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节

作品:《我在古代搞科研

    但宁先生的话是要听的,是以虽然满肚子疑问,船手还是按照宁非的吩咐将瓦罐系上了箭头。


    “把头,船弩备好了!”


    “所有桅杆转至辰位!”


    随着林卡把头的一声大喝,大船调转船头,借着潮水的推力,迅速朝着白鹭口冲去。


    “射弩!”


    一声崩弦,带着火光的弩箭极速射出,朝着正中的一条西胡快船直直射去。


    这是船队中的头船,船头的西胡首领知道南石船弩的厉害,也不敢硬抗,挥着弯刀呼喝手下兵丁躲避。


    “趴下!趴下!他们的船弩上弦费时,等弩箭过去再还射回去!”


    正说着,只见原本拴在铁弩箭上的瓦罐忽然在半空炸裂,海面上回荡着巨大的爆炸声。弩箭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改变了飞行轨道,直直越过了快船列阵的边缘,溅起巨大的水柱。


    宁锯子捂脸。


    擦,时间算早了。


    但这一下,还是震惊了西胡船队。


    领头的小首领趴在船舷边,惊恐地看着弩箭沉没的位置。海峰吹来,一阵阵刺鼻的烟气扑面,见证着刚才的一切并不是他的幻觉。


    “天……天火雷?”


    “火雷圣巫的天火雷……南石人怎么会有?!”


    小头目出身耶萨哈部,对于火雷圣巫的手段自然有所耳闻,甚至自己还曾经亲手用过那的物件。


    “不会错的,就是天火雷。”


    他身旁的亲信喃喃自语道。


    “大人这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火雷圣巫会把天火雷送给南石人,比我们用在虎吼峡的那个声音还要大……”


    “圣巫不是说,天神是西胡人的天神,不会保佑渎神东胡人的吗?!”


    这个问题,别说是他,小头目自己也想不通。


    不过他们的纠结倒是给了宁非机会。


    丢人之后的宁锯子干脆让把头停船,先估算了一下潮水对船速的加成,然后又重新命人上弩装弦,捆绑火药罐。


    这一次他比之前谨慎了许多,特地多预留了一点火绳。


    果然,精心调整过的数据完美变现,弩箭带着火药罐一路呼啸,直直射中了小头目的船身。


    “轰——”的一声巨响,快船被直接炸出了一个大洞,甲板折断,船体进水。


    几个西胡船手被炸飞,在空中翻了几番直直坠海。更倒霉一些的刚好站在船体断裂处,被爆炸激起的浪花卷入海中,或是被飞落的船板砸中,生死未卜。


    小头目还算幸运,事发当时他在船头,冲击波将他直接推下船,在海中浮浮沉沉了几下,幸运地抓住一块船板碎片,没有被旋涡卷走。


    可接下来,他亲眼见证了有生以来最可怕的场景。


    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靶子,原本就被涨潮冲击得左右摇晃的小船,一艘接着一艘被天火雷击沉。在他之后的另外三条船,每一艘都和他的结果一样,碎成两段沉入大海。


    现在余下的六七艘西湖快船都怕了,犹犹豫豫地不敢靠过来,南石大船朝着白鹭口冲刺,他们反而调转船头驶到一边,根本不敢略其锋芒。


    于是通向白鹭口的航路被让了出来,把头呼喝着船手调整帆向,准备借着潮水最大的时候入河。


    “就剩这点儿了,一会儿快到河口的时候,你们就朝着河岸上的人群扔,不用客气。”


    宁非将火药罐分给封恺和赫兰。


    封恺对火药瓦罐并不陌生,被困三牙子山的时候他就见克雷用过,知道有个点火空隙期。


    赫兰早就被之前的火药炸弹看傻了眼,整个人都浑浑噩噩不太真实,手抖个不停,差点没把罐子扔在地上。


    “嗨!怂货,还是我来吧!”


    一旁的纳达抢过了火药罐。


    他知道用法,一早就想过过干瘾。眼见着宁大师把抢手的活计给了赫兰,纳达心痒难耐。


    好在怂包怕了,那就不能怪纳达大叔抢活喽!


    正说了,船已经靠近了白鹭口。


    乌知河的河口外宽内窄,涨潮的时候气势惊人,饶是载货满满的南石大船,也被推的左摇右晃。


    潮水拍击河岸的瞬间,会冲起几米高的浪花,这短暂的几秒钟,胡人射手根本没办法看清船的位置,是船上最好的出手机会。


    一旦浪花平息,大船就会在射手的射程中暴露无遗,迎接他们的将是如雨而下的铁箭!


    “就是现在,往人多的地方扔!”


    浪声中,宁非扯着嗓子一声令下,两枚火药罐被准确投入到两侧岸边,引起巨大轰响。


    岸上的西胡骑兵等了大半天,结果眼睁睁地看到南石人莫名其妙地弄沉了自家三艘快船,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从天而降的天火雷炸了一个懵。


    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有天火雷?!


    为什么这雷的声音这样大?!


