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是逆子,亦是麒麟儿!

作品:《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渐入黄昏,这赤壁江心的风越发的大,也越发的急了。


    ——错愕、茫然、惊悚!


    还有,那愈发浓郁的尴尬气氛笼罩在此间。


    “哈哈哈哈…”


    还是关羽那爽然的大笑声打破了此间的沉寂,他本要开口。


    鲁肃却无比艰难的摆了摆手,他扬起了一丝复杂又清淡的浅笑,像是那些错愕、茫然与惊悚,一股脑的抛之脑后。


    “这样也好…咳咳…咳咳咳咳…”


    短短的四个字后,鲁肃再度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恰恰“这样也好”四个字,其中包含了太多。


    当今时局,天下十三州,曹操一人就占了九州半,这种时候,孙刘联盟不能有丝毫的裂痕哪!


    合肥败了,也好…也好!


    至少,不会再因长沙三郡而让联盟间间隙丛生。


    自然,鲁肃的这四个字,关羽能够明悟。


    他那绿色的衣袍在风中飞扬,黄昏之下的青龙偃月刀泛出凄冷的光,他一捋长髯,淡然道:“关某一直以为江东无英雄,今日看来,是我错了,子敬,你是真英雄!”


    话音落下,关羽朝鲁肃拱手。


    鲁肃也拱手回了一礼。


    两人四目相对…


    关羽接着说,“与子敬赴会之前,吾有一子曾道出过一番言语,如今看来,却是真知灼见!”


    乌篷船已经驶离了岸口。


    关羽的话却在继续,“人皆有怀土之心,故而昔日赤壁一战,曹军八十万进犯,江东百万之民皆能化为守土之兵,自然江东大胜。”


    “可如今,中原有战乱,江东亦有大族纷争,富庶之民,安居而厌战,你江东守城固然有余,终进取不足,无论怎么看,江东均无力北上,子敬的这番设宴只能是自取其辱!”


    言及此处,关羽昂首伫立,这一刻,他仿佛眼看到的是他那正在“心念”的第四子——关麟!


    这小子…


    虽是“逆子”,却也有两下子呀!


    似乎,关羽的这番话对鲁肃有所触动,鲁肃缓缓抬眸,他望着关羽所在的那艘乌篷船渐行渐远,他的心情亦是无以复加。


    “怀土之心,安居而厌战…守城有余,进取不足么?”


    念及此处…


    “咳咳咳…”剧烈的咳声再度响起,鲁肃那单薄的身躯,在黄昏下愈发显得形单影只。


    ——“大都督,告辞!”


    乌篷船上传来关羽最后的声音。


    而随着这道声音,乌篷船去势如飞,已经消失在了水天一线!


    “咚…咚…”


    却听得,两声凄厉的声响。


    鲁肃整个人跌倒在江渚上…


    “大都督,大都督…”


    无数刀斧手纷纷抛下武器,去扶鲁肃,去扶他们的这位像是“饱经风霜”的东吴大都督!


    …


    …


    夜中行船。


    外面虽有月亮下的星微亮光,但乌篷船舱内已经是明烛高烧。


    温黄的灯光下,关羽右手捧起了《春秋》。


    只是,这一次,他的心思像是并不在《春秋》上,而是特地从这《春秋》中取出一封信笺。


    其中的文字跃然而出。


    ——“云长,安之乎?定当安之。”


    ——“于此书,亮思虑良久,心有数语,却难启口。今与主公反复商议,特以此家书诉主公与亮心之所向,愿云长静心阅之。”


    这是诸葛亮的字…


    只是这信,不知是何时送到了关羽的手上。


    俨然,关羽并不是第一次看到这封信笺,他徐徐展开,眼眸继续望向其上的文字。


    ——“亮素知云长之志,匡扶汉室,重震礼乐纲常,隆中一对,令云长伺机北上,向宛洛而震天下。荆州之于天下,云长之于荆州俱皆重于泰山。”


    ——“北境曹贼势大,孙刘和则两利,分则两伤,故此长沙、桂阳、江夏三郡,万不得已时,云长可交予东吴,以固两家之盟,万万不可因此横生枝节,致使孙刘兵戎相见,云长且记,荆州之固,在于联吴抗曹!如此而行,可也,望云长事事三思而定!”


    以往,关羽佩服的人唯有两人。


    ——刘备、诸葛亮。


    哪怕现在,也仅仅只多了一个鲁肃鲁子敬。


    而这封信,恰恰将诸葛亮的想法、担忧跃然其中,关羽曾反复读过不下数十遍,这也是他在一直反复权衡的。


    三郡他不想丢,然…孔明之言涉及大道,孙刘联盟更不能破裂,不能生出嫌隙!


    总归…


    “哈哈…”明烛高烧的灯光下,关羽爽然的笑出声来,他一边捋着胡须,一边感慨道:“孔明啊,这次是你多虑了,哈哈…”


    笑声轻缓,这也映衬着关羽此刻那轻松、愉悦的心情。


    他继续道:“此番,因那‘洪七公’布下的‘合肥赌约’,长沙三郡安然无恙,兄长借荆州一事,也再当无外人提起,这荆州,固若金汤!”


    言及此处…


    关羽总觉得还差了点什么,是云旗…没错,就是这小子!


    是啊,这小子从“考文”时就料定合肥一战,张辽会重挫孙权…果不其然,这碧眼儿不争气啊!


    呵呵…


    ——“张八百,孙十万!”


    此刻关羽念及这两个名字,不由得再度笑出声来,那扬起的笑声中,平添了更多如释重负般的爽然。


    “这小子竟都料对了。”关羽重重的捋着长髯,因为手指加重,几缕胡须掉落了下来,也带来了阵阵痛感。


    可关羽就是要这种感觉,这种痛感,让他觉得这不是梦境,这是真实的。


    关麟这小子,逆子的“扮相”,却是麒麟般的“眼光”!


    要知道,关麟可不止是料准了合肥战事…他还料到了那江东碧眼儿会“臭不要脸”的偷袭荆南。


    这些,一环扣一环…


    哪怕一个“疏忽”,如今的长沙三郡怕就已不在他关羽的掌控之中了。


    呼…


    关羽长长的呼出口气,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没有缘由的,他满脑子都是这小子!


    “将军。”这时,周仓步入了船舱,他禀报道:“顺风顺水,明日傍晚就能抵达江陵!”


    禀报完这些,周仓本欲离去。


    “等等!”关羽的声音传出。


    “关将军还有事?”


    面对周仓的提问,关羽缓缓抬眸,眼眸眯起,表情严肃。“等上岸后,你即刻派人将这边发生的一切快马报于成都,让兄长、让诸葛军师都重新认识下吾这第四孩儿——麟儿!麒麟儿!”


    这…


    周仓一怔。


    这还是他从关羽口中第一次听到“麟儿”这样亲昵的称呼。


    更莫说那“麒麟儿”的称呼,出自如此高傲的关公之口!


    周仓愣神的功夫,关羽再度张口:“可听明白了!”


    “明白!”周仓拱手,再度转身,打算走出船舱。


    哪曾想,“周将军…”关羽的声音再度扬起。


    “将军…”周仓疑惑,还有什么事儿么?


    “备纸笔!”关羽那不容置疑的声音响起。


    “关将军要作何?”周仓更添疑惑。


    关羽将手中的《春秋》放置于一旁,他抬起头,丹凤眼开阖,那无比坚定的字眼从口中一字一顿的传出。


    ——“取纸笔来,关某要下‘罪己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