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日常。

作品:《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

    【汉武帝】刘彻:秦皇,朕觉得你误会了朕了。


    刘彻不紧不慢的解释。


    【汉武帝】刘彻:此事与朕无关。


    嬴政:?


    白纸黑字写着还被朕清清楚楚的看见了,你当朕是傻的?


    【汉武帝】刘彻:方才唐宗确实邀朕一起试图欺骗秦皇,但朕一下就拒绝唐宗了,朕心里其实是跟秦皇一头的。


    李世民:?


    你刚刚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小子还有两幅面孔是吧。


    【秦始皇】嬴政:这么说,方才武帝是不忍看朕被唐宗所骗,故意为之咯?


    【汉武帝】刘彻:正是如此,正是如此。


    【秦始皇】嬴政:那你方才着急撤回做什么?就不怕朕没看见?


    刘彻:……


    怪难忽悠的还。


    嬴政冷笑一声。


    一个个的嘴里没一句实话。


    这两盟友要不了一点!


    嬴政没再跟刘彻和李世民瞎聊,他选择去田里看看。


    经过一段时间,田里的水稻也已经顺利抽穗灌浆,再过个几日就能采收了。


    嬴政这几日只要一有烦心事,上农田里来晃悠一下,心情就会好很多。


    三块田郁郁葱葱的挨着。


    光是看着就令人神清气爽。


    早两日嬴政让李斯带了一批秦国农人进宫参观了一下农田,说这是陛下幸幸苦苦求得的良种,日后将会进行大面积推广。


    每日处理政事之余还要背书做题考试,怎么不算是陛下辛苦求来的呢?


    农人们哪里见过这种好东西。


    当即高呼陛下万岁,陛下千秋万代。


    嬴政的声望系统和好皇帝任务也顺利完成。


    只要等到这批田里的作物成熟,然后收割。


    嬴政提升位面等级的任务就可以完成了。


    进展十分顺利,始皇陛下很是满意。


    唯一令嬴政不太满意的就是这个声望系统。


    [【秦始皇】嬴政初始声望4200民心值30,国力值4800]


    嬴政不知道其他人的数据是多少,但他本能的对这些数据不满意。


    特别是民心值。


    居然才30?


    这岂不是说明民间还有很多人不服他?


    嬴政立刻就想起了当初言羽阳跟他说过的那些话。


    经过这么些天,嬴政也算是自己跟自己和解了。


    李斯先前依据汉朝的那些例律改良出来的新例律他也看过了。


    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他不太想采纳而已。


    嬴政又想起昨日言羽阳在课上说的。


    手段不要太死板,要让人尝到甜头,这样别人才会对你死心塌地。


    甜头么。


    原本嬴政想的就是等到这批稻谷成熟后,只


    留一捧自己尝尝什么味,然后多培育几批就挨家挨户的发下去。


    现在么。


    他打算把这良种当成甜头。


    他觉得言羽阳有一句话说得很对。


    吃饱喝足生活富裕还要来造反的话,那就不是良民,而是反贼了。


    还有昨日言羽阳说过的,南北朝时期的人对种植水稻的方法进行改良后,水稻的产量还能再翻一番。


    嬴政觉得这个技术搭配上水稻种子拿来当甜头,简直不要太合适。


    但系统居然没有见缝插针的跟他推荐《齐民要术》。


    嬴政直觉这里面有诈。


    经过和系统斗智斗勇、被系统坑、还是被系统坑的一系列事件后。


    嬴政对系统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神物!神仙显灵了!


