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技不贱卖

作品:《贼道

    我认识他们,都是雪城金九叔的手下。


    男混到[叔]、[爷],女熬到[姑],在我们这行都是大辈份,不用干活,吃[上香]就够了。


    [上香],指的是下面小弟的孝敬。


    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道上当面都喊一声金九叔,背后却叫他金老九。


    此人名气不小,雪城七区十二县,他是道里区最大的瓢把子,也就是贼头儿!


    旧社会,老荣行分五个买卖:


    分别是[轮子钱]、[朋友钱]、[黑钱]、[白钱]和[高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老一套的东西渐渐没落,已经不合时宜。


    于是,这五个买卖开始慢慢分化再合并,直至精简到了三种:


    第一种:在各种交通工具上行窃,称之为[轮活];


    这里的“轮”,指的是火车、汽车以及轮渡等交通工具。


    第二种:入室盗窃,叫[飞活];


    这里的“飞”,指的是飞檐走壁,据说是为了纪念前辈燕子李三,也不知他老人家泉下有知会怎么想。


    第三种:在大街上、市场及商场等地扒窃,叫[趟活];


    这里的“趟”,形容人群里走一趟,好多人习惯读一声,音同“汤”,听着就像“汤活”。


    以上就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荣行三个买卖,也叫三种活!


    [荣门六手]:[望手]、[下手]、[换手]、[接手]、[搅手]以及[擦手],说的是一条线上每个人的分工。


    而像什么[摘挂]、[挑包]、[撩行李]、[镊子把]、[小刀客]……等等,指的是扒窃手法。


    这些行业术语,各地叫法并不一样,但大致意思相同。


    因为经常坐火车全国各地的跑,我就是干[轮活]的,擅长手法是[摘挂],因为独来独往,[荣门六手]只有我一个人。


    金老九手下,做这三种活的团伙都有,不过多数都是小毛贼,高手并不多。


    我知道这些人什么意思,所以没躲。


    打头这人三十多岁,戴着副金丝眼镜,小白脸文质彬彬。


    他身高中等,身材偏瘦,穿了件黑色短款貂皮大衣,藏蓝色西裤裤线笔挺,棉皮鞋油光锃亮。


    这副形象,任谁都会以为是个大老板!


    此人绰号师爷,在金老九手下[摇扇子],更是雪城道上干[趟活]里有名的[望手]。


    [摇扇子],指的是出谋划策,据说他师爷的绰号就是这么来的。


    这些踩盘子的[望手],不是谁都能干的,必须从小就在街上厮混,耳清目明,对各类人群都了如指掌。


    师爷名气不小,但真有谋略还是装逼,我就不清楚了。


    不过,道上老油条绝对是真的,他十几岁就在雪城道上混了,就连一些反扒便衣,在他眼里都是新人。


    此时他一脸的笑,嘴里呼呼冒着白气,透着热络:“小武,回来了,九叔请你喝酒!”


    我往前走着,呵呵笑道:“喝顿酒而已,怎敢劳师爷大驾?”


    他打了个哈哈,“走吧,天鹅饭店,酒都烫好了……”


    不等我说话,他旁边那个女人上前一步,扬了扬白皙的尖下巴,脆声道:“都说你手艺不错,我怎么不知道?”


    师爷脸一板,歪着头呵斥起来:“燕子,说啥呢?”


    她不认识我,我却知道她。


    女人年约二十七八岁,绰号金腰燕,雪城道上有名的女贼。


    她干的是[趟活],擅长[隔山掏宝]。


    所谓[隔山掏宝],意思是隔着柜台探囊取物,无论是名表还是黄金首饰,她都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拿到手。


    话虽说的容易,但也要看周边环境,客流以及营业员状态。


    不是万无一失,轻易不会出手。


    她这个买卖,放在过去就叫[高买],不是一般小毛贼能比得了的!


    我走到了她面前,夸张地吸了吸鼻子,“好香……”


    金腰燕穿了件白色带银狐领的羊绒大衣,不知道是不是冻的,俏脸白里透红,一双杏眼还挺好看。


    她恼怒地瞪着眼睛。


    我叹口气说:“你是对的,哪能谁说啥都信,我就是个修表师傅……酒就算了,代我谢过九叔,告辞!”


    最后这句话,是对师爷说的。


    说话间,我拱了拱手,迈步就走。


    金腰燕怒喝:“你给我站住!”


    我呵呵一笑,也不回头。


    其实就在刚才拱手间,我能把她五颗大衣扣都解开,就算冬天穿得多,只要想,胸罩我都能解下来!


    还是那句话,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显出身份。


    就像师爷和金老九他们,都以为我早就不再碰道上的买卖,所以对我现在的状态是摸不清,更看不透。


    她金腰燕看不看得起,又能怎样?


    身后响起师爷的声音:“小武,天鹅饭店818,咱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