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节

作品:《我在古代搞科研

    老爹都把院子锁了,这是要好好教训一下大哥,这个热闹他不能漏下。


    想了想,他讪笑一声,巴巴贴到平叔跟前,谄媚道。


    “我哥啥时候进去的?我爹的脸色咋样?”


    平叔追随大都护大半辈子,也是看着这两兄弟长大的,如何能猜不到十二郎的小心思。


    他想了想,微微摇头。


    “大公子面色如常,大都护……”


    后半句他还没来得及说,两人就听到院里传出一声巨响。


    呯——!


    十二郎心中一喜,知道这是老爹掀桌了。


    正院书房内。


    封大都护站在地中,也不去管被自己不小心撞翻的书案,圆睁虎目看向面前的长子。


    “暮野,此话可是当真?!”


    “宁小子……宁小子他真能助我们开海盐场?!”


    第203章


    封慷想得不错,大都护的确憋了一口气。


    他对长子有期许,封恺也的确没让他失望,甚至成长的速度超出他的预期。


    但是这一次,关于留山铁矿,大都护是真没想明白。


    他知道儿子喜欢宁小子,这好容易历险归来,不但不回家,反而在人家家里蹭吃蹭住,意图简直不要太明显。


    行,老子就当崽子大了,自己要出去搭窝建棚。但宁小子虽然不错,也不用送矿给人家啊!


    巴巴地把自己的家底搬给人家,人家是个啥想法还不知道呢,怕不是要偷鸡不成蚀把米。


    不对,傻的是十二,老大才不傻。


    所以封大都护想不通。


    小兔崽子敢这样带话,多半是心里有了决断。


    细说起来留山矿也是小兔崽子派人挖到的,若不是盐铁关乎军情,他这个做爹的也不好将东西握在手里。何况墨宗自己有矿,人家也不缺铁石,作甚闹得兴师动众的?


    这一晚上,封大都护也没睡着,一晚上都在琢磨大崽。


    等到天亮,也是一对黑眼圈挂在脸上,精神略显不济。


    等到封恺走进书房的时候,封大都护的憋闷已经泄气大半,剩下的只是想不通的疑惑。


    老大为啥忽然要矿了?


    “爹,要矿是为了盐场。”


    封恺开门见山,直接解开了封大都护的疑惑。


    他见一个小木盒放在亲爹的书案上,封大都护不明所以,但还是打开了盒盖。


    “这是……”


    “是盐。”


    封恺轻声道。


    “非弟在克腾山帮助东胡人造了盐田,这便是那里出产的宝盐。”


    原本是叫血盐,但这名字煞气太重,干脆换成宝盐。


    粉色的晶体瑰丽无比,看着便于宝石无异,这“宝盐”之名倒也名副其实。


    听说是盐,封大都护也没多想,捻起一撮放在口中,细细品了一下。


    “咦?”


    他挑了挑眉。


    这盐颗粒细腻,入口就是单纯的咸味,比起一般的盐巴要精纯许多,几乎没有任何杂味。


    “倒是好盐。”


    封大都护点了点头。


    “不过替东胡人造盐,便不怕这东西被西胡抢走?”


    封恺摇了摇头。


    “自然是有担心。”


    “但东胡三部如今被西胡人困在克腾山中,左谷蠡王封锁了阿木尔河上的航路,东胡无法出海取海水炼制盐卤,被困死是迟早的事。”


    “彼时我与非弟皆在东胡,若是不能解决东胡盐荒,想要回城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于是非弟便临湖造了盐田,花了半月左右,产出了此等精盐。”


    听到这里,封大都护并没觉得异常。


    盐田古来有之,沿海城镇家家架锅烧盐,海边的“盐田”就是一座座烧锅盐坊,终日柴火不熄。


    但儿子接下来的话,就完全超出他的认知了。


    “非弟在克腾山中找到了盐卤湖,但东胡三部有祖训,子孙后代不可烧山取柴,并以天神立誓,所以非弟就想了不用烧柴的办法。”


    “啥?”


    这下子,大都护不淡定了。


    “你说这盐不是烧出来?那是咋弄的?”


    于是封恺便把血池盐田的建造过程给亲爹讲了一遍,听得封大都护啧啧称奇。


    “吓,天下竟然有如此奇法?!那岂不是在海边圈一块地,就能直接晒盐了?”


    听他这样说,封大公子微微一笑。


    他就知道以亲爹的敏锐度,一定能发现这里面的门道,不可能不动心。


    “自然。”


    他点了点头。


    “东胡盐田是建在湖边,出产的皆是此等精盐,产量有限,除去自己吃用之外,能贩运的量还是少数。”


    “若是要圈滩晒盐,尽可放开产量。我与非弟商议过,白鹭口与贺岳的塘子口有黑风山相隔,除非贺岳家从海上绕道,否则便不可能进入海岸,白鹭口是合适的晒盐地。”


    “便是被看到晒盐也无妨,晒盐不是只晒就能成的,不知道个中诀窍,只学个皮毛无甚用处。”


    听他这样说,封大都护摸了摸下巴。


    “那万一贺岳老匹夫乘船打劫么?”


    “便是要留山矿的用处了。”


    封恺慢悠悠地吊起了亲爹的胃口。


    “我与非弟的意思是造船,引东胡船手来九凌湖,也是想借助东胡船匠的技艺,尽快造出战船。”


    “然而造船所费甚巨,非弟估算约要十年船队方能成气候。这船说到底还是给我封家造的,材料人工皆有消耗,我封家不能一毛不拔,留山铁矿不过是笔订金而已。”


    他说的轻松,封大都护的心却跳得飞快。


    战船,船队,这玩意他做梦的时候想过啊!无奈封家没有水师,也没诶有船匠,守不住海岸只能干着急,看着中原那两家守着海口河道疯狂聚财。


    贫穷的大都护无数次流下嫉妒的泪水。


    如今儿子告诉他可以有船了,还是十年可以成战力的船,这怎能不让他激动!


    “儿啊。”


    封伯晟抹了把脸。


    “你问没问宁小子,咱们造一艘战船……那得花多少银钱?”


    “非弟说,要看大小。”


    封恺想了想,说了一个数字。


    “若是造得更大些,花销还要更高。”


    听得大都护的心都凉了半截。


    “儿啊。”


    封伯晟咽了口口水。


    “咱家好像……一时拿不出那许多钱。”


    封恺点头。


    “儿子知道,所以才要造盐场。”


    “以晒盐法造盐,只需少许薪柴提纯精盐,若是不讲究品质,只靠日晒也可食用,可使边军购盐之花费大大降低,贩卖更是暴利。”


    “以盐场之利养船,或可持久。”


    说着,他从怀中摸出一张纸,平摊在老爹的书案上,语气平淡从容。


    “这便是经非弟估算的晒盐本金,另一侧为目前盐价,请爹过目。”


    呯——!


    只看了一眼,大都护就激动地跳了起来,直接撞翻了案台。


    “儿子!你没诓你老子吧!宁小子真的愿意帮咱建场晒盐?”


    贫穷的封大都护过惯了精打细算的日子,对于数术不是一般的敏感,只一打眼就看出这张纸上蕴含的暴利。


    这他妈的哪里是盐场,这根本就是个金矿!还是个挖不完花不尽的大金矿,要多少就产多少,无穷无尽啊!


    有了这金……啊不,盐场,一个留山矿算个鸟,十个都送给宁小子砸着玩!


    但封伯晟毕竟是久经沙场,高兴了一阵就冷静了,很快想到这其中的短板。魔.蝎`小`说 M`o`x`i`e`x`s.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