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夜读红楼梦

作品:《天上掉县令石之嵋

    大益京城,御书房。


    益皇赵泓煜在批阅奏折,两个小太监一左一右的摇着扇子,给皇上扇风,大太监魏琦立在龙书案旁,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着皇上的问话。


    “老魏,最近京城有啥趣事否?”益皇合上一道折子,懒散的问道。


    “回陛下!要说也没啥新鲜事,听说童家书店最近比较出名…”


    “童国安他女儿那个书店?”


    “是的!”


    “一个书店有啥火的?”益皇用手捏一下眉心道。


    “主要是她店里印了一本书火了,在京城读书人之间传得沸沸扬扬的,书卖得供不应求,每一卷都得提前预订…”


    “哦?”益皇抬起头奇怪道,“什么书?”


    “好像叫‘红楼梦’。”大太监想了想回答道。


    “总之,最近都在讨论红楼梦里的故事。”魏琦又补充道。


    “谁写的书?这般轰动。”


    “作者是一个叫:南塘居士的,估计也是化名。”


    “南塘…”益皇沉吟道。


    “对了!那书稿听说就是童家姑娘从南塘县带回来的。”魏琦忙回答道。


    “哦?”益皇停下手的动作道,“不会是那个小县令写的吧?”


    现在,只要有人提到南塘,他总会想到吴心那个小县令,印象深刻。


    “不知道,反正京城里,许多姑娘都被书里的故事感动了,到处打听这个南塘居士呢…”


    “不过嘛!”魏琦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一拍脑门道,“没准还真是那小子写的呢,反正那小子挺有才的!”


    “何以见得?”


    “陛下!你还记得前段时间封他为第一县令的事吗?”


    “嗯!”


    “小康太监去传旨,回来后,天天哼唱一首词,说是在南塘一个青楼里学的,就是那个吴县令写给花魁唱的…哎呀!那词…”


    魏琦说着咂咂嘴。


    “那是什么词?”益皇疑惑的看看一脸便秘似的大太监问道。


    “那词…”魏琦咬咬牙道,“奴家给陛下唱唱吧…”


    “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魏琦唱吧,忍不住说道:“陛下!这小子是不是挺有才,歪才…”


    “好!”益皇拍案叫绝,“好一个:鸳鸯绣被翻红浪!”


    赵泓煜满面潮红,眼睛发亮,沉浸在词的意境里,激动不已。


    “陛下!”魏琦捋一捋那几根红头发道,“这家伙是不是把词写歪了?”


    “恩!是真有才华!”益皇感概道,“去,速去给朕弄一本‘红楼梦’来,朕都有点期待了…”


    “陛下!这书得提前预订,买不到的啊!”魏琦有点犯难道。


    “笨!你不会去童府要。”


    “得嘞!”


    大太监魏琦一溜小跑出了御书房,坐上马车,直奔童府而去。


    童府,书房。


    童尚书刚刚看完女儿送来的两卷红楼梦,他合上书,闭起眼睛,回味着书里的故事和诗词。


    抛开书里的情情爱爱不说,从各个方面来说,此书都堪称经典!


    童尚书忍不住喃喃自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谁解?


    我解。


    “老爷!宫里来人了。”一个下人打断了童国安的思绪。


    “何事?”


    “童大人!”一个尖细的声音从外面响起,“陛下让奴家来贵府取一样东西…”


    魏琦迈步走进书房,都是老熟人了,彼此也不客气。


    “哦,魏公公!”童尚书站起来抱拳道,“请坐!”


    “请公公用茶!”童国安倒一杯茶轻轻推到大太监的面前,“不知陛下让魏公公来取何物?”


    “你家女儿印卖的‘红楼梦’一书,不知府上可有?”


    “有!这不,老夫也刚刚看完第二卷。”童尚书说着,用手拍拍桌子上的书本,递了过去。


    “那就好!”魏琦接过书本,放在怀里。


    “嗯?!这是什么茶?清澈而醇香,比宫里的茶香多了!”魏琦忽然闻到茶香,忍不住赞道。


    “嘿嘿!”童尚书笑道,“说来惭愧!这茶是老夫厚着脸皮从女儿那讨了半两,平时可舍不得喝的,这不是公公到来…”


    “好茶!”大太监轻轻喝了一口,眯着眼睛仔细品味。


    “这茶哪里有卖?奴家也去买点来喝,真是好茶啊!”


    “这茶啊…”


    童尚书放下手里的杯子笑道,“这是南塘县令亲自炒的茶,送给小女一小罐,天下可没得买!”https:/


    “哦!又是那个小子搞的极品,等有机会,奴家去了南塘县,定向他讨些来。”


    “来来来!再满一杯。”魏琦伸出手里的杯子,满脸堆笑。


    “读书,品茶。人生一大快事啊!”童尚书指着魏琦怀里的红楼梦,感概万千……


    大太监连喝了三杯茶,才走了。


    那一晚,


    御书房的灯光一直亮到东方发白,百官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