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不负所望 太和殿,大朝会。 今……

作品:《我是雍正嫡次子

    太和殿, 大朝会。


    今日人来的特别齐,就连没有上朝资格的福慧都来了。


    “六哥”福慧黏在弘书身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 “我一直是你最喜欢的弟弟, 对吧”


    弘书无语, 提醒道“我就你一个弟弟。”


    福慧才不管,嘿嘿笑道“身为你最喜欢的弟弟, 以后我是不是能像十叔那样,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弘书斜他“那你得先像十叔一样能干。”


    “放心,我可能干了”福慧拍着胸脯就要自卖自夸一番。


    弘书眼神一撇“纠仪官来了。”


    福慧立刻兔子一样蹦回自己位置, 眼观鼻鼻观心, 敛衽正容。


    旁观的弘时失笑摇头, 小七真是被小六克的死死的,他微微偏头, 低声道“小六,恭喜。”


    恭喜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几日所有人都在等待那道圣旨,却苦等不来, 就在大家以为出了什么意外的时候,开大朝会的通知来了,所有人立刻了然,皇上这是要在大朝会上宣布, 给六阿哥最高的重视。


    弘书看了一眼什么都不知道的哥“别急。”现在恭喜, 等会儿拉你出来唱戏,可别在心里骂我。


    “啪”“啪”“啪”


    道净鞭响起,所有人立刻束手而立。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胤禛端坐于上, 看着下方黑压压的人头,再重点瞧了瞧几个儿子的方向,心中暗自咕哝一句希望一会儿能多几个聪明人。


    苏培盛按惯例唱喏“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奏。”允祥出列,“启禀皇上,储君乃国之根本”


    长篇大论地说了一通立太子的重要性,最后总结,皇上请您早立太子。


    “爱卿所言有理,国之储君,乃”这是早就安排好的流程,胤禛也巴拉巴拉地说了一通立太子的好处,最后总结,朕接受尔等的谏言,决定立太子。


    “故令尔等参会详议,共推才德兼备之人为太子,如今业已有了结果。”


    胤禛终于点名“弘书。”


    即便早知有这一遭,弘书也深吸了一口气,出列跪下“儿臣在。”


    胤禛语调平常,直入主题“百官皆推举你为太子,朕无意自食其言,只是也要代众卿与天下百姓问你一句,你可能保证日后担起东宫大任、守我大清江山”


    要这种保证默默当背景板的大臣们心中忍不住腹诽,皇上什么时候也喜欢听这种花言巧语了,不是一向只看怎么做,讨厌他们这些大臣天花乱坠的说吗


    来了,弘书心中叹气,照他的本心,他一直就是坦坦荡荡地想要那个位置的,不过,阿玛此举却也是为了他好,一片慈父心不能辜负。


    于是郑重稽首道“皇阿玛,儿臣无论何时、无论是何身份,都会守护脚下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只是东宫大任儿臣自问实在担任不起,儿臣年小力微、德薄能鲜,大人们的厚爱儿臣心领,却实在有愧,还请皇阿玛令百官重新推举德才兼备之人。”


    张廷玉瞄了一眼弘书,这位年纪不大,倒是稳得住,这种时候还能稳稳当当的谦辞,一点儿不怕错失储君之位,看来心里是已经把这位置当做囊中之物了。


    什么,你说他是真的不想当太子张廷玉送你两颗白眼,你傻别以为我张大人也傻。


    “重新推举你是让朕食言而肥”胤禛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那你倒是说说,谁能担得起这个储君之位”


    弘书面不改色“儿臣于国事无研究,不敢妄言储君人选。不过哥仁厚稳重、五哥谨慎俭省、小七聪明伶俐,无论他们哪一个,都比儿臣优秀的多,相信诸位大人们都能看出来。”


    弘时我稳重不,我亏心。


    弘昼俭省之前说我抠门的不是你


    福慧六哥夸我聪明伶俐嘿嘿嘿但是我没有比六哥你优秀啊


    人不是,你自谦归自谦,干嘛把我们拉出来做挡箭牌这话你说的不亏心,我们听得亏心啊而且立太子这种事,我们一点儿都不想拥有姓名


    胤禛扫了一眼呆立的个儿子,无情地加了一把火“嗯,确实也有臣工推举弘时他们个。”


    什么


    这下不止弘时人瞳孔地震,满朝大臣也升起强烈的好奇心,十分想知道到底是哪几个愣头青在这种情况下还敢推举其他人。


    “皇阿玛”弘时跪的麻溜极了,毕竟他曾经有过十分丰富的经验,“儿臣绝对没有觊觎过太子之位儿臣不知道是哪些大人推举了儿臣,但儿臣想说,能推举儿臣的这些大人,绝对没安好心儿臣曾经犯过大错不说,如今一把年纪,连家小都不能养活,怎么可能能担起储君之责,推举儿臣的人,不是蠢就是毒,这样的人,再留他们在朝中就是祸害啊皇阿玛”


