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 章

作品:《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

    “细数王守仁的生平,他的父亲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但王守仁的目标却不像天下学子那样,是通过科举扬名天下,他认为,比起科举,读书明理似乎更重要一点。”


    “心学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知行合一认为实践跟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单有知识没有实践是不够的,所以在他十八岁的时候,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他格了七天七夜的竹,什么都没得到不说,人还直接病倒了,自此以后,王守仁意识到了空有理论却不实践是远远不够的。”


    “之后王守仁被刘瑾贬官到了龙场,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著名的龙场悟道。”


    “虽然王守仁是哲学家,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军事家,在刘瑾被除以后,他重回官场,并频繁外出平乱。王守仁用兵也很有一套,在平了民乱上交完兵符以后,他还顺手把宁王叛乱也给平了。”


    “只不过比起他在官场上的成就,他本人这一生的遭遇和经历、以及他提出的思想过程,都比他在官场上的贡献要更耀眼一点。”


    “心学是一种深邃而实践的哲学智慧,是哲学思想之集大成。你们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多了解一下。”


    可惜,其他人并不是很想了解。


    【冠军侯】霍去病:帝师,你说他用兵厉害,有多厉害?


    【淮阴侯】韩信:同问。


    言羽阳:......


    你们重点搞错了吧你们!


    “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一年?”言羽阳冷不丁的提问。


    【淮阴侯】韩信:啊?


    【冠军侯】霍去病:208年。


    言羽阳再次:......


    “那官渡之战呢?”


    【冠军侯】霍去病:200年。


    【淮阴侯】韩信:不是,帝师,怎么突然搞上提问了?


    “老这么干讲也没什么意思,搞点小问答换换脑子。好久都没发过小红花了,接下来我们玩点别的。”


    “抢答赛,答对一题积一分,答错一题扣一分。得分最高的发一朵小红花。”


    【秦始皇】嬴政:除了小红花能不能再发点别的?


    “嗯?你想要什么?”


    【秦始皇】嬴政:奖励一点现代的新鲜玩意儿。


    “也可以啊。想要奖励的同学努力答题哈,难度会有一点高哦。”


    【汉武帝】刘彻:帝师,刚刚去病答的那两道题算分不?


    【唐太宗】李世民:当然不算,你没看帝师说才刚开始吗?


    刘彻:?


    【汉武帝】刘彻:凭什么不算?


    【秦始皇】嬴政:因为刚刚没开始。


    【汉武帝】刘彻:你就说去病答没答对吧。


    【宋太祖】赵匡胤:但是刚刚没开始。


    刘彻:......


    可恶啊!


    “都做好准备哈,要开始咯。”


    “请听题......”


    皇帝们都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全神贯注的等待着言羽阳的题目。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具有不同的特色,请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问题是出来的,但是半天都没人说答案。


    “咦?第一题就没人回答吗?”


    要是不扣分的话,可能还会有人试着答一下,但是答错还要倒扣分,这就导致没什么人敢轻易去尝试。


    “真没人抢啊?不行,那我得换个规则了。出题后三分钟内没人回答的话,就全都扣一分。”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秦始皇】嬴政:帝师,不能这样吧。


    “不能哪样?”


    【汉武帝】刘彻:怎么不答题也要扣分啊?


    “那要是一直没人答,那不就直接卡死在这了吗?肯定要搞一点激励制度,有赏有罚嘛。”


    “我要开始倒计时咯,59、58、57......”


    【昭容】上官婉儿:生活环境不同?


    “恭喜上官婉儿同学答对了,积一分。目前是上官婉儿同学领先哈。李白所处的时代还属于盛唐,到了杜甫的时代,唐朝已经进入了一个由盛转衰的局面,所以研究他们两风格不同的根本原因就是生活环境不同,这题其实还是挺简单的哈,下一题。”


    “海上丝绸之路最鼎盛的时期是哪个朝代?”


    【秦始皇】嬴政:元朝。


    “恭喜嬴政同学答对,你也积一分。其他同学要加油了哈。下一题......”