    到现在的:这系统肯定又不知道在哪憋坏等着朕呢。


    也算是间接的迈出破除封建迷信第一步了。


    嬴政直觉水稻这事可能还有什么后招在等着他。


    但仍他想破头他也想不到,杂交水稻是不能留种的。


    不过这也不能赖嬴政,这事不论换成是谁他也想不明白这里面的门道。


    那自古以来大家都是这么留种的。


    收获下来的作物留一部分当种子剩下一部分用来吃。


    不能留种的作物,简直闻所未闻。


    嬴政巡视完农田,准备回去找刘彻聊一下。


    虽然他已经在心里深深的觉得刘彻这人不靠谱了。


    但目前他已经知道的解锁了声望系统的皇帝,只有刘彻一个人。


    嬴政想研究明白这东西,除了找刘彻也没别人可找了。


    嬴政也不怕刘彻不配合。


    他结合之前李世民问他什么时候打日本的举动,稍微想了想,就想明白刘彻和李世民打算干嘛了。


    就是想拿他做实验呗。


    生物课上学的那点做实验小技巧还用他身上来了?


    嬴政也不怕刘彻跟他说假话,大不了他也跟刘彻做个实验咯。


    【秦始皇】嬴政:武帝,朕有事问你。


    【汉武帝】刘彻:秦皇请问。


    【秦始皇】嬴政:你的声望系统各项初始数据是多少?


    刘彻还没来得及编造一个数字,嬴政的消息又来了。


    【秦始皇】嬴政:武帝最好不要想着骗朕。


    【秦始皇】嬴政:也许朕不会先打日本给你们当实验对象,但朕可以先把刘邦找出来杀了跟武帝做个实验,武帝觉得呢?


    刘彻觉得不怎么样。


    刘彻还想骂嬴政几句。


    虽然刘彻觉得这个实验确实没什么做的必要性。


    肯定是每个朝代的发展都不会影响到下一代。


    不然让秦始皇知道这么多事第一个倒霉的不就是他们大汉么?


    所以大概率秦始皇就算现在把他曾祖直接就地正法,刘彻也不会


    受到什么太大的影响。


    可是俗话说得好。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这也只是刘彻的推测。


    万一呢。


    万一嬴政把他曾祖杀了,他们大汉真凉凉了。


    谁来负这个责?


    退一万步说,就算没影响。


    嬴政现在都把话摆在明面上说了,你要是敢骗我,我就把你祖宗弄死。


    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刘彻还不说实话,让他曾祖知道了,指定没他好果子吃。


    但是让他就这么一五一十的全交代了,他又不甘心……


    不对啊。


    嬴政怎么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啊?


    刘彻刚头脑风暴完,正是豁然开朗的时候,嬴政的消息又到了。


    【秦始皇】嬴政:武帝,这么久不说话不会是在想怎么骗朕吧?你骗没骗朕。朕一眼就能看出来,至于刘邦现在在哪,朕也知道。


    嬴政一看刘彻这么久不回他就知道她肯定在憋坏水。


    平时秒回的人突然沉默了,一看就很可疑。


    至于刘邦在哪,嬴政还真不知道。


    他就是骗一下刘彻。


    反正刘彻也不知道他知不知道。


    该说不说。


    刘彻确实被嬴政骗到了。


    毕竟人家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


    除了老老实实的交代好像也没别的招数了。


    但刘彻就是想再垂死挣扎一下。


    刘彻打开跟他曾祖的私聊。


    毕竟接下来他要说的话听起来有点大逆不道。


    在群里聊确实不太合适。


    【汉武帝】刘彻:曾祖,如果,我是说如果。现在有人要杀你,孙儿我只要交出一点秘密,就可以救你一命……


    【汉高祖】刘邦:嬴政想知道你什么事?


    【汉武帝】刘彻:我话还没说完呢,曾祖你就知道我想说的事是什么了,曾祖,料事如神啊。


    【汉高祖】刘邦:除了嬴政还有谁能把你曾祖我弄死?项羽又不在这。


    于是,刘彻就把事情一五一十都跟刘邦说了。


    【汉高祖】刘邦:他想知道你就告诉他呗,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怎么?你不想说?


    【汉武帝】刘彻:他让我说我就说,那我不是很没面子吗?


    【汉高祖】刘邦:孙儿啊,看来在你心里,你曾祖我的命,比不上你的面子啊?


