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君贤臣明,克日发兵各郡!

作品:《三国:截杀董卓,我进京挟持天子

    高顺去各郡县传统命令,进展并不顺利。


    但苏擎对此情况并不感到意外,甚至早就猜到了。


    倒不是他心大,而是都十多天过去了,全州的【臣服度】才刚刚达到50。


    光是通过这个数值,苏擎就能猜到个大概。


    很显然,一定是有郡县不服自己这个新任的州牧。


    但这事也不能怪高顺办事不利,毕竟司州京畿之地,眼比天高的家伙多了。


    更何况是各郡县的那些长官,哪一个不是世家大族。


    而苏擎自然不可能惯着他们。


    现在洛阳刚刚开始大治,事实证明自己的政令非常管用,完全可以复制到其他郡县。


    所以司州必须统一。


    无论用什么方法!


    想到这,苏擎对贾诩下令道:“明早让大家放下手头的事,来府中军议。”


    听闻此话,贾诩心念一闪,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自家主公要做什么。


    显然,这是要动刀兵了。


    翌日一早。


    几个文武齐聚一堂。


    苏擎出现后,直接开门见山。


    “高顺,说说各郡县的情况。”


    听闻此言,高顺向苏擎行了一礼后,对各位同僚说道。


    “这次我奉主公之命,去司州所辖各郡县传递服从命令。”


    “那些郡守见到我军后,一开始都是客客气气,见过了任命书后,还答应上京拜见主公。”


    “可之后他们便百般推脱,说公事在身无法上京,我军沿途退回时,他们竟然还将城门关闭。”


    “我原本还想发动攻城,震慑郡县,可这次所领皆是骑兵,攻城不便,只能是绕路返回。”


    “目前只有扶风郡完全臣服,郡守跟着末将回来了。”


    说罢,高顺一脸的愧疚,面对苏擎下跪抱拳道:“末将没有完成主公的命令,还请主公治罪!”


    听完了详情后,在场的众文武也是一阵沉默。


    主要是没想到,近二十日下来,竟然只有一郡表示臣服。


    这样的结果,多少有点出乎大家意料。


    高顺这一趟,确实是力有不逮,未成君命。


    大家已经开始担心,主公会不会治罪高顺。


    然而,看着高顺风尘仆仆的样子,苏擎非但没有怪罪,反而面色无虞的说道。


    “你何罪之有啊?在本官看来,你反而有功才是。”


    说着,苏擎上前单手一把将高顺扶起,面色轻松的笑道。


    “你所领皆是并州狼骑,乃是我军中坚,轻易不可减员,骑兵本就不便攻城,你做的没错。”


    “为将者就应像这般知晓地利军略,不图无妄的战功。”


    “若是你强行攻城,害得全军枉死,那才是大罪一件!”


    “此行无妨,我本来也只是想知道他们的态度而已,你已经完成了军令!”


    “二十日下来,风餐露宿,辛苦你了。”


    苏擎并没有借此事收买人心的想法,说的都是实话。


    之前派高顺出去,他本来也没有动刀兵的打算。


    试探各郡守的态度,才是首要的目的。


    而高顺领兵有方,身为军将非但没有贪图战功,胡乱发动战事,还将军队全须全影的带回来。


    有如此良将,苏擎怎能不喜,怎能不爱护。


    见到自家主公如此英明睿智,高顺心中十分感动,脸上带着歉意和委屈,又是跪地一拜。


    “末将愿为主公赴汤蹈火,此生不变!”


    看到这样的君贤臣明的场景,一旁的几个文武也是颇为感动。


    贾诩深感佩服,起身说道:“主公通贤明达,此般胸襟今世难见!”


    法正拱手向苏擎行礼,脸上露出庆幸的表情。


    “各地诸侯皆是唯利是图,刻薄寡恩,唯主公英明贤智!”


    “我法孝直能跟随如此主公,实乃人生之大幸!”


    其他几员武将,也是心中澎湃,纷纷跪下对苏擎行礼,齐声道。


    “主公爱惜部下,英明智断,我等三生有幸!”


    说吧,众文武纷纷上前跪拜,面色认真的表态道。


    “请主公下令,我等愿为主公降服诸郡!!”


    见众人团结一心,苏擎也很庆幸于自己的眼光。


    但他也一直很清楚,这乱世当道人心不古,如果自己不以诚待人,自然大事难成。


    而且众人显然也意识到必须降服各郡县的必要,否则不会主动请缨。


    如此君臣共戮,心思一体,何愁大事不成!


    想到这,苏擎自然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随即,他对众人命令道。


    “各郡无视本州牧命令,自当兴兵惩处!”


    “贾诩与张辽领两千人留守京城!”


    “其余人等,随本州牧校场点兵!”


    “克日发兵各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