    经过几轮答题下来,最终累积积分最多的人是嬴政。


    “恭喜嬴政同学,下课以后私聊我一下哈。”


    过了这么久,嬴政他们的社会繁荣度逐渐提高,现在已经可以言羽阳私下聊天了。


    “今天就先讲的这里,考虑到某些同学的心理承受能力哈,没有讲完的部分我们下次再讲。至于今天的课后作业......你们每人都写一写自己对心学的理解好了。”


    朱元璋:......


    这个‘某些同学’说得应该不是他吧。


    嬴政:?


    他连朱熹的理论是什么都不知道,还要去分析王守仁的理论吗?


    【秦始皇】嬴政:帝师,这要怎么分析?


    言羽阳本来也就是随口一说,放在现代查阅资料,分析什么的肯定是能写出来,但是让秦汉的人去分析明朝的哲学流派,好像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好吧,那就还是写卷子吧。”言羽阳改变主意的速度很快:“老样子,两张卷子,下节课要检查的哈。”


    下完课以后,嬴政照例跟扶苏李斯他们开起了小会。


    根据这些天的发展。


    产量更高的各类种子已


    经开始在各个郡县开始试点推广。


    军功爵制度也逐渐由他们根据其他朝代经验总结出来的制度替代。


    跟其他朝代换来的更好用的水车、曲辕犁、肥料、耕地方法和饲料什么的也都找了对应的人来研究。


    提高国民文化水平也逐渐提上了日程。


    对不配合的六国旧贵族,嬴政也不再采取怀柔政策。


    他觉得自己以前就是脾气太好了,看看其他朝代的皇帝,动不动就诛九族,砍头,他也应该学一学。


    嬴政现在已经摸到让繁荣度飞速提升的办法了。


    他抄贵族的家,不但不会掉繁荣度,正相反,抄到那种平时为非作歹鱼肉乡里的贵族,他的繁荣度反而会蹭蹭蹭的上涨。


    但是抄家这个东西吧,他也是一门技术活。


    要是上来就直接二话不说把家给抄了,不仅容易搞得人心惶惶,反而还会适得其反。


    所以抄家该怎么抄,很重要。


    这个时候,李斯就能派上很大的用场。


    他跟扶苏两个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扣上帽子以后二话不说就开始抄家。


    这几天大秦的国库是充实了不少,但绞尽脑汁给人家想罪名的李斯头发都多白了两根。


    而且他们在抄家之前还要去搞实地调查避免抄错人,把安安分分的贵族家给抄了。


    开完小会以后的嬴政私聊言羽阳。


    【秦始皇】嬴政:帝师,我来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嬴政同学,你想要点什么?


    有关嬴政想要的新鲜东西,言羽阳也思考过了。


    像是手机啊电脑啊电视啊这种高科技产品,新鲜是新鲜,但是古代一没通电二没信号的,弄过去了也就是一堆破铜烂铁,根本用不上。


    家电也是同理。


    虽然现代的美食也是很多的吧,但嬴政看起来好像也不是那种很重口腹之欲的皇帝,老拿吃的打发人家也不合适。


    言羽阳思来想去也没想到有什么特别合适的东西,干脆让嬴政自己挑了。


    那边嬴政就更不知道该远点什么了,他连现代究竟有些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秦始皇】嬴政:帝师决定就好。


    突然,言羽阳灵光一闪。


    想到了一个好东西。


    保证新鲜的同时,嬴政还没见过。


    【帝师一号】言羽阳:行,晚点我就给你邮过去。


    一个月的cd早就过了,言羽阳现在已经可以和嬴政开启新的交易了。


    说干就干,言羽阳行动力超强的找了一家书店,直接买入两套历史习题。


    一套《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和一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书店老板麻溜的帮言羽阳把书给打包好。


    闻着新书独有的油墨味道,言羽阳心情大好。


    嬴政肯定会被新鲜到。


    收到两套课外作业的嬴政确实有被新鲜到。


    虽然他们现在也逐渐倒腾出来了纸张,但远不如现代的纸张来得雪白柔顺。


    他打开书一翻,整整齐齐的印刷字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嬴政轻轻的抚摸着雪白的纸张:“现代技术果真十分先进。”


    【帝师一号】言羽阳:记得要全部写完哦,嬴政同学。


    收到言羽阳信息的嬴政眉心一跳。


    全部都写完?


