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贤婿你可别生气
作品:《锦绣满屋》 簪子?
提亲还得带簪子?
这有什么讲究吗?
林绣朝记得赵世安提亲的时候也没带簪子呀。
“娘。”
林听雪开口了,有些抱怨的口吻说:“什么簪子不簪子的,别问人家要东西。”
然后又转脸对赵玉堂笑道:“文卿哥哥,你别介意,我娘就这样,你别搭理她。”
赵玉堂连忙摆手,“不碍事的雪儿。”
然后他又一脸茫然地问郭氏,“这有什么讲究吗?”
“我也没听说提亲需要带簪子的。”
林亦儒笑了笑,“侯爷别太当真,你岳母就这样,大惊小怪的。”
“什么簪子不簪子的,那都是小事儿。”
“这两口子日子过的和和美美的不是比什么都好?何必非得要什么形式?”
见林亦儒意在责备自己,郭氏立马反驳,“这怎么能说是大惊小怪呢。”
“谁家提亲不备上簪子,这可是信物,马虎不得。”
林亦儒听罢连忙看向赵玉堂。
但见他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刚刚的从容,一看便知是不高兴了。
林听雪也看出来了,急忙道:“娘你别说了。”
“啪”地一声,林亦儒猛拍桌子。
“你闭嘴吧你!”
“妇人家懂什么!头发长见识短的!”
赵玉堂沉着脸,眸中全是不悦,“岳母大人要是有什么不满直接说。”
“免得回头说我侯府不懂礼数。”
听赵玉堂这么说,林亦儒面色发白,连忙摆手,“哪里有什么不满,都挺满意的。”
“你岳母就是太计较细节了。”
郭氏也看出来了,自打当了侯爷,这赵玉堂就比之前多了那么几份威严。
什么岳母岳父的那都是唬人的,没有权势在人家贵人面前什么都不是。
但这是关乎女儿的终生大事,她必须要出这个头。
“原不是什么大事。”
郭氏笑得有些僵硬。
“但这也是常识,刚刚的那媒婆也不是第一次做媒,不应该不懂啊?”
赵玉堂听罢斜眼看向她,“郭夫人是在指责我吗?”
“我自小没了爹娘,府里人没有人教过我这些,我哪里知道媒婆说的是真是假?”
这岳母大人变成郭夫人,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不定这一句话能让人家毁了这门亲事。
林亦儒吓得连忙站了起来,起身上前赔笑道:“贤婿言重了,怎么还改口了呢。”
“你岳母就这样,没什么坏心,你别往心里去。”
林听雪这话也急了,站起来直跺脚,气得眼泪都掉下来了。
“娘,你看你说的这叫什么话!”
“我不要什么簪子,我又不缺。”
“你非要那干嘛,你看看你弄的!”
就连林少恒也一脸抱怨地看向郭氏,小声念叨着,“非作怪,不作不死,小门小户地侨情,这下满意了吧。”
郭氏此刻犹如被架在火上烤一般,她心里已经后悔一万次了。
她起身上前苦着脸说道:“我没有怪罪您的意思贤婿,我的意思是……”
郭氏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说什么好了,她的喉咙往下咽了咽,继续说:“就是这个簪子吧,是属于定亲时候给妻子的信物,这可是必须要的,代表着夫妻同心。”
说完又后悔,生怕再惹赵玉堂不高兴,又立马改口道:“不过没带也没关系,我们家不在乎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的。”
“贤婿你可别生气,我这人不会说话,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她的脸色极为难看,说完已经变得煞白。
原来如此。
簪子居然是定亲信物。
还有这么多讲究!
这让林绣朝一下子想起赵玉堂送给自己的簪子。
那上面的并蒂莲不也是代表着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的意思吗?
难道?
林绣朝下意识看向赵玉堂。
但听赵玉堂开口了,他顿悟道:“原来是这样。”
“这我都没听说过啊,怎么还有这个讲究。”
“这是我疏忽了,我下次一定补上。”
说完,他又满眼柔情地看向林听雪,“雪儿,你不会生气吧?”
林听雪见他又冲自己笑了,心内刚刚的不愉快立马烟消云散。
她连忙摇头,“不会,怎么可能呢。”
“对对对,雪儿最是大度了。”郭氏又开口了。
“那贤婿你不生气?”
她眼巴巴地望着赵玉堂,满眼的小心翼翼。
赵玉堂满脸疑惑,“岳母大人这是哪里的话?”
“我什么时候生过气?”
林亦儒和林少恒听罢这话相视一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郭氏见状也立马心领神会,“对对对,贤婿没生气,是我说错话了。”
“继续喝茶,凉了就不好喝了。”
赵玉堂点点头,低头抿了一口茶,抬头瞧见对面林绣朝那双不知所措的双眸。
林绣朝怎么也看不透他的心思。
一面与自己的姐姐浓情蜜意,一面又与自己周旋着。
这究竟是何意?
他又有什么企图?
或者说,是自己想多了?
她忽然觉得对面的赵玉堂变得陌生了。
想到这,林绣朝再次看向他,然而胸腔里却忽然顶了一下。
不好!
“嗝!”
她都没来得及捂嘴,一个嗝就蹦了出来。
“噗!”
赵玉堂刚刚喝下的茶一口气全喷了出来。
“哈哈哈哈……”
他笑得前仰后合。
林绣朝还是第一次见他笑得这么高兴。
只是,这有什么好笑的?
看人打嗝很好笑吗?
林亦儒他们也认为没那么好笑,但是为了巴结他也得跟着呵呵笑。
整个正厅,除了林绣朝全都在笑。
赵玉堂离开林府的时候已经天黑了,他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到书房写折子。
明天一早他还要上早朝,向陛下禀报最近处理过的案子。
再加上侯府正在重新修缮,让他忙得焦头烂额的。
“玉哥儿还在忙呢。”
蒋氏端着参汤走了进来。
“你这在你岳丈家里都忙活了一天了,回来也不歇着。”
蒋氏责备道。
赵玉堂正在低头写着奏折,见她来了之后便放下毛笔,然后将奏章合上。
“明日一早要交给陛下朱批的,明天一早怕是来不及。”
他伸了一个懒腰。
“最近事儿多,总是睡也睡不好。”
蒋氏瞧着很是心疼,“这府里就指着你一个人,自然劳累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