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长安陷落

作品:《听风刀

    成平安见状大呼不好,奈何烟尘已经扰乱了视线。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之后,烟尘散尽,却已不见杨国忠和赵云的身影。


    “追!”


    正当成平安要追出去的时候,身后传来太子李享的声音。


    “成兄弟,穷寇莫追!”


    闻言,成平安这才止住了追击的脚步。


    眼下算是彻底铲除了杨国忠在朝中的权威,但余孽尚存尤其是杨贵妃,他可是杨国忠的妹妹,此人不除,后患无穷。


    旋即,只见太子李享给禁军统领使了个眼色。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禁军统领陈玄礼准备弹劾贵妃杨玉环之时,大殿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通报声。


    “报!”


    “报!”


    ……


    急促的声音迅速把目光都聚焦在了这名斥候的身上,只见一名鲜血淋漓的斥候,一圈一拐地步入大殿之上。


    “启禀皇上,叛军……”


    “叛军已经攻到长安城下,城外的弟兄们已经快撑不住了……”


    话音刚落,这名斥候便轰然倒地,不省人事。


    “什么……!”


    闻声,唐玄宗这才慌乱地从龙椅后钻出来,哪里还有一丝帝王的气势。


    “父皇,儿臣以为眼下叛军势头更盛,我们应该暂避锋芒才是!”


    这个时候,太子李享再次站了出来。


    此时正是他立威的时候,他当然不会错过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


    经历了杨国忠的叛乱之后,唐玄宗整个人已经没有了主见,此时正好李享站了出来,唐玄宗自然是听得进去。


    “依你所言,朕该何去何从啊?”


    唐玄宗故作镇定地问道。


    “去蜀中!”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也是李享让唐玄宗撤往蜀中的原因。


    “蜀中?”


    唐玄宗当即愣住了,蜀道之难他何尝不知道,让他撤往蜀中,唐玄宗心里自然有一千个不愿意。


    “没错,眼下形势危急,蜀中是最好的出路了,父皇放心,儿臣愿意留下来阻挡叛军,为父皇您的撤退赢得时间!”


    为了能够在朝中立威,李享这一次也算是下了血本。


    闻言,唐玄宗思虑再三之后,终于还是同意了太子李享的意见。


    “好!”


    “既然太子如此小心,朕同意撤往蜀中!”


    唐玄宗此时对李享的态度也发生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以往唐玄宗并不是很看好这个太子,现在看来,倒是自己看错了眼。


    “皇上英明!”


    见唐玄宗松口了,众臣纷纷恭维道。


    就这样,唐玄宗带着杨贵妃踏上了逃亡蜀中的路上,随行的有高力士,还有禁军统领陈玄礼及其部下官兵。


    临行之前,太子李享特地见了陈玄礼一面。


    “将军,且慢,可否借一步说话!”


    正当陈玄礼准备起程离开长安之时,身后传来了李享的声音。


    “太子殿下?”


    “不知殿下找末将何事?”


    见到是太子叫住自己,陈玄礼也不敢怠慢,当即下马作揖道。


    “哦,也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陈将军也算是朝中老臣了,不知将军对杨贵妃有何看法啊?”


    李享假装若无其事地问道。


    “殿下说笑了,末将身为贤臣,岂敢妄言后宫之事!”


    陈玄礼自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回答也是滴水不漏!


    “陈将军到现在还认为这仅仅只是后宫之事吗?陈将军难道不知道这一次叛乱因何而起吗?”


    李享见程序案例如此圆滑,也不准备拐弯抹角了。


    “殿下想要末将怎么做?”


    陈玄礼沉吟了许久,问道。


    “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办了她!”


    李享也不避讳,直言道。


    “这……”


    陈玄礼闻言,当即吓了一身冷汗。


    “这么些年,杨贵妃祸乱后宫,干涉朝政,伙同其兄杨国忠铲除异己,多少无辜的惨死于他们的阴谋之下,多少的清官含恨而死!”


    “如此种种,杨贵妃罪不容恕!”


    “本宫知道,将军也是一个好官,不为别的,就算是为了大唐的安宁,为了天下百姓,本宫希望将军能够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最终,在李享的苦口婆心之下,陈玄礼总算是同意了。


    “呼……”


    “既然如此,末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这件事便包在末将身上了!”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之后,陈玄礼当即斩钉截铁地说道。


    “好……好……好啊!”


    “本宫果然没有看错将军!”


    “那本宫就在长城等着将军的好消息了!”


    连说了三个好字,李享终于是成功拉拢了陈玄礼,如此一来,自己离皇位的宝座又近了一步!


    “殿下保重!”


    “将军请!”


    说完,李享目送这陈玄礼一行人离开了长安之后,这才转身返回了东宫。


    东宫之中,一众将军恭候多时。


    “参见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诸位将军免礼!”


    “谢殿下!”


    众人寒暄之后,太子李享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说道:“本官决定,从此刻开始,三军组成抗敌大军,以京城外灞桥为阵,北至黄河南岸衡水而守,到南部兰亭构成长安城的内线防御!”


    “只要我军能够坚守十日,届时勤王抗敌之师便可抵达长安!”


    “到时候咱们里应外合,一举歼灭安禄山史思明叛军!”


    李享说完之后,众将皆是点头。


    “殿下,末将还有一个顾虑,不知当家不当家!”


    就在这时,一名将军站出来说道。


    “将军但说无妨!”


    此刻李享也表现得非常豁达。


    “大军都去防御了,那长安城的安危该如何保证啊?”


    这名将军闻言,道出了心里的顾虑。


    “将军且放心,本宫已经秘密调回了飞龙厩骑兵,京城的安危交给他们自当无碍!”


    李享闻言胸有成竹的说道。


    “殿下英明!”


    众将见李享的安排得如此滴水不漏,当下对李享也是刮目相看,对其的忠心又更上一层楼。


    “列为将军,成败在此一举,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突然,李享突然起身,一正言辞地喊道。


    “得令!”


    “事不宜迟,还请诸位将军速速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此战若是成功,本宫必将亲自向皇上为诸位将军请功!”


    “谢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