    要写什么?


    先前嬴政只顾着观察纸张和印刷字迹,并没有过多关注书本内容。


    言羽阳这么一说,他当即又翻来书本细看了看纸张上的印刷内容。


    随后脸色一黑。


    这些居然全都是题。


    这居然是一套、不,两套题册。


    【秦始皇】嬴政:帝师,多做习题也是奖励方式的一种吗?


    【帝师一号】言羽阳:那当然。


    【帝师一号】言羽阳:你看我我给别人买习题了吗?没有,我只给你买了。


    嬴政:......


    只给他买了难道不是因为他刚刚在抢答环节胜出了吗?


    紧接着,言羽阳的消息又来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对了,答案已经被我提前拿走了,你要是写完了可以拍照给我看,我帮你看看正确率。


    嬴政:......


    秦朝这边进展飞快,发展得热火朝天。


    刘彻那边也没闲着。


    卫青不出去打仗的时候就跟霍去病一块在长安研究其他朝代新鲜东西。


    刘彻的生活也从上朝、后宫、批奏折三点一线变成了上朝、跟卫青研究东西、批奏折。


    去后宫的次数是变少了,但是该看的儿子还是顿顿不落。


    这天,正好刘彻把手头上的事忙完了,准备去看看儿子笼络笼络感情。


    既然他已经提前知道儿子未来会很无辜的被人陷害。


    他必然不会让他儿子再重蹈覆辙。


    只是不巧的是,他今天来的时候刘据刚好已经睡下了。


    刘彻看了看儿子恬静的睡脸,还是没有选择打扰儿子的睡眠。


    但平时他的亲子娱乐活动时间都非常的充足。


    今天骤然打乱计划空虚下来。


    他就觉得有一点无聊了。


    刘彻一无聊,就有点想搞事。


    【汉武帝】刘彻:@【帝师一号】言羽阳,帝师,在忙吗?不忙接着讲上次的故事呗。


    朱元璋好不容易清净两天,就看到刘彻在这贴脸开大。


    【明太祖】朱元璋:讲什么讲?现在是上课的时候吗?


    【汉武帝】刘彻:真要是上课的时候朕还不想听呢。


    【汉武帝】刘彻:有你什么事啊,朕又没叫你,你还挺会来凑热闹的。


    【汉武帝】刘彻:@【帝师一号】言羽阳,帝师帝师,你在吗?


    【帝师一号】言羽


    阳:我在倒是在,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听故事的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这样吧,老规矩,听的摁1不听的摁2。


    不得不说。


    刘彻实在是选了一个好时候。


    这会正好皇帝们都有点无所事事。


    批完奏章的准备午睡、没批完奏章的在批奏章、不想午睡的打算给自己找点乐子。


    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不介意看别人家的笑话。


    于是选1大军再次把朱元璋给淹没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好吧,少数服从多数,你们想听点什么呢。


    【汉武帝】刘彻:就接着上次的讲呗,上次讲到哪里了来着?徐阶,是这名不?


    【秦始皇】嬴政:是。


    嬴政一边写言羽阳邮给他的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一边关注群里的动静。


    不是他不想写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实在是翻开看了半天,发现自己基本都不会。


    他又不愿意随便乱蒙。


    就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五年中考三年模拟。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徐阶这个人吧,虽然在扳倒严嵩的时候出了很大一份力,但他在进入内阁的手法跟严嵩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也跟严嵩一样,很会写青词,但不同的是,他身上还有一份扳倒仇鸾的功劳。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徐阶写青词倒是没像严嵩一样魔怔,他写青词更多的是为了巴结严嵩,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严嵩如日中天的时候,明朝廷基本上就没有不巴结他的人,就连张居正都给严嵩写过。


