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狐行百变

作品:《贼道

    唐大脑袋和老疙瘩讲完了。


    我把自己曾经与他们的恩怨说了一遍,两个人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哥,”大脑袋嘟囔道“那为啥不宰了他俩?”


    我笑笑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真杀了人,早晚都得给人家偿命!”


    两个人不吭声了,我没再多解释。


    他们也不傻,毕竟这是法治社会,不是冲冠一怒就可以为所欲为。


    绺窃[掉了脚],也不过是罚款拘留,可手上一旦有了人命,这辈子都不会消停!


    老疙瘩的香肠嘴消了一些,我说明天找个诊所看看。


    他说不用,皮外伤,几天就好了。


    我让他俩去冲个澡,俩人也不去,问我西安那边什么情况。


    我把事情说了一遍,听的他俩云里雾里。


    三个人分析了好半天,也没个结果。


    我也郁闷,可无论如何,也得回西安把老佛爷救出来。


    至于他们之间的恩怨,见到这老爷子就知道了。


    我把火车上黑胖子那条金链子扔给了大脑袋。


    “戴上吧,省得天天惦记!”


    “哎呦我艹,挺粗啊!”他用手掂了掂,“空心儿的,不过也得五六十克!”


    说完就往脖子上戴,扭着粗腰,细声细气说“还是哥对我好……”


    我做出一副呕吐状,“戴里面,露出来我就要回来!”


    老疙瘩一脸羡慕。


    我怎么可能偏心,又把那两个俗气的大戒指、那条女士细项链、一对耳环和bp机都掏了出来,一股脑扔给了他。


    “不喜欢的话,赶明儿都融了,打条项链,不比这货的细!”我说。


    他眉开眼笑,把两个戒指往手指头上套。


    结果根本就戴不住,这家伙那双手秀气的像个小姑娘。


    他搞怪似的,两个大拇指上各套上了一个,得意洋洋举着说“兄弟我他妈也是大管道了!”


    又说笑了一会儿,这俩货才进被窝,很快鼾声四起。


    我把怀里的册子拿了出来。


    入眼四个竖写的草书大字,辨认了好半天,觉得应该是《狐行百变》这四个字。


    也不难理解,毕竟是胡平凡先人写的书,这个狐狸的狐与其姓氏很贴切。


    我不懂书法,字也写的难看,可欣赏眼光还是有的。


    这四个字笔锋浑厚,苍劲有力!


    下面是蝇头小楷胡翰!


    看来这就是那位百变妖狐了,可惜年代太过久远,自己根本就没听说过。


    册子是线装,从左翻起,比小学语文课本厚一些。


    纸质粗糙厚实,斑驳泛黄。


    翻开封面。


    都是竖写的文字,从上往下,由右往左读起。


    虽然是一笔一划的楷体,但因为是繁体字,又没有标点符号,看的我也有些费劲。


    幸好这人断句时,习惯性的空出半个字符的距离。


    开篇一行字


    易者改变,容者容貌,是谓易容术也!


    接着往下看


    易容术先师,乃是东汉末年左慈,因在曹孟德宴席上变出一尾鲈鱼,遭其嫉妒。


    士兵上来捉他时,左慈易容化成一堵墙,和墙壁融为一体,霎时间不见踪影。


    有人在城外见到左慈,报官后,士兵前来捉拿。


    就见他立刻易容成了一只羊,消失在了好大一片羊群中。


    看到这儿,我不禁笑了起来。


    这哪儿是什么易容术,这是魔术吧?