    这还是我那位懦弱无能的哥吗弘昼惊悚地看着弘时,没想到他为了表明态度竟然能这么狠,直接卖支持他的人。


    支持弘时可不觉得推举他的人是真的支持他,他觉得这人就是来害他的他什么情况自己还不知道吗早在皇阿玛要把他出继给八叔的那一刻,他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现在还能保有一个皇子的身份已经是泼天之幸,他才不会和弘历一样,没脑子地去奢求那注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皇阿玛”弘昼也不傻,学着他哥扑通一声跪下,“儿臣十分有自知之明,六弟说儿臣谨慎俭省,实在是在给儿臣脸上贴金,儿臣其实就是胆小抠门,还懒散,儿臣根本没有什么大志向,其实就是那修书的差事,若不是您吩咐,儿臣也不想干,儿臣就想在府里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富贵闲人。”


    “所以太子什么的,儿臣真的是没想过也没有那个能力,请您明鉴。”


    福慧看看哥,再看看四哥,略有迟疑的跪下“皇阿玛,儿臣、儿臣”两个哥哥把自己贬的那么低,让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不贬低自己吧他怕皇阿玛和六哥以为他真有心太子之位,可让他像哥五哥那样贬低自己吧,他又实在说不出口,索性两眼一闭,说起大实话,“六哥难得夸儿臣聪明,儿臣高兴,也不想反驳六哥的话,说儿臣一点儿都不聪明,儿臣以后还想像十叔一样给六哥当左膀右臂呢。至于有人推举儿臣,我聪明比不过六哥、出身比不上六哥、能力比不上六哥,年纪这辈子都比不过六哥,无论是立嫡立长立贤,哪一点我都沾不上,所以儿臣和哥想法一样,这些人肯定是想离间我和六哥的感情,没安好心”


    胤禛嘴角抽搐,虽然是他想看到的场面,但你们一个个学是白上了吗会不会说话知不知道你们现在这样让朕很丢脸朕也从来都没亏待过你们,你们到底是为什么会长成这幅样子


    弘书埋着头,不敢去想他阿玛现在的脸色,心里不住地给个兄弟道歉,对不住啊,但是要辞让,我要找理由,你们肯定是绕不开的,回头一定给你们赔罪


    群臣也埋着头,死死憋着不让自己笑出来,皇上别的不说,这孩子养的真是各有特色。


    殿内一时没人说话,气氛慢慢有些尴尬起来。


    弘昼的大脑从刚才的紧张中渐渐缓和过来,他不笨,想了想就明白弘书刚才的应对并不是要害他们个,而自己人的表现没脸见人了


    转转眼珠子,弘昼忽然起身,对着弘书抱手一拜“六弟,多谢你对我的肯定与夸赞,不过,这太子之位,五哥我是真承担不起,而兄弟之中,我只服你,这个太子,只有你能居之,还请勿再推辞,替我等兄弟,承担起这国之重任。”


    福慧不愧弘书夸他伶俐,立刻也站起身,学着弘昼一拜“六哥,请担起这国之重任。”


    弘时还在想到底是谁要害他,所以慢了半拍才醒悟,连忙附和“六弟,请担起这国之重任。”


    面对兄弟们的齐齐请求,弘书飞快闪开,连连拒绝,语气十分真诚“不不不,哥、五哥、七弟,我并不是推辞,我是真心觉得自己担不起这国之重任,你等也莫要妄自菲薄,这太子之位,该有才有德者居之,我无才无德,若窃据太子之位,百年之后恐怕愧对列祖列宗。”


    “你怎么会无才无德”


    几兄弟竟然当真在大朝会互相推让起来


    群臣都看傻眼了,不是,你们来真的啊咋地,这太子之位现在成烫手山芋了六阿哥你真不想当这太子


    允祥看看侄子们的闹剧,再用余光溜一溜坐在上方一言不发的他的好四哥,心中叹息一声,皇上,您便是要让小六更加名正言顺,也该与我暗示一番,我好提前安排人啊。


    现在这情况,他虽猜到了,却又不好出面,也不知道其他人中间什么时候能出个聪明人。


    允祥的目光在场中逡巡,希望赶紧有个聪明人出来起头,他才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跟上,把戏推下去。


    在允祥的期盼中,终于有一位聪明人跳了出来。


    “六阿哥,请您莫要再推辞了。”礼部侍郎板正地道,“莫说您并不是您说的那样无才无德,便是您真的无才无德,只凭您是皇后所出的嫡子,这个太子之位就非您莫属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我儒家延续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您在上书房该是学了的。”


    好吧,不是聪明人,是不会说话的直臣。本来第一个出列解围,怎么也能被记点隐形功劳,但你看看这话说的,将不是非嫡非长的皇上放在何处允祥无奈地瞄了一眼他四哥,希望他四哥看在这位好歹是帮忙唱戏了的份上,别在心里记人家一笔。


    还是赶紧出面唱戏吧。


    “唐大人所言有理。”允祥道,“六阿哥,你的才德如何,不必你多说,我等自有判断,无论立嫡立贤,这储君之位都非你莫属。”


    他拱手一礼“还请六阿哥莫要再自谦,能者居之,担起这国之重任。”


    张廷玉等朝堂老狐狸纷纷跟上“请六阿哥能者居之,担起国之重任。”


    懵懵懂懂随大流的群臣“请六阿哥能者居之,担起国之重任。”


    弘书没有再躲,他环视一圈,缓缓跪下“皇阿玛,儿臣”


    胤禛站起身,两手一背“无需多说,你只需告诉朕。”


    “你,能将这天下担好吗。”


    弘书抬起头,与阿玛对视,一字一句道。


    “儿臣,定,不负所望。”,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