    【汉武帝】刘彻:嚯,好一个一手遮天。


    朱元璋:......、


    你阴阳谁呢你?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在第二次北京保卫战之后,徐阶得到了朱厚熜的重用,但同时他也引发了严嵩对他的不满,这个时候徐阶虽然得到了朱厚熜的好感,但比起徐阶,朱厚熜还是更得意严嵩,于是徐阶一不小心就把朱厚熜给得罪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徐阶是个聪明人,这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了,严嵩不除,他是不可能有出头的机会的,但是这会严嵩基本上还是一手遮天的状态,要想除掉严嵩难如登天,而且他必须先保全自己。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徐阶就开始疯狂的给严嵩写青词,同时试图跟严嵩结成姻亲关系,表面上徐阶跟严嵩是一伙的,但背地里徐阶一直在偷偷救济被严嵩打压的官员,当然,严嵩排除异己打压的人数众多,靠徐阶一个人救下来也不现实。


    刘彻靠在榻上一条条的听言羽阳的语音,一边听还一边往嘴里扔点心。


    一旁百无聊赖的霍去病蔫蔫的趴在桌上:“陛下,听这些有什么意思,咱们还不如一块去练武场玩玩呢。”


    卫青今日出门巡视去了,没带霍去病。


    霍去病本来想去找刘据一块玩,结果不


    巧。


    刘据没找到,倒是正好撞上了无功而返的刘彻。


    当即霍去病就被刘彻给抓走了。


    “怎么没意思?有意思的很。”刘彻伸手给霍去病投喂了一块糕点:“你觉得是严嵩这样的臣子好,还是徐阶这样的臣子更好呢?”


    霍去病嚼着嘴里的糕点疑惑的看着刘彻。


    刘彻也不急着要霍去病回答,只慢条斯理的等着。


    霍去病三下五除二把糕点就咽了下去。


    除了有点干干的剌嗓子之外,他还差点把自己给噎死。


    刘彻适时的给霍去病递上一杯茶。


    霍去病“咕噜咕噜”把茶一口全闷了:“陛下,帝师不是说他们两个都是奸臣么?奸臣有什么好的,直接全杀了呗。”


    “奸臣好啊。”刘彻神色淡淡的:“皇帝不方便出面办的事,就交给奸臣办。自己还不用脏手,有这么舒心的臣子,怎么会不好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跟严嵩结成姻亲关系之后,徐阶可以算得上是夹着尾巴做人了,一直到万寿宫起火以后,徐阶一直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万寿宫是朱厚熜一直修仙的地方,骤然被烧,朱厚熜急需一个新的、宽敞的大殿来继续寻找他的仙途,但是当时已经有在修宫殿了,财政紧张,严嵩就想让朱厚熜先去南宫住一阵子。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南宫这个地方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他唯一不好就不好在,这是朱祁钰之前把朱祁镇囚禁了八年的地方,朱厚熜就不愿意住那,连带着对提出这个意见的严嵩也不满了起来。他觉得严嵩不会来事儿了。


    朱元璋:......


    他还没能完全的接受朱祁镇的事实。


    言羽阳这么贸然提起,他心头还是突然一哽。


    其实言羽阳发语音,也算是考虑到了朱元璋的心情。、


    毕竟语音条这个东西跟直播课还是有一点区别的。


    语音条这个东西,不想听的话可以直接不点,但直播课就不一样了,避无可避。


    言羽阳千算万算没算到,朱元璋他有点强迫症。


    他看到语音的红点他就难受,那个手不由自主的就点上去了。


    语音条一点开就想着要听完,不然他也不爽。


    可以说是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个时候徐阶就上了,他跟朱厚熜说,陛下,住什么南宫啊,咱们直接把万寿宫修好,咱们继续住万寿宫呗,严嵩说没钱没材料,徐阶说可以用剩下的。这下徐阶这事又办到朱厚熜心里去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本来在打第二次北京保卫战的时候,徐阶跟严嵩就已经有一个鲜明的对比了,要不是后来徐阶翻车了,严嵩退场或许还能再早一点。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万寿宫重新修好之后,徐阶再次成功升官,但严嵩就没那么幸运


    了,他跟严世蕃父子两被御史弹劾,朱厚熜直接就把严嵩革职,严世蕃给关牢里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严嵩就此失势,徐阶一步登天。其实朱厚熜在位的时候徐阶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奸臣,他不像严嵩一样把所有的权利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也不像严嵩那样唯我独尊。海瑞写奏章骂朱厚熜,还是徐阶替海瑞求情,才保住了海瑞的命。


    “你看。”刘彻闲闲的说:“这么听起来,徐阶是不是比严嵩要好很多?”