    刘彻:……


    【汉武帝】刘彻:怎么会呢曾祖,您都这么说了,孙儿一定马上乖乖照做,绝不拖延。


    刘彻把自己的数据全都跟嬴政说了,一点水都没往里掺。


    嬴政:?


    多少?


    你的民心值有多少?


    嬴政觉得这系统绝对是坏了。


    刘彻的民心值都有47,他的民心值居然才30??!


    这系统怎么算的啊!


    就连刘彻的国力值都比他高。


    国力值嬴政也就忍了,毕竟言羽阳也说了,刘彻确实到处打架。


    打架打得多,国力值比他高点没什么问题。


    这个民心值到底是为什么!!!


    但嬴政现在也只知道刘彻一个人的数据,只能和自己的做比较。


    好像看不出什么东西。


    嬴政决定多问几个人的数据看看能不能分析点什么东西出来。


    但是他又不知道到底哪些人已经把这任务给做完了。


    嬴政想了想,想出来一个办法。


    他在大群发了一条消息。


    【秦始皇】嬴政:朕手里有汉武帝的声望值数据,保真,有意者交换者私聊朕。


    【秦始皇】嬴政:第一个开启声望系统的数据,很有价值哦。


    刘彻:?


    兄弟跟你心连心,你跟兄弟动脑筋?


    有你这么干的吗!


    拿到数据转手就把人卖了!


    是不是人啊你!


    【汉武帝】刘彻:问他不如问朕,想知道的人来找朕。


    【秦始皇】嬴政:汉武帝不说实话,但朕从来不骗人。


    刘彻:……


    朕跟你拼了。


    刘彻下一条消息还没发出去,嬴政的私聊就到了。


    【秦始皇】嬴政;别拆台了,你不想知道这些声望值代表了什么。有什么用吗?


    嬴政这么一说,刘彻可耻的心动了。


    他当然想知道了!!


    在嬴政的诱惑下,刘彻老老实实的闭嘴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你们在说什么?在聊游戏吗?


    居然把言羽阳都炸出来了。


    嬴政就顺势问了问言羽阳的看法。


    【秦始皇】嬴政:帝师觉得,声望值、民心值、国力值分别代表了什么?


    【帝师一号】言羽阳:你们这是在玩什么皇帝扮演游戏吗?


    【秦始皇】嬴政:差不多。


    【帝师一号】言羽阳:根据我浅薄的游戏经验来看,声望值代表的可能是你的名气,民心值应该是代表你领地内的NPC对你的认可程度,国力值应该就是你国家的综合评价吧,国土面积啊军事力量啊财政储备啊这些的。


    【秦始皇】嬴政:NPC?


    【帝师一号】言羽阳:就是你领地里的子民。


    嬴政觉得言羽阳说的还挺有道理的,但是现在就他和刘彻两个人的数据,也不太好验证。


    正好这时候,也陆续有几个人开始私聊嬴政。


    嬴政索性就把他们都拉了个群。


    【秦始皇】嬴政:朕不是那种藏着掖着的人,有数据大家一起共享。


    看着群里的【汉武帝】刘彻几个字,吕雉都要无语死了。


    她之所以私聊嬴政,就是懒得跟姓刘的有什么牵扯纠葛。


    结果嬴政反手就


    把她和刘彻拉一个群里了。


    那她还不如直接去找刘彻。


    还省去了嬴政这个中间商步骤。


    【秦始皇】嬴政:为了表示朕的诚意,朕会先公开汉武帝的数据,等到各位将自己的数据一一公布之后,朕也会放出自己的数据。希望各位都不会说假话。


    来都来了,也没什么好扭捏的。


    武则天直接就把自己的数据发出来了。


    【则天大帝】武则天:朕的声望值是3500民心值50国力值5500


    【汉高后】吕雉:声望2500民心值40国力值3800


    【明成祖】朱棣:声望3000民心值45国力值6000


    【则天大帝】武则天:怎么不见唐宗?


