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不要对殿下冷冰冰
作品:《揣崽改嫁后,太子前夫又争又抢》 祝晚岚不等晏辰临开口,朝秦信福了福身,主动自我介绍道:“回将军,民妇乃裴轩之妻,祝氏。”
目光落在裴知初身上:“这是吾儿,裴知初。”
既然裴轩是太子晏辰临都认识的副将,面前的将军一定也认识。
秦信眸光骤亮,恍然大悟。
殿下离开时便说要去趟锦城,没想到是去接裴轩的妻儿了。
见祝晚岚一身缟素,他目光难掩沉痛,激动迈步上前:“原来是弟妹,我常听裴轩提起你!”
他蹲身去看裴知初,感慨万千地伸手揉他的脑袋:“好孩子,你爹爹……”
“秦将军。”晏辰临出声打断。
秦信的话冲撞得他心口发胀,压不下去的发涩。
他不再给其和祝晚岚母子寒暄的机会,切入正事地问道:“军情如何?”
秦信闻言起身,侧身恭请:“殿下请回帐中议事。”
祝晚岚很懂分寸地牵着裴知初停在原地。
晏辰临这般急切,当是要商议如何应对滇南王,如此机密之事,自不是她母子可以旁听的。
昨夜是她自以为是坏了他的大计,日后她绝不轻举妄动。
可已将照顾晏辰临为己任的裴知初却有些着急,拨了拨自己被秦信揉乱的头发,争取道:“大将军,我和阿娘能一起去吗?”
祝晚岚不赞同地蹙眉:“小满,不可干扰殿下议事。”
裴知初撇了撇嘴:“可这样大将军……殿下,没人照顾……连药都没有喝,伤怎么会好呀?”
他也不知道为何到了这,大家都唤大将军“殿下”。
连阿娘也改口了,他便也跟着改口。
他记得阿娘从前照顾祖母的时候,每隔几个时辰便要给祖母送药。
殿下一上午都在马车里,没吃药也没上药。
秦信一听脸色骤变,忙打量晏辰临询问出声:“殿下昨夜受伤了?”
晏辰临神色没有起伏:“小伤,不碍事。”
“那也得请军医来瞧瞧才是。”
秦信语罢立即派人去请军医。
祝晚岚顺着秦信的话劝阻裴知初:“殿下有军医照顾,小满不用担心。”
晏辰临冲裴知初点头,默认了祝晚岚的话:“你先和你娘回我营帐中等我。”
祝晚岚抬眸,出声唤道:“殿下。”
晏辰临侧目她:“何事?”
这是今日她第一回对他开口。
更是两人今日第一回目光交汇。
祝晚岚微微俯身:“坐了一上午的马车,民妇想带小满在附近走走,活动活动筋骨,还请殿下准允。”
去他营帐等他,太不合适。
晏辰临目光沉黯,一时没有出声。
倒是秦信闻言抬手往右侧方一指,热情介绍道:“那处风景不错,弟妹可以带小满去那走走,待我同殿下议完事,再好好陪弟妹……呃……”
晏辰临一个眼神扫过去,秦信冷不丁地打了个寒颤,脑袋有一瞬空白,到嘴边的话全忘了。
啊?
他说错什么话了?
一旁的止水无奈地叹了口气。
得。
又一个没眼力见的。
晏辰临面无表情,冲祝晚岚点了点头。
随即不再停留,大步离开。
祝晚岚牵着裴知初,往秦信所指的方向走。
倒不是因为所谓的风景好,而是因为那处僻静,没有驻扎的营帐,也没有来来往往的士卒兵卫。
玉珑跟过去,直到远离了人群,才低声道:“小姐,我们之后是不是就和大军一起入京了?”
祝晚岚缓步走着,颔首道:“应当是。”
玉珑长舒了口气,欣喜感慨:“那太好了,和大军同行,再不用担心似昨夜那般,遇着歹人了。”
她说着想起什么似的,环顾了下四周,嘀咕道:“小姐,你早晨在屋子里可能是没见着,那浮川整个背皮开肉绽,瘆人得很,上午赶路,他还骑马,我瞅着他背上的伤应当是全裂开了,整个后背的衣衫全是血呢。”
“昨夜的歹人刺客未免太狠毒了,小姐安然无恙真是万幸。”
不敢想这伤若是落在她家小姐身上……
“你错啦。”裴知初纠正玉珑,“浮川不是被坏人伤的,是挨罚了。”
“挨罚?”
“嗯!”裴知初眉眼上扬,透着微妙的得意与炫耀的口吻:“是大……是殿下罚他的,他凶阿娘,被殿下知道了,殿下还说,再有下回,让我告诉他。”
他盯着玉珑,求认可地问:“玉珑,殿下对阿娘,真的很好,对不对?”
他总觉得阿娘对殿下冷冰冰的。
是因为害怕殿下吗?
可他觉得殿下很好,他一个人说,阿娘不信。
玉珑也这么觉得的话,阿娘应该就会相信了。
祝晚岚食指抵唇,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他们止声看向来处。
有士卒来了。
私下妄议太子,怕是大罪。
一士卒快步跑来,手中捧着一个食盒,恭敬地献上:“夫人,殿下命小人送来膳食,请您与小公子享用。”
祝晚岚淡声:“多谢殿下恩典。”
她表了态,玉珑才敢上前接过食盒。
等到士卒走远了,裴知初扯了扯祝晚岚的衣袖,眼眸灿若星辰:“阿娘,殿下对我们真的很好,你不要怕殿下,也不要对殿下冷冰冰的。”
祝晚岚沉脸:“我昨日才好声同你说过,殿下待我们好,是你爹爹用命换来的功勋,你不可生出旁的妄想,你忘记了?”
裴知初仰着小脸,认真道:“我没有忘记,我记得殿下是因为爹爹才对我们好。”
“我也记得从前家里的张嬷嬷,常常给我做甜糕,你每回见着她都笑盈盈的,天冷时还会送她厚鞋,你说张嬷嬷真心待我们好,我们也要对张嬷嬷好。”
“不管殿下是什么原因对我们好,那殿下对我们的好是真的呀,就像张嬷嬷的甜糕。”
“阿娘……”他顿了顿,真诚又困惑:“殿下赶走坏人,保护我们,不让我们饿肚子,他明明比张嬷嬷对我们更好,为何阿娘对殿下,还不如对张嬷嬷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