    “可是那又怎么样?”霍去病不解的问:“他最后还是变成奸臣了啊。”、


    刘彻:......


    去病哪都好,就是有点轴。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个时候朱厚熜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他把皇位传给了他儿子朱载垕,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徐阶之所以惹朱厚熜生气有很大一部分愿意就是因为原本的太子朱载壡死了才一年,徐阶就不停地上奏章,试图让朱厚熜立朱载垕当太子。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虽然当时徐阶所求朱厚熜没有应允,最后兜兜转转还是让朱载垕当了皇帝。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得不说,朱载垕夹在他老爹朱厚熜和他儿子朱翊钧中间,真的显得他特别像一个正常人。


    【秦始皇】嬴政:确实,朱翊钧正不正常不知道,朱厚熜反正看起来不太正常。


    嬴政心有余悸的想。


    还好帝师再三强调了修仙求长生是无稽之谈。


    虽然他偶尔也会感到遗憾,但至少他现在对修仙已经完全没想法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朱载垕能当上皇帝其实也算是有点运气成分在,朱厚熜一共有八个儿子,长子生下来没两月就夭折了,次子当太子没当多久,才十四岁就也夭折了,朱载垕作为第三个儿子,虽然也死得早,但他比他的兄弟们还是要长寿一点。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老四朱载圳倒是有心跟朱载垕争一下皇位,结果朱厚熜还没死呢,朱载圳倒是先死了。其他几个儿子的下场也都跟朱厚熜的长子一样,没能活过满月就统统夭折了。


    【唐太宗】李世民:那就是说他留不留即位诏书其实都没必要,儿子就剩这一个了,怎么着都是他的咯。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确实也可以这么说。


    【宋太祖】赵匡胤:有人费尽心机争夺皇位,有人等着等着皇位就自动掉手里,同人不同命啊。


    赵匡胤只是随便感叹一句,但有很多人在那一刻却觉得自己被冒犯到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朱载垕在成为皇帝之前,日子过得也蛮苦的,亲妈去世得早,爹又听信道士的说什么“二龙不能相见”,然后朱载垕这人又有点木讷,身为皇室子弟他居然还要靠贿赂严世蕃才能拿到本就属于他的东西。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如果不是徐阶,朱载垕很难能获得这个皇位,再者,不知道是不是


    因为当皇子的时候压抑得太久了,做皇帝以后想要放纵一下,朱载垕本人是不怎么管事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了,他刚登基的时候也不是什么事都不管,他登基之后就把海瑞从牢里给放出来了,还把他爹的道观神坛都给拆了,同时还把他爹好不容易给祖父上上去的配天资格给取消了,就差直接把祖父挪出太庙了。


    朱元璋:......


    有必要跟自己亲爹唱反调唱成这样?、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朱载垕其实跟他爹也差不多,蛮自私的。好了那么一阵子之后就开始摆烂了,不同的是,他爹是假摆烂,他是真摆烂。他爹看似是放权了,其实自己心里门清。他是真放权,一点都不带管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还好朱厚熜给留下的臣子能顶事,这时候正好是张居正、徐阶、高拱三个人争权的时候,张居正跟高拱联手把徐阶直接从内阁踢了出去,高拱甚至想一劳永逸,直接把徐阶给弄死,但朱载垕并没有收到他的暗示。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在这期间徐家贪污受贿侵占良田的事也连带着被捅出来了,然而抓着徐阶贪污不放的不是别人,正是徐阶之前救下来的海瑞。


    【汉武帝】刘彻:看出来了,这个海瑞是真不怕死。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海瑞在民间还有个别称,叫做海青天。海瑞是明朝出了名的清官,也是明朝出了名的谏臣。