    再往后看。


    说当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城,建文帝本想自尽,突然想起父亲曾留给他一个神秘箱子。


    这箱子叫做无尘箱,是专门放置人皮面具的容器。


    找到箱子,打开后,发现箱盖里写着四行诗


    “以童子尿用甲水,藏于冬夏之芜尘,


    合牛羊脂可面丘,易千容无需食骨。”


    建文帝剃去了头发,戴上了里面一张人皮面具,易容成和尚逃离了皇宫。


    至此,不知所踪。


    ……


    一开始,我还觉得有些扯淡,可越往后看,越是沉浸其中。


    三页文字过后,开始了正式教学。


    第一篇是化妆术。


    里面用到的都是些天然材料,甚至面粉、水淀粉以及尘土都能用上。


    第二篇是鱼胶的制作,用来沾胡须和头发。


    第三篇是体型姿态的改变,像什么伪装成盲人、残疾人等等。


    第四篇是变声丸的制作。


    第五篇是人皮面具的制作。


    大半夜看到这几个字,让我头皮有些发凉。


    我以为是硝制人皮的方法,往下看才发现,用的竟然是生石膏和蜡。


    仔细看完,觉得还挺科学。


    里面详细记录了一套方式方法,包括阴模的制作、倒模、矫正等等。


    倒模用的并不是什么人皮,而是用猪皮熬出来的胶。


    这种胶要添加一种秘制药粉,制成后薄如蝉翼,却韧性十足!


    就是在这层猪皮胶上,绘制人脸。


    第六篇是各种脸型、假发以及胡须的制作等等。


    第七篇是口技。


    第八篇……


    不知不觉,竟然看到了天蒙蒙亮。


    合上这本《狐行百变》,我对这位胡翰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书前面看似胡诌八扯,可后面每一种技术却十分科学实用,甚至用毛笔绘出来的图都惟妙惟肖,堪称奇才!


    百变妖狐?!


    闭眼遥想,当年一定是位极其神秘的高手。


    不知道后来怎么就成了[蜂门]的老爷子,或许那是年纪大了以后的事情。


    仔细想想,其实里面有一些技术,已经不用学了。


    例如猪皮的熬制,用硅胶就能很好的替代。


    还有鱼胶,现在各种胶水都能买到。


    我把书小心翼翼地放好,抽出时间,一定要好好学习。


    易容,想想都有意思。


    用好了不仅能做很多事情,更能保命!


    我爬上了床,太累了,睡觉。


    大年初七下午,我们回到了西安城。


    下火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西安宾馆。


    幸好大正月的也没什么游客,宾馆客人更少,那间房是空的。


    很顺利地拿回了那三十万块钱,又去银行存上。


    第二件事,租房子。


    我无法预知要在这里待多久,要想找到老佛爷,就得拿出十足的耐心。


    我们三个人形象各异,长时间住店一定会引起警方注意,都有案底,是件麻烦事。


    两天后,我们在观音庙村找到了一处房子


    平房带个小院,有两间卧室。


    厨房狭小,一进门是个小饭厅,勉强能坐下三个人吃饭。


    虽然破破烂烂,但很安静。


    那些黄金,被我藏在了西屋棚顶。


    第三件事,学车。


    必须学,不然太麻烦了!


    我们在正华驾校报的名,一个人2380元。


    现在不缺钱花,卡里有325000,又在胡平凡那儿拿了54000,什么都不用干也能活上几年。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只有三个任务


    一、好好学车;


    二、找到韩五;


    三、跟踪孙祥孙老三。


    陆陆续续查了好多天,又跟踪了孙老二一周,可这韩五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任务失败。


    于是,我把精力放在了跟踪孙祥身上。


    虽说韩五以前是跟着孙老二的,但因为我这件事,他肯定会再见孙祥孙老三!


    我们三个并不一起跟踪他,而是施行倒班制,一人一天。


    一个人跟踪的时候,另外两个人就去驾校练车,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我常年在外漂泊,在哪儿都能安心住下,已经习惯了。


    一开始,我还有些担心他俩。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自己多虑了。


    这俩二货本来也不是什么娇贵的身子,除了没出过远门,其他和我没什么两样。


    这次回西安城,更是如鱼得水,每天大嘴叉都咧到了耳根。


    去了驾校以后,更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每天和那些学车的大姑娘小媳妇胡泡神侃,乐不思蜀。


    我把那本《狐行百变》复印了一份,原件和黄金放在了一起。


    复印件每天带在身上,有时间就拿出来看。


    曾经那种被盯梢的感觉,再没出现过,这让我心里稍稍舒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