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作品:《开局亡国:我在岭南当基建狂魔

    温博不是傻子,他瞬间就明白了李子渊的意思,这是要他,成为李子渊在这座县城的“代理人”。


    他心中挣扎了片刻,从大胤朝的官吏伦理上来说,这是背叛!


    但……大胤已经亡了,皇帝都死了,他还能去忠于谁?忠于那个弃城而逃的县太爷吗?


    再者,他亲眼见识过李子渊军队那毁天灭地般的战斗力,也看到了他麾下士兵那高昂的士气和严明的纪律。


    他毫不怀疑,以李子渊的实力和野心,掌控这座县城是迟早的事。


    是选择螳臂当车,落得一个“忠臣”的虚名,然后被无情碾碎?


    还是顺应时势,与这位潜龙合作,去实现自己心中那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政治抱负?


    答案,不言而喻。


    温博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对着李子渊,第三次,也是最郑重的一次,行了一个大礼。但这一次,他行的不是官场之礼,而是下属对主君的参拜之礼!


    “温博……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此城,此身,皆由大人驱策!”


    李子渊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亲手扶起温博,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有温兄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他顺势改了称呼,以示亲近。


    “从今日起,你我兄弟相称,这岭南县城,就全权托付给兄长了!”


    “不敢!不敢!”


    温博受宠若惊,心中最后的一丝芥蒂也烟消云散。


    至此,岭南县城,这座岭南道最重要的城池,兵不血刃地就被李子渊纳入了实际掌控之中!


    ……


    接下来的几天,李子渊并没有急着离开。


    他以“协助温县丞稳定秩序”的名义,让林红袖的娘子军,名正言顺地接管了县城的防务。


    玄甲军往城门楼子上一站,那五十尊钢铁煞神,就是最有效的威慑,别说宵小之徒,就连普通百姓路过,都得绕着走,城中治安瞬间好到了历史巅峰。


    在掌控了绝对的武力之后,李子渊开始了他一系列的骚操作,再一次让温博和县城的所有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神仙手段。


    第一件事,就是处理战后防疫。


    数千人战死在城外,尸横遍野,加上天气湿热,若不及时处理,一场巨大的瘟疫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按照常规做法,就是挖个大坑,草草掩埋。


    但李子渊却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要求——撒生石灰!


    他让温博发布公告,高价收购城中乃至周边所有的石灰石,然后,在城外建起了一排简易的石灰窑,日夜不停地煅烧。


    当大量的生石灰被制造出来,撒在那些尸体上时,奇妙的化学反应发生了,生石灰遇水发热,不仅能快速促进尸体的腐化,更能杀死绝大部分的病菌和虫卵,那种刺鼻的气味,也有效地驱散了蚊蝇。


    温博看着那原本尸气冲天,苍蝇乱飞的城外,在撒上那些白色粉末后,竟然在短短几天内就恢复了清净,他对李子渊的敬佩,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终于明白,这位年轻的李大人,不仅仅是会打仗,他脑子里装的东西,根本就不是凡人能够想象的!


    第二件事,是难民的安置和甄别。


    弥勒教溃败后,那些被裹挟的数千名百姓,大部分都留在了城外,成了嗷嗷待哺的难民。


    温博的意思是,开仓放粮,先救活他们再说。


    李子渊却否决了,他知道,这些人里,鱼龙混杂,肯定有大量的弥勒教死忠分子混在其中,如果一股脑地全收进来,无异于在城里埋下无数颗定时炸弹。


    他再次展现出了他那套成熟的、在河谷营地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他设立了难民甄别营,所有想进城活命的人,都必须先在营中接受观察和审查。


    审查的方式简单粗暴,却又极其有效。


    首先,是坦白大会,让难民们互相揭发,谁是主动加入弥勒教的,谁手上沾过血,谁是狂热的信徒。只要揭发属实,立刻就能获得进城的资格和一份额外的粮食奖励。


    这一招,瞬间就瓦解了难民内部的信任,那些混在其中的妖人,很快就被他们曾经的同伴为了活命而出卖得干干净净。


    其次,是劳动改造,李子渊绝不养一个闲人,所有在甄别营的难民,都必须参与到战后重建的工作中来,修补城墙,清理街道,掩埋尸体……只有通过劳动,证明自己不是好吃懒做的废物,才有资格成为新民。


    最后,是对那些被甄别出来的妖人的处理。


    李子渊没有将他们简单地杀掉,那样太浪费了,他将这些人,全部押送回了铁峰寨的矿场,让他们用余生,为他那伟大的钢铁事业,贡献出最后一份光和热。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温博看得是目瞪口呆。


    他发现,李子渊处理这些复杂棘手的民政问题,思路之清晰,手段之老辣,简直比他这个浸淫官场多年的老油条还要厉害!


    特别是那种不拘一格,直指核心的实用主义作风,更是让他大开眼界,自愧不如。


    “李……不,渊弟。”


    温博私下里找到李子渊,由衷地感叹道。


    “为兄今日方知,何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与你相比,为兄读的那些圣贤书,简直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李子渊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温兄过谦了,你读的圣贤书,是用来教化万民,建立长治久安的秩序的,而我这些,不过是乱世求生的野路子罢了,我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一内一外,正好相得益彰。”


    这番话,说得温博心中熨帖无比,对李子渊更是死心塌地。


    然而,李子渊带给他的震撼,还远远没有结束。


    在解决了防疫和难民两大难题后,李子渊将目光,投向了县城的经济恢复上。


    他做的第三件事,让整个县城的商贾和百姓,都彻底疯狂了!


    他宣布,将由他的“河谷商队”,向岭南县城,独家出售三样“神物”。


    第一样,是“雪盐”。


    当第一批足足三千斤,比雪还要白,比霜还要细,不带一丝苦涩味的精盐,出现在县城最大的粮行时,所有人都疯了!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纯净的盐,以往那些官盐,又苦又涩,还夹杂着大量的杂质,与之相比,这简直就是天上的琼浆玉液!


    不过价格?是官盐的三倍!


    但即便如此,商贾们依旧挥舞着银票,挤破了头地想要抢购!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把这“雪盐”贩运到其他州府,价格至少还能再翻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