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多算多胜,盟军无路分兵!

作品:《三国:截杀董卓,我进京挟持天子

    郭嘉的反应明显要比其他人快一些。


    当听到苏擎说敌我兵力其实差不多,优势在我时,


    他很快就悟出了主公话中的深意!


    但是在场的其他人,却还没有没有想明白。


    而且他们发现,这次有所不同的是,


    郭嘉说完话后,主公并没有像之前那样指出不足,脸上反而是一副默认的笑意。


    再看到郭嘉那副兴奋的神情,戏志才没好气的说道。


    “哎呀奉孝,如此大事,你就别卖关子,快快说清楚吧!”


    见主公微微点头,郭嘉这才对大家笑道。


    “都是我等愚钝了,其实主公早就有了致胜之法!”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明了,郭嘉随后就在苏擎的安排下,命两个士卒抬上来一副地图,展于地板之上。


    地图到位,但自家主公所想的细节,郭嘉也还有几处不解,自然就不敢乱说。


    于是对苏擎拱手道:“主公,请!”


    苏擎喝了杯茶后,缓缓起身,走到地图前,其他文武也纷纷跟了上去。


    俯视着地图上面的司州疆界,苏擎开口道。


    “诸位,但凡战事,兵力之事自然不可忽视,但我方的地利优势,却是他们难以逾越的沟壑。”


    “盟军虽然兵力众多来势汹汹,按常理,分兵从各路围攻必定是他们首选的策略。”


    兵法有云,两倍于敌人时,就可以大胆分兵采取进攻。


    盟军这次的兵力接近三倍,分兵围攻司州是必然的选择。


    关于这点,众文武都可以理解。


    有了这个“盟军分兵围攻”这个先决命题后,苏擎继续说道。


    “多算则胜,少算少胜。既如此,我们就先找找盟军可能的进兵路线。”


    “首先,他们从起兵的时间选择上,就犯了不小的错误。”


    “以致于,他们先自我斩断了一条上好的进兵路线。”


    听到这话,大家就有些不解了。


    因为他们还真没有关注过盟军起兵时间的这个问题。


    而且主公话中意思还说,正是因为盟军起兵时间不对,才导致他们失去一条上好的进兵路线。


    一时间,他们没想明白自家主公所指的哪一条路线。


    苏擎也知道大家一定忽略了“时间”这个重要的问题。


    于是,他拿起配剑,用剑鞘尖先点在临近洛阳的黄河长道上,继续说道。


    “很快就要进入深冬,黄河也会随之变得更加凶猛和难测。”


    “所以,先排除盟军走河道攻击我方的可能,这条路线他们算是废了。”


    听到这话,众人瞬间恍然大悟。


    法正眼中一亮:“在下懂了!洛水河道本就宽阔,是可以利用大量水军进兵的,这确实是一条不错的进兵线!可惜盟军不能用!”


    荀彧一副茅塞顿开的样子,笑道:“主公所言不错!换在其他柔和的季节,黄河是可以利用的,不过可惜,一到冬季黄河便阴晴难测。”


    “别说军队了,善于水性的动物,怕是都难以通行!”


    戏志才也是连连点头:“主公看待问题真是角度刁钻!如此看来,盟军冬季起兵,当真是有欠考虑!”


    “正是!”徐晃目光炯炯:“这次作战,我方军队本就有限,能提前放弃一些不必守备的位置,才能集合优势御敌!”


    排除了水路的可能性后,苏擎的剑鞘又指到了并州一带。


    “黄河失效之下,他们想要利用并州南部的路线,也同样不可能。”


    “那边山脉连连,崎岖难行,行军耗时十分巨大。”


    “盟军若是从兖州分兵至并州南下攻击话,估计仗打完了,他们才能摸到我们家门口,此路排除!”


    见自家如此料敌于先,思路清晰,众文武心中震撼的同时,不敢出言打断,纷纷继续听主公述说。


    接着,苏擎指向长安一带。


    “盟军想要攻击我地盘的尾部同样不可能,问题出在他们会盟的地点上。”


    “想从会盟点兖州去长安,简直就是绕了一个大弯,哪怕州最近的路,也要借道荆州。”


    “这么多的军队,荆州牧刘表这种自守之贼,绝不可能答应。”


    “想要走从燕代之地绕道草原,再过西凉朔方郡,下至长安,那恐怕两年后我们才能见到盟军了。”


    “所以此路,排除!”


    听到这里,众文武是心中澎湃,都用佩服的眼光看向自家主公。


    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能够如此了解敌人,甚至帮对方将所有的进兵路线排除的,简直神乎其神!


    同时,当苏擎排除外这几条进兵司州路线后,剩下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随后,苏擎目光炯炯的说道。


    “排除所有,盟军唯一的进兵方向,只有汜水关这一面。”


    接着苏擎拔出配剑,一剑就钉在了司州和兖州中间的汜水关位置。


    “这里,便是决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