    听言羽阳这么说,李世民不着痕迹的看了魏征一眼。


    没错,就是这个味。


    这种头铁不怕死的味简直跟魏征如出一辙。


    想到海瑞还直接上奏章骂皇帝,李世民就不自然的咽了口唾沫。


    该不会他们谏臣骂起人来也都是一个味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海瑞的为官方式,不仅仅有家族遗传,同时也有王守仁心学的影响,他虽然不跟徐阶一样是王守仁的学生,但也受到了很大王守仁心学的影响。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海瑞的为官之路却并不是很顺利,虽然他一心为百姓做事,自己的日子也过得很困苦,但俗话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海瑞的行事作风太过刚正不阿,无疑得罪了很多人。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后来海瑞被朱厚熜关进诏狱,朱厚熜死了以后百姓们都说朱厚熜死得好,没什么人为他惋惜,反而是海瑞听说了以后痛哭不止,直接给自己哭晕了。


    “这就是忠臣。”刘彻悠哉哉的往嘴里扔了块点心:“忠君之臣。”


    “那陛下想要这样的忠臣吗?”霍去病问。


    刘彻好悬没把刚吃进嘴里的点心直接吐出来,:“咳咳咳......咳咳......”


    霍去病连忙给刘彻倒水:“陛下,您慢点,慢点。”


    刘彻用水把嗓子里的糕点残渣给咽下去:“臣子是好臣子,正直也很正直......”


    “不过......”刘彻话锋一转:“给朕的话,朕还是有点无福消受,还是算了吧。”


    谁乐意找个人来动不动就骂自己两句?


    他已经有卫青了,自觉很是足够。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海瑞被朱载垕放出来以后继续当官,刚开始有人弹劾徐阶,他还会帮徐阶说好话,结果等他出去当巡抚的时候,发现了徐家鱼肉乡里、侵占耕地的时候,追着徐阶不放的也是海瑞。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海瑞制裁贵族世家的举动逐渐招来了诸多人的不满,最后海瑞这个巡抚还没能当多久,就又被调走了,之后就是一路的贬谪贬谪再贬谪,基本上都没什么当官的机会了。


    “纯臣的下场。”刘彻伸了个懒腰:“谁都知道他是好人,大家也都敬佩他是个好人,这就是好人的下场。”


    “臣倒是觉得海瑞没什么错。”霍去病站起来活动了一圈:“他也算是明朝生不逢时的一员吧。”


    “嗯?”


    “帝师不是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很抠门吗?遇上海瑞这种对自己也很抠门的臣子,他肯定很喜欢。钱少事少还办实事,就是嘴硬了点,但是他说他的,当没听见不就行了吗?”


    霍去病总结:“这样的人臣觉着比奸臣好用多了。”


    “嗯。”刘彻笑着肯定了霍去病:“很有道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继续说回徐阶,虽然徐阶被罢官回乡了,但他晚年也不算很凄凉,海瑞追着他咬了也没多久,就被人参了一本给调走了,虽然海瑞是被人弄走了,但是高拱没打算放过徐阶,他抓着徐家侵占土地不放,徐府直接被抄没冲公。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得已,徐阶只能求高拱放过自己,毕竟这时候徐阶已经六十九岁,马上就要七十了,古人常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徐阶这个年纪放在古代那是少有的长寿。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政敌这玩意,他也不会因为你落魄了他就放过你,高拱嘴上说他不会对徐阶怎么样,实际上等到朱载垕死了以后,朱翊钧罢免了高拱的官职,徐阶才算是真正的安享晚年了。


    【秦始皇】嬴政:听起来这几个臣子也都是一手遮天的那种。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是啊,因为这是朱载垕自己主动放权的嘛,他要吃喝玩乐,自然免不得大权旁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他完美的继承了他爹的优点,非常自私。国库有钱还是没钱他是不管的,他只管自己吃喝玩乐的钱够不够,想要的东西有没有到手。


    朱元璋:......


    这不又是一个窝囊废吗?