    【秦始皇】嬴政:声望4200民心30国力4800


    【秦始皇】嬴政:唐宗嘴里没一句实话,不带他一块。


    另一边的李世民还在持续不断的骚扰嬴政。


    【唐太宗】李世民:朕来换朕来换。


    【唐太宗】李世民:秦皇?朕来做交易了!


    【唐太宗】李世民:不是吧秦皇,送上门来的生意你都不做啊?


    见嬴政不回话,李世民又去找刘彻。


    【唐太宗】李世民:武帝,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朕跟你掏心窝子,你转头怎么就跟秦皇掏上心窝子了?朕呢?怎么把朕给落下了?


    【唐太宗】李世民;武帝?你在吗武帝?


    【唐太宗】李世民:把你的数据也跟朕说说呗?


    刘彻也没回复李世民。


    李世民更加确定了,这两就是在背着他互通消息。


    嬴政看着屏幕上各位皇帝们的数据。


    虽然样本还是不怎么多,但他在这里的声望值依旧是最高的。


    嬴政决定找言羽阳验证一下他的猜想,他往群里发了条消息。


    【秦始皇】嬴政:帝师,嬴政和武则天,哪个皇帝的名气比较大?


    【帝师一号】言羽阳:嬴政吧,毕竟是千古一帝嘛,虽然武则天是史上第一女帝。但毕竟嬴政是中国第一个皇帝。


    后世居然有女子称帝?


    李世民觉得有点意思。


    就是看这武则天前头的称号看不出来她是哪个朝代的。


    但无论她是哪个朝代的,能以女子之身登上帝位,想必是及有本事的一个人。


    得到了言羽阳的回答,嬴政心里的猜想也得到了证实。


    言羽阳先前的结论果真是对的。


    嬴政对言羽阳的滤镜又多了一层。


    帝师还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啊。


    解决了心中的疑虑之后,嬴政顺手回了一下李世民的消息。


    【秦始皇】嬴政:互通消息是要拿出诚意的,唐宗,你的诚意呢?


    李世民乖乖的把自己的数据全都给嬴政说了。


    【唐太宗】李


    世民;朕声望3800民心72国力7800


    看到李世民这个数据嬴政眉头一挑。


    除了声望值比自己低一点,李世民的数据领先在座的所有人。


    看来这人贼是贼了点。


    当皇帝当得还不错。


    嬴政看完李世民的数据之后反手就把李世民也拉进小群。


    但该知道的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该说的也都说完了。


    李世民进去之后,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怎么没人说话?


    【汉武帝】刘彻:唐宗,你来晚了。已经说完了。


    【唐太宗】李世民:劳驾武帝,给朕说说?


    【汉武帝】刘彻:哎呀朕突然想起来朕今天的作业还没开始写呢,朕得写作业去了,下次有机会朕再和唐宗聊聊。


    李世民;……


    【则天大帝】武则天:朕给唐宗讲吧。


    武则天点开李世民的私聊,把方才众人的数据又给李世民发了一遍,还有嬴政在群里的结论。


    【则天大帝】武则天:大概就是这样,秦皇说这些数据大概率不是一成不变的,肯定还有增加的方式。


    【唐太宗】李世民:多谢则天大帝,你真是个好人。


    李世民现在非常欣赏武则天。


    数据又好、心地又善良、还能以女子之身坐稳皇位。


    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女子。


    刘彻也不是故意不理李世民的。


    他确实是突然想起来他今天的作业还没写。


    只不过此作业非彼作业。


    刘彻想起来的作业是他刚才和卫青聊天的时候忘记问霍去病今日脉象如何了。


    是的,刘彻就是这么尽职尽责。


    霍去病他们大军开拔之后,刘彻就天天私聊卫青问霍去病的脉象。


    不一会,卫青的消息就来了。


    【长平侯】卫青;陛下是不是忘了,昨日臣才刚演完苦肉计,虽然去病中毒不深,但也需要一段时日排毒。


    刘彻:……


    他确实给忘了。


    但是他记得霍去病说,自己喝一碗药就没事了,那今天的脉象应该是可以跟他说的啊?


