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就这个小作业,你不会?
作品:《黑料在手,高冷学姐深夜和我贴贴》 那声音和他记忆里清冷的江清漫判若两人,带着一股不易察觉的温柔。
他反复听了好几遍,眼角忍不住漾开笑意,连眼睛都亮了几分。
忍了忍,他还是点开麦克风,也发了段语音过去。
“汤真的好喝吗?我还担心你会觉得味道淡呢,老板说要温补,所以没放太多盐。”
消息发出去没多久,江清漫便回了两个字:真的好喝。
此刻,许星辞的宿舍里,其他三个人一个个眼睛亮得跟探照灯似的,齐刷刷盯着他。
等他把手机放下,顾夏初忍不住咳了一声,笑意满满地打破沉默。
“星辞,这么开心啊?笑得嘴角快咧到耳根子了。”
许星辞一愣,耳尖嗖地红了大半。
他下意识把手机往口袋一塞,又嫌自己动作太刻意,急忙假装去整理桌上的书。
“没、没有啊,就是……学姐说汤好喝,我放心了而已。”
陈铁柱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哦,放心了啊。”
沈凡新也跟着低笑,眉眼弯弯地看着他:“恭喜啊。”
许星辞被他们三个盯得头皮发麻,只觉得坐立难安。
“你们想哪去了?学姐毕竟是女孩子,胃疼起来很难受的。我关心一下,不很正常吗?”
陈铁柱把手机递到顾夏初面前,坏笑着点开群里他刚刚发的那条紧急求助。
“正常是正常,就是没见过你这么紧张过。”
画面跳出来的那几行字,清清楚楚写着不要粥类。
顾夏初差点笑岔气,抬手捂着肚子:“星辞,你是不是把学姐当成考试题一样对待啊?细心得吓人。”
许星辞彻底红透了,抿着嘴唇不敢说话。
顾夏初忍不住继续追问:“快说说,你们现在进度到哪儿了?是不是已经有点意思了?”
“说什么呢!”许星辞急得声音都变了调,连忙摆手。
“学姐对我真的很好,我作为新人关心一下社长,这很正常!”
“是是是,应该的。”顾夏初坏笑着举起双手,作投降状。
不过他很快又换了话题:“但你也别光顾着学姐,忘了自己的事啊。下周你报的那个比赛就要开考了,你不是还啥都没准备吗?”
这话一出,宿舍里安静了两秒。
要知道,许星辞是个大一新生,上周竟然直接报了通常要大二才敢参加的比赛。
那消息一出,不仅在班里炸开了锅,就连班主任都特意找他谈话,劝他别太冒进。
可许星辞却淡定得很,似乎压根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他抬眸看了眼顾夏初,唇角勾了勾:“你说那个比赛啊,很简单的,不需要怎么准备。”
语气云淡风轻,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心里有底,毕竟,他哥哥可是学校的教授,他还没上大学的时候,就耳濡目染学了不少相关的知识。
对比赛流程、题型,他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唯一欠缺的,只是一个参赛的资格。
如今终于能站到赛场上,他自然自信满满。
顾夏初却没他这么乐观,瞬间瞪大眼睛,差点把手里的书拍到桌子上。
“不是吧?那比赛听说去年好多大二学长都没过,只又一队堪堪拿了个三等奖,你说简单?”
沈凡新也点了点头,神情认真起来。
“是啊,星辞,你可别小瞧了这个比赛。我听老师说,这比赛出的题很邪乎,难得一批。”
许星辞却只是笑了笑,摇摇头,眉眼间带着点少年独有的自信。
“再邪乎,能有我哥的想法邪吗?他出过的题,比这些可刁钻多了。”
宿舍里安静了一瞬。
陈铁柱和顾夏初面面相觑。
那神态,就像是面对一个自带外挂的同龄人无能为力,却又暗暗羡慕。
许星辞的编程,是他哥哥亲手教的。
那位在校内小有名气的教授哥哥,奇思妙想无数,出过的题目一半是天马行空,一半是脑洞大开的变态难度。
许星辞一路啃下来,已经练就了不小的底子。
如今听到别人说出题邪乎,他甚至觉得有点好笑。
“得,有个教授哥就是不一样啊。”
顾夏初抱着胳膊,靠在桌沿上,语气酸溜溜的,“我们这种凡人只能日夜刷题保命,你这直接自带通关秘籍。”
许星辞被调侃,耳尖有点泛红,笑容却还是忍不住浮了上来。
“其实也还好啦,就是比你们提前几年学了点东西。以后你们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别凡尔赛了幺儿!”
陈铁柱一声惨叫,双手抱着脑袋,整个人趴在桌子上,“就算给我十年,我也赶不上你!我现在光是写个作业都快死了。”
说着,他忽然眼睛一亮,凑过来哀嚎:“对了,Python作业你写了吗?快救救爹!我一点不会啊!”
许星辞听见这声“爹”,差点笑喷。
他转头一看,陈铁柱桌子上摊着的Python课本皱得不成样子,电脑屏幕上红色的报错信息一大堆,活像一片“血海警告”。
“等等,你说的作业就是做时区计算?”
许星辞皱了皱眉,满脸的难以置信,“就这个小作业,你不会?”
陈铁柱委屈巴巴地点头,眼神里全是对编程的无力感。
“报错啊!我照着教程一步步打的,结果还是报错。搞了一晚上,我怀疑人生了。唉……我为当初报这个专业的鲁莽深感抱歉。”
“……”
许星辞实在忍不住,轻轻笑出了声。
他走过去,凑在陈铁柱电脑前扫了两眼。才不过三秒,嘴角就忍不住上扬。
这些错误……说实话,简直是新手必犯。
缩进乱七八糟、if语句少冒号、函数大小写搞混、变量名还取成“int”和“1”,一看就知道上课的时候没认真听。
“铁柱,你这简直是拿错误大全来交作业。”
许星辞无奈,指尖已经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边改边解释。
“你看这里,for循环里面缩进多了一格,系统就识别不了了。”
“还有这个函数,你大小写写错了,Python又不帮你自动改。”
“再看这变量名,数字不能开头,关键字也不能乱用。你取成int,还指望系统能替你认?你这是为难它。”
一边说,他一边在键盘上敲敲打打,指尖的速度快得让人眼花。
错乱的代码在他手下迅速被排版整齐,逻辑一环扣一环。
最后,他按下运行键。
屏幕上立刻跳出一行行整齐的时区转换结果:从北京的清晨到纽约的深夜,时间衔接丝丝入扣,连输出格式也规整地呈现为“YYYY-MM-DD HH:MM”。
陈铁柱凑到屏幕前,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
“卧槽!星辞你这手速简直神仙!我昨天熬到两点,对着教程抄,结果还是报错一大堆。你这三分钟就搞定了,我是学了个寂寞啊!”
他激动得拍了一把许星辞的肩膀,声音震得整个宿舍都在跟着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