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收梨
作品:《穿越五零糙汉军官的宠妻日常》 谢诗凝:“地方是简陋了点,机器也老掉牙。但没问题,我能弄起来。就是小哥投进去的钱,得尽快赚回来。”
她细细地说着自己的计划,怎么改进机器,怎么收梨,怎么保证罐头质量。
霍晋承安静地听着,心里又惊又喜。
他媳妇儿不一样了,从前那股子柔弱劲儿被一种更坚韧的东西取代了,像是经过风雨洗礼后的竹子,更加挺拔有劲。
最后,他给她夹了一筷子鸡蛋,语气沉稳却带着心疼:
“嗯,你放手去做。但别太拼命,身子要紧。有啥难处,随时跟我说。”
谢诗凝抬头对他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释然,更带着一股往前冲的劲儿:“知道啦。吃饭!”
灯光下,两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靠得很近。
……
谢诗凝身上穿着件白衬衫,空落落地挂在她身上,显得人更加单薄了。
她靠在磨盘边,声音还带着点病后的虚软:“哥,把咱那‘规矩’请出来。”
林铮响亮的应了一声,立刻把几个擦得锃亮、大小不一的铁圈子提溜过来,“哐啷”一声,颇有气势地放在院子正中的磨盘上。
这可是他妹子画的精细图样,他求了老铁匠好几回,用好烟才换来的手艺。
军属嫂子们早就听说合作社今天正式开工,还可能招军嫂,附近闲着没事儿的军属嫂子们早就支棱起耳朵,三三两两地凑过来瞧热闹了,围在合作社院子门口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
“嫂子们,静一静!”谢诗凝稍微提了提声音:“往后啊,咱们军民合作社收梨,不论亲疏远近,就凭这几个铁圈圈说话!公平公道,童叟无欺!”
纪宝珠最是心急,一个箭步窜上前,抓起那个中号的铁圈,顺手从筐里捞起个顶大的鸭梨就往里一套。
嘿!严丝合缝!
“我的娘诶!”她惊得大叫,“这玩意儿神了啊!谁家梨大谁家梨小,这套一下就现原形了!看谁还好意思拿蔫巴瘪果子来糊弄人!”
她乐得直拍大腿,围着磨盘转圈。
卢大娘凑近了,眯着眼用手仔细摸了摸冰凉的铁圈边缘,连连点头:
“是这么个理儿!好!这法子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秀兰嫂子性子软和,小声问:“诗凝,那……这价钱咋定呢?总不能一个价吧?”
“当然不能。”谢诗凝拿起最大的那个铁圈,“一等果,就得是这个头、这品相,皮光溜肉厚实,没疤没眼,必须能顺顺当当过这个最大的圈!价钱最高。”
她又指指中号和小号的,“二等果,过这个。三等果,就是小点儿、带点磕碰但没烂没坏的,削削皮也能用,咱也收,价钱低点儿,但绝不让乡亲白忙活。至于烂的、有虫眼的,坚决不能要!咱们宁可少做点,也绝不能砸了‘军民合作社’这块刚立起来的招牌!”
她缓了口气,目光扫过每一位嫂子和老乡们:“具体多少钱一斤,咱得仔细核算成本,柴火、糖、玻璃罐子、油纸,哪一样都是钱。但我谢诗凝在这儿保证,一定让乡亲们有点赚头,咱们合作社也能周转开,细水长流,大家都能得实惠!”
这话在理!
又光堂又公道!
嫂子和老乡们听得心服口服,那点担心自家梨子卖不上价的小心思也歇了,纷纷点头。
谢诗凝看着大家,笑了笑,抛出了更实在的:“光收梨还不够,这后续加工、包装,活儿多着呢。咱们合作社得招工,按月开工资。我琢磨着,先招两人,暂时定每月十八块钱,往后效益好了,还能涨。”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平静水面,激起层层涟漪。
十八块!抵得上城里学徒工大半个月工资了!
“我打算先请卢大娘和秀兰嫂子来帮忙。”谢诗凝看向她们俩,“这事儿我早前就跟大娘和秀兰嫂子透过声气了,问过她们愿不愿来合作社搭把手。”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其她竖着耳朵听的军属嫂子们,继续道:
“为啥选她俩?卢大娘干活利索,为人公道,在咱院里都有威信;秀兰嫂子心细,手巧,耐得住性子。这做吃食的活儿,要的就是细心和靠谱。她俩先跟着我学,把这做罐头、熬梨膏、晒梨干的门道都摸透了。等咱们这摊子铺再大点,她俩就是老师傅,到时候还得帮着带新人呢!”
虽然大家早就知道信儿,但当着这么多人被肯定,卢大娘还是激动得脸泛红光,不住地搓着手,声音响亮:
“诗凝你放心!大娘肯定给你把这活儿干得漂漂亮亮的,绝不掉链子!”
秀兰嫂子也抬起头,脸上带着笑容:“俺一定好好学,用心学,绝不偷懒,不给大家拖后腿。”
纪宝珠有点急眼了,扯着谢诗凝袖子:“诗诗,我呢我呢?”
“你?”谢诗凝笑着戳她额头,“你这泼辣性子,负责跟小哥一起去收梨、验货,再把咱们的货送到供销社去,这对外打交道的事儿,离了你这张利嘴可不行!”
纪宝珠一听,立刻又神气起来,叉着腰:“包在我身上!看谁敢缺斤短两!”
收了几天梨,院子里那梨堆得跟小山包似的,空气里都飘着一股清甜沁人的梨香儿。
重头戏这才刚开场!
谢诗凝搬了个小马扎坐下,面前摆开阵仗——案板,小刀,几个大盆。
卢大娘和秀兰嫂子一左一右站着,神情严肃认真。
“大娘,嫂子,看仔细了。”谢诗凝拿起一个一等梨,小刀在她手里像是活了,“唰唰”几下,薄薄的梨皮打着旋儿就下来了,又快又均匀。
去核、切块,动作麻利干净,切出来的梨块大小均匀,瞧着就喜人。
“做罐头,梨块得整齐,煮出来才好看,吃着口感也一致。”
另一边,大锅已经支上,晶莹的冰糖下了水。
“熬糖水是顶要紧的一步,”谢诗凝让人控制着灶膛里的火,“火不能太急,得文火慢熬,把糖熬化了,熬得清亮亮的不起沫子。熬到啥程度?得能挂勺!”
她拿起铁勺,舀起一勺糖水高高举起,那糖水果然拉出了细密透亮的丝线,在晨光里闪闪发亮。
卢大娘看得眼睛发直,秀兰嫂子赶紧在小本子上唰唰地记。
梨块下锅,煮的时间要掐得准,不能烂也不能生。
起锅要快,趁热装进早就用开水煮过、晾得干干的玻璃罐里,装八分满,糖水要稳稳没过梨块。
拧盖子的手法也有讲究,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最后还得倒扣过来排排气。
谢诗凝一步步教得极仔细,卢大娘和秀兰嫂子看得认真,手里还跟着比划。
“嚯!这甜滋滋的味儿,闻着就舒坦!”纪宝珠吸着鼻子凑过来,馋虫都快勾出来了。
“去去去,边上待着去,别碍事!”林铮毫不客气地把她拎到一边,自己却忍不住伸长脖子瞅着锅里翻滚的梨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