    虽然朱厚熜离谱是离谱了点。


    但是至少还干了几年实事。


    这朱载垕呢?


    有一年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朱载垕总共就当了五年的皇帝就死了,而他的死因也非常的显而易见,是


    自己把自己给玩死的,朱载垕非常、非常、非常的沉溺女色,沉溺到了他得色痨都不算是什么秘密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个时候徐阶被踢出内阁,内阁就成了高拱和张居正的天下,但是高拱的为官之路其实也没有那么顺遂,他是成功把徐阶给弄出去了,但是他自己也让人给弄出去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后来还是张居正想办法又让高拱官复原职,高拱这才得以重新回到内阁,但是高拱既然能做到内阁,那说明他还是有点本事的,不然张居正也不会想办法把他给弄回来。


    原本还对张居正抱有极大期待的朱元璋这会都不太敢对张居正有什么期待了。


    言羽阳又是什么大明续命、又是大明功臣的。


    本来朱元璋对张居正也是很有期待的。


    毕竟他那么多满分不是白考的。


    但是自从言羽阳开始将明朝之后,他嘴里的话的可信度在朱元璋这里就约等于打了半折。


    他说朱厚熜聪明。


    是,是聪明。


    快没把自己给聪明死。


    他说朱载垕比他爹和他儿子都要好。


    儿子是什么样暂且不知道,但就这德行说他比他爹强,朱元璋那是真没觉得。


    顶多就是比他爹短命一点,其他方面也未必比他爹强到哪里去。


    但是言羽阳说朱载垕运气好。这个朱元璋是承认的。


    捡漏捡到了皇位不说,还刚好臣子都是能做实事的。


    这不是运气好,这是运气有点太好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高拱回来以后,就跟张居正力排众议,重新和鞑靼人缔结了盟约,封俺答汗为顺义王,重新开通互市。这次和谈就是真和谈上了,鞑靼后来基本上没再来骚扰过明朝边境,明朝从开国以来就一直存在的边境隐患,在这里差不多就算是解决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稍微舒坦了一点,能把北方的鞑子给解决了。


    这么一听好像是比他爹强一点。


    虽然不是他一手促成的,也不是靠武力征服的,但他现在要求实在没那么高,因为他已经对自己的子孙后代有了充分的认知,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虽然他不信,但是他不拖后腿啊,不但不拖后腿,他还听劝。


    一个皇帝能做到不拖后腿,还听劝,真是有点难得,特别是他们家这种转出窝囊废的。


    朱元璋现在已经从“朕的子孙后代,肯定都是很有骨气,把我大明发扬光大的明君”转变成了守成之君也行,只要你能守住,你就是朕的好大孙”。


    而现在,又变成了“列祖列宗在上,祖宗保佑,别再来窝囊废了别再来窝囊废了!出个守成之君也行啊!”


    个中心态转变之艰辛。


    恐怕只有朱元璋本人才知道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高拱这人有一优点,就是居安思危。别看只是小小四个字,大部分人都没这概念。虽然鞑靼那边的问题算是基本解决了,但是高拱也没有搞裁军啊削减军费开支什么的。所以这期间明朝的边境基本都算是稳定,因为他们军备充足。军备充足的人自然不怕打仗,也不会被别人一碰就碎。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同时,高拱还有个致命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导致他被朱翊钧罢免的罪魁祸首。


    【唐太宗】李世民:是人都会有弱点,至少这高拱是朕目前看到的明朝比较得力的臣子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高拱这人吧他很独断专行,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就是他根本听不进去别人一点劝。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一般这样的人当皇帝,下场都会很惨,更何况高拱他还只是个臣子,而且他非但听不进去别人一点劝,他还忍不了跟他意见不一样的人。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我们常说求同存异求同存异,要多听一听不同的声音,才不会故步自封,受人蒙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高拱根本不听,内阁里除了张居正,其他人都让他给踢出去了,一时间,高拱权倾朝野。


    李世民:......


    你们明朝还挺爱出权臣的哈。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高拱把张居正留下了,但这也没法说明他们两就是一致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恰恰相反的是,张居正和高拱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