    不过卫青都这么说了,那应该是没什么大事。


    刘彻为了不让卫青觉得他厚此薄彼,赶紧又关心了一下卫青。


    【汉武帝】刘彻:仲卿身子可大好了?


    【长平侯】卫青:回陛下,臣无碍。


    【汉武帝】刘彻:朕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仲卿此次过于冲动,下次切勿这样做了。


    【长平侯】卫青:臣遵旨。


    叮嘱完卫青,刘彻也去他的田里溜达了。


    和嬴政一样。


    刘彻近日也有事没有就喜欢往农田里跑。


    看着日渐变黄的麦子和水稻,刘彻就高兴得不


    得了。


    *****


    朱棣把从嬴政那边得来的消息传到了他自己建的两个朱家小群里。


    一个群里只有他、朱元璋、朱标和马皇后。


    一个群里只有他、朱高炽和朱瞻基。


    朱棣有考虑过要不要拉朱祁钰进来。


    但是一想到朱祁镇,他就觉得糟心,干脆连朱祁钰一块放养了。


    这边朱元璋的任务还没做完,他还琢磨着要出征呢。


    那边朱标看到老弟送来的数据倒是心里有了主意。


    他觉得他爹这次想出去打仗完全就是心血来潮。


    照他这么整,十有八九赢不了。


    但是他爹现在铁了心要打,他又不能直说,不然他爹很有可能连着他一块打。


    朱棣送来的这份数据可以说是及时雨了。


    朱标一下就想到了该怎么劝他爹。


    他特意把武则天、嬴政和刘彻的数据着重拿出来,问朱元璋。


    “父皇,难道您就不想知道您的数据是怎样的吗?说不定您的数据比他们都高呢?”


    要不说知父莫若子呢。


    朱元璋的兴趣果然被朱标给钓起来了。


    “你仔细说说?”


    “现在您的声望系统还没打开,秦皇说了,这数据是综合评价的,您要是这时候出征,万一数据变低了怎么办?”


    “不能吧?”朱元璋怀疑的瞅着他儿子:“照你这么说,那咱要是赢了,国力值不就能大大提升?”


    “父皇,你要真有把握能赢,人家砍你使节的时候你就打了,你至于忍到今天?”朱标很耿直的扎他老子的心窝子。


    朱元璋:……


    好气。


    但是儿子说的还真有点道理。


    朱标继续火上浇油:“您要是不怕到时候垫底丢人,那您就去呗。”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的看着朱标:“是,老子现在不能出去打仗把日本人揍一顿,但是老子现在能直接上手把你给揍一顿。”


    朱标:……


    当然,朱元璋也就是嘴上说说,没真下手揍他的宝贝儿子。


    “不过老四这数据,有点不好看啊。”朱元璋摸摸下巴。


    “声望不是最高的,民心也不是最高的,就连国力也不是最高的。”朱元璋啧啧摇头:“看来老四这皇帝当得也就一般,标儿,如果是你,你应该比老四强点吧?”


    明成祖朱棣打了个喷嚏。


    他发完数据和结论以后就朱标搭理了他一下。


    朱元璋鸟都没鸟他。


    朱棣心里有点提心吊胆的,难道是他爹觉得他还不够好?


    但是朱棣看了看自己儿子和孙子发出来的数据,觉得自己也不算太差吧。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么。


    说曹操曹操到,朱棣刚刚还在想朱元璋的消息怎么没来,朱元璋的消息就来了。


    【明太祖】朱元璋:你好像还没跟咱说过,你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明太祖】朱元璋:到底为什么最后是你登基?你大哥呢?


    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朱棣决定在他爹面前硬气一把。


    于是他回了朱元璋几个字。


    【明成祖】朱棣:可曾听闻过,玄武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