,还是自己扛得起来最保靠!”
两个女孩似懂非懂,但这一刻织布坊中的欢腾却牢牢刻在她们的脑子,直到生命终结的时候都难以忘怀。
分完了银钱的娘仨扛着猪腿揣着银钱往家中走,一进门就听到木东来略做作的咳嗦声。
“咳咳,合子啊去看看,是不是咱们家那三个大忙人回来了。”
“这可真是,咱铁匠坊都没这么忙叨……”
王氏不搭理男人,反正今天她心情好,不跟那死老头子计较。
她刚准备把猪腿扛到厨房,就看到儿子木合从房里转出来,手里还提着一块猪肉。
“娘!娘!你看爹的肉……”
话还没说完,小孩的眼神就黏在母亲手中那条大猪腿上,再也移动不开。
“娘,你那是……”
“哦,你说这个啊。”
王氏把肩上的猪腿取了下来,在儿子面前抡了一圈。
“这是娘在织布坊得的奖励!你娘我上次织布量排在前头,第五名是猪腿,要是织的更多些,奖励更好呢!”
说到这里,王氏又指了指身后的两个女儿。
“你两个阿姊干的也不错,虽然没排到前十名拿到奖励,但也是赚了不少工钱的。”
“咱们家以后,四个人赚钱,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小木合懵懵懂懂地点头,他还太小,不明白阿姊和娘亲出去做工会给家中带来什么变化。
但小孩子的逻辑也很简单。
他看了看自己手里的肉,又看了看娘亲肩上的那条大猪腿,蓦地朝屋里大吼一声。
“爹——”
“我以后不去你们铁匠坊干活了,我要去跟阿姊她们学织布!”
“织布比打铁赚得肉多——”
第124章
织布坊里一片欢腾,没人注意到门外不远处还站着两个男人。
“就是这样,封大公子。”
宁非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若真想改善民生,便要容得下这些女眷走出家门,出来工作。”
他看了一眼陷入沉思的暮野兄,语气平淡地继续解释。
“边关连年战乱,有限的男丁很多都消耗在军伍。我知贵府用屯兵垦田养军,但乡村百姓的生计还要靠家中老幼妇孺,女眷原本就不可能像中原世家那样养在深闺。”
“既然这样,何不让富裕的劳动力走出来,发挥自己的价值呢?”
“种地的多一分便能多收一斗粮食,养猪的多一头就能多吃一口肉。若是再有富余,偏又无地可种,贵府是要放任这些人饿死,还是要花费巨资养着呢?”
他这话说得可太有指向性了,听得封恺微微皱眉,眸光越发复杂。
有富余却无地可种的人,那便是因战乱逃难而来的黎民百姓,若是放任不管便成为流民草寇,养……雍西关还真就养不起!
“那非弟以为?”
见他这样问,宁非便知道大鱼是有些上钩了。
他笑了笑,伸出手指了指已经走出很远的织布坊。
“人皆是有用的,人力便是最好的本钱,这点不用我说,封大公子比我还要清楚许多。”
“壮丁是力,女眷亦是力,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安排这些力以创造最大价值,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学问。”
“如这纺织,女子心细手巧胜于男子,便是女力更加适用,能造出更多的布料,赚的更多的银钱。”
“只是这样一来,女子必然要走出家门到外面务工,不知大公子能否接受?”
封恺想了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而问了宁非一个问题。
“若女力适用,那家中耕作,蓄养牲畜该如何?”
“这不还有富余的男力么!”
宁锯子笑得奸诈。
“也并不是尽数要求都出来,家中条件允许,有男丁或亲眷能帮着完成耕种蓄养,自然会有人出来。”
“封大公子若是担心荒废了农耕,那便做些限制不就得了?”
封恺点头。
“倒也是这个道理。”
“如此,恺还要拜托宁矩子,若以后有这样的好机缘,多看顾些我定安城和边关的百姓吧。”
竟然就这样同意了!
宁矩子挑高一侧的眉头。
他以为还要多费些口舌说服暮野兄,毕竟这个时代也有义理派叨叨了好多年的天地纲常,暮野兄长在这种环境中,多少也要有点心理挣扎。
没想到,竟然完全不考虑这方面的顾忌,只是担心了一下地没人种要怎么办,再多的就没有了!
许是看出他的疑惑,封恺笑了笑。
“边镇的百姓连年戍边,繁文缛节远比不了中原。不瞒非弟,边城其实也没那个条件去讲究纲常规矩,大家能努力活下来就很不容易了。”
“其实就算没有非弟的作坊,边城的女子也是要做活的,定安城中就有很多女子做工贴补家用的地方,只是这次若是不在城里,可能会有人有些顾虑。”
“不过贵宗的信誉倒是个保证,到时候再找些人来做示范,大家得了甜头自然就想着过去了。”
宁非一拍巴掌,“没想到你竟然是如此开明的暮野兄,真让小弟刮目相看。”
听他又重新叫起了熟悉的称呼,男人的眼中闪过一抹微光,而后笑着点头。
“便如你所说,能产出更多的布匹,让百姓获得更滋润,于我封家和边军也是大有好处之事,恺没理由阻拦。”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宁锯子的房子走,言谈之间甚是投机,在宁锯子的盛情邀请下,封大公子准备留在墨宗蹭一顿午饭。
牛婶子的酱油终于快要出坛了,这两日像是打了鸡血,频频找宁锯子商量菜谱。
宁非会吃,可他从没亲自动手做过,只知道酱油的简单用法,帮不上太多的忙。
但只有这些,对于牛婶子也已经足够。
她蓦然发现除了酱炒,竟然还有红烧这种新的做法!第一滴酱油渗出的时候,牛婶子守在酱缸边,小心翼翼尝了尝味道。那一瞬间之后,她站在原地许久不曾动弹,吓得宁锯子还以为酱油的酿造过程中出了纰漏,发霉变质成了毒药。
“天……天下怎可能有如此鲜美之物?”
牛婶子梦游一样的转回身,一脸茫然地看向身后的少年。
“矩子,这油……这油真是用豆子酿的?”
听她这样说,宁非反而放下了心。
他嘿嘿一笑。
“这油不是婶子亲自酿的嘛,怎么还问我呢?”
“不是……”魔.蝎`小`说 M`o`x`i`e`x`s.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