    可是很快,岸上的胡骑就没工夫琢磨这些了。


    南石人的雷比他们之前见过的都要厉害太多,落点区周围连人带马,都被炸得飞了出去。雷声惊了马匹,许多战马都开始乱冲乱撞,将背上的骑士甩下踩踏,惨叫声不绝于耳。


    不少士卒转身想要逃离,但第二枚火药罐已经当头落下,鲜血飞溅成雨,到处都是散落的残肢和尸体,许多人都是被炸伤之后无法逃离,被惊乱的马匹踏成血泥。


    当日西胡人在虎吼峡算计阳淄军的那一幕,在他们自己的身上完美复刻。这种宛若轮回一样的场景让西胡人彻底怕了,再也顾不上什么勇士的荣耀,此刻他们只想逃离河岸,远离那船杀神。


    而船上的赫兰也被爆炸声召唤回神,两眼晶亮地看着纳达手中仅剩的瓦罐,几乎要放出绿光来。


    “让我来……”


    他“来”字还没说完,纳达就已经将最后一个火药罐扔了出去。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汹涌潮水推动的大船已经越过了白鹭口最凶险的河岸,进入到相对平缓的河谷区。


    把头林卡稳稳握住舵盘,被火药罐刺激到的船手们如同打了鸡血,不用林卡提醒就自动转帆转桅,鼓起的三角帆如几只大手,交替变幻方向,在逆风逆水中竟然也航行自如,将随后追来的西湖快船远远甩在身后。


    越过了两三个想要的湾滩,大船载着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在两侧高耸的山崖间穿行,向传说中的“之地”九凌城驶去。


    第196章


    柳铁从铁炉前抬起头,抹了把脸上沁满的汗珠,继续沉默地挥动手中的打铁锤。


    一下接着一下,铁锤重重砸上铁坯,如同他一直沉重的心情,再也不能有片刻的轻松。


    铁坊里到处都是这样的声音,所有人的状态都和柳铁差不多,沉默地挥锤,沉默地干活,完成自己的活计之后交给下个人,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这是宁矩子还在坞堡的时候给他们新铁坊规划的“流水线”模式。


    九凌湖的新铁坊采用了水力推动的碎料锤和鼓风箱,并加大了炼铁炉的规模,一次能处理更多的原材料,出铁水的数量也比之前翻了几番。


    这样一来,节省下的人力可以更多地分配到暂时无法实现机械化的锻造环节,出品效率大大提高。


    彼时,铁匠坊全员都十分满足,言说入门至今,从未见过如此轻松快速的打铁方式。但宁矩子却并未满足。他在新铁坊转了两日,脸色越来越阴沉,第三天晚上便召集铁匠坊全员在议事堂开会。


    大家都是一脸懵,不明白为啥换了新作坊,矩子忽然就生气了。


    “我没有生气。”


    宁非站在台前。


    “就是重新规划一下大家的分工。”


    “如果每个人都只做一件事,这样不但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产出成品的品质会更稳定。”


    “所以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统一的工作标准,不能大家各自为战,这样会给后面接手的人带来麻烦。”


    宁非敲了敲台前的大木板。


    “标准化,一定要标准化,每道工序标准都是一致的。我们之前给封家送去的那些陌刀,刀身硬度虽然都合格,但同一批刀,每一把硬度都有差异,想要规模化生产,这个质量可是不行。”


    大家将信将疑,但矩子说得严厉,众人还是按照他的要求改正。


    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因为每个匠人都是成手,有自己锻造习惯。即便某个步骤出现问题,匠人凭借经验和手感,也能在后续的步骤补救。


    障碍来自身为匠人的自尊。


    明明已经出师多年,明明自己都能带徒弟,明明能独自锻造一把兵器,为什么要接别人干了一半的活?!


    尤其前手还是个不如自己的年轻学徒?!


    这种像是在捡拾剩饭的感觉,让几个老师傅明显适应不良。


    可是渐渐的,大家又发现了这样干活的好处。


    每个人只做一个部分,专注力就被完成整件成品提高了不少,也更容易形成标准一致的手感。


    等第一批合格的陌刀出炉,铁匠坊众人彻底服气了。


    硬度,尺寸,螺纹旋口都完全一致,像是同一个人打造出来的一样,偏又比大家各干各的多造了一半还多。


    而这还是刚刚磨合,手法不成熟的产量……


    自此以后,墨宗铁匠坊就开始采用流水线作业模式,大家工作简单,熟能生巧,渐渐的新铁坊的工作间内,也传出了嬉笑聊天的声音。


    原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将轻松美好的氛围彻底击了个粉碎。


    如今工坊里再也没有欢声笑语了。


    矩子至今未归,铁匠坊的匠人每天进门就默默干活,把打铁锤当仇人砸,心情都有说不出的憋闷。


    可仇人是谁?老天爷么?


    不,是没有及时赶去救人的自己。


    牛背山地动发水是天灾,可若当时在坞堡中多几个人留下,说不定就能把宁矩子给拉回来!


    半大的小子,身体又不好,虽然有信说人没事,可被冲去哪里也不知道,现在又没了消息。就矩子那个小身板,想也知道这次折腾的不清,说不定要大病一场。


    听说矩子被冲走了,牛婶子急吼吼地从定安城跑回来,看到已然是废墟一片的主楼就放声痛哭。等看到矩子令上的讯息,牛婶子哭是不哭了,见天地念叨矩子也不知吃没吃饭,冷没冷到,有没有地方睡。仅仅几天,人就瘦了一圈。


    这其中,还属柳家爷孙最难受。魔.蝎`小`说 M`o`x`i`e`x`s.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