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胡春的转变

作品:《东汉末年之百姓天下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殿下,我第一次见到百姓发自内心的笑容。


    那种笑容,让人心里感觉温暖和踏实。”胡春此时不知从何说起。


    “我也跟着大家一样,喊你老胡吧!


    老胡,我其实更愿意听到,你发现的问题,而不是夸赞。”


    胡春呆住了,自古以来,上位者能听进不同意见就能称之为大度了,他第一次听到有人喜欢听缺点。


    “殿下,要说问题?


    我也是平民百姓,曾经最大梦想,有田地,能吃饱穿暖,不被官员和地主们欺负,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我真的不知道现在有什么问题。”


    刘恢微笑着说道:“我们的百姓勤劳而善良,也很容易满足,就这点可怜要求,都得不到满足。”


    刘恢看他不想说,接着话锋一转,“请你过来,是想和你谈谈乌桓的情况。


    你比我们所有人都了解乌桓。”


    胡春笑了笑。


    “殿下,乌桓的由来大家都知道。


    我谈谈现在的辽西乌桓。


    辽西乌桓是众多乌桓部落中的一支,也是最大的一支。


    他们虽然辽西生活多年,依然保留了不少自身生活习惯。


    经过多年,乌桓里面有很多民族,是一个杂居的民族。


    百姓日子十分艰难,尤其是底层的奴仆,和大汉一样,主人可以随便打杀,而不会追究任何责任。”《历史上唐朝之前,奴仆可以随意打杀,李渊称帝后,下了一道命令:打杀奴仆罚200钱。此时粮食大约60钱一石,可以想象,人命贱到何种程度?》


    “汉人占比多吗?”


    “现在越来越多,因为中原现在越来……”想到刘恢身份,胡春欲言又止


    “朝廷昏庸无道,朝中党派之争,地方官员贪污腐败,世家豪族兼并土地,这是事实没什么忌讳的,辽东不以言论获罪。”


    听到刘恢的话,胡春此时内心是激动不已。


    以刘恢身份,敢于直说朝廷痹症,可不容易,这是一个提倡“孝”的时代,子不言父过,何况还是君父。


    “殿下胸襟如海!”


    “目前,辽西乌桓大约25万人左右,汉人不低于两成。”


    “汉人地位呢?”


    胡春摇了摇头,“地位低下,很多都是贵族的奴仆。


    有些编入军中,也有帮助他们种地或者修建城池。”


    乌桓和鲜卑不一样,乌桓其实已经进入了农业社会,鲜卑还是游牧民族。


    “如果是你,你以为如何解决乌桓问题?”


    刘恢的话,听在胡春心中,感受完全不同。


    所有人都在为辽东新政欢呼时,眼前的少年王爷,居然想到的是如何解决乌桓问题。


    “殿下,我以为,要解决乌桓问题,单靠武力是不行的。”


    “具体说说看?”刘恢倒了一杯水递给他。


    小小举动,让胡春感动。


    “乌桓部落组织松散,好勇斗狠。


    他们部落首领称呼大人,是从各个小部落里公推选举出来的。


    这样的人往往威信很高。”


    刘恢点了点头,此时的乌桓虽然落后,也算得上公天下。


    “据我所知,辽东有不少稀奇物件和他们必须品。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分化辽西乌桓内部。


    培植亲辽东的人,通过利益,让这类人有更大话语权。


    同时,宣传辽东百姓政策,这样一来,不少人会离开乌桓进入辽东,只要辽东公平对待他们,这些人将来就是最后解决乌桓问题最好的人。


    长此以往,基层百姓会仇恨上层,分化瓦解他们。


    到时,大军一致,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啪啪啪……”


    刘恢鼓起了掌,胡春并没有让他失望。


    对付敌人最好的人选是了解他们的人。


    “老胡,你可愿意回到辽西乌桓?回到丘力居身边?”


    胡春不可思议的看着刘恢。


    “老胡,你的罪不在其行,而在其心。


    你痛恨朝廷和官府,我理解,但是不能因此伤及百姓。


    你让他们攻打襄平是为了钱财,这点我知道。


    但是你想过没有?丘力居和峭王这些人,进入辽东,他们会控制得住不对百姓动手?”


    “殿下,我有罪”。胡春此时羞愧得低下了头,他并未因为有机会回到辽西乌桓而兴奋。


    “因此,才让你赎罪,将来,百姓也才能原谅你所作所为。”


    刘恢这番话和胸襟,彻底把其征服。


    “殿下,胡春愿意赎罪,愿意为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刘恢笑着点点头。


    容易吗?费了这么大的力量才把其收服。


    “殿下,只是我长久未回,如何让丘力居信任呢?”


    “这个简单,我给你利益,丘力居必然不会生疑。”


    胡春露出期待的眼神。


    “我打算开放食盐、神仙醉、茶叶给你们。


    你们草原的羊毛可以卖给我们,有多少都要。


    你们的牛和马都要,有脚疾的马也要。”


    “殿下,羊毛腥味太重,我们会不会亏损?”


    胡春的态度让刘恢满意,一个人立场很重要。


    “不会亏损,羊毛在草原一点用没有,你们运到襄平,两斤一钱”。


    此时,大汉粮食大概差不多3斤一钱。


    “殿下,我的事情如何才能瞒过多方?”


    刘恢笑了笑。


    “这点很快有人回答你。”


    ……


    胡春带着激动的心情离开了。


    “奉孝,你认为胡春策略可行吗?”


    郭嘉翻了一个白眼,“如果不可行,殿下万不会答应他。小说


    何况,殿下最在乎的是,解决高句丽、沃沮、东沃沮、扶余、三韩、靺鞨、肃慎这些国家和部落之前,乌桓和鲜卑不要出来生事。


    只是没想到,胡春还有点才华。”


    “奉孝,还好我们是一伙,如果是你敌人,恐怕我们不好过。”


    郭嘉笑了笑,做你的敌人恐怕更难受。


    “谁也不比谁笨多少?只是很多人缺少历练和机会。”这也算刘恢对胡春这类人的回答吧!


    郭嘉现在像是刘恢秘书一般。


    “对了,殿下,这是新任命建设司司长董昭和荀彧送来的扩城方案。”郭嘉把文件递给了刘恢


    刘恢细细看完,他发现,古人只是缺乏一些提示,很多问题刘恢提示以后,这些人就能很好完善。


    “奉孝,你看完后是什么想法?”


    “整体思路不错,只是太小气了。”


    刘恢不明就里的看了一眼郭嘉。


    “我的意思是,目光不够长远,殿下说过,未来襄平会成为北方重镇。


    现在襄平人口有10万了,按照各行各业发展,10年内,襄平人口会超过30万或者更多。


    现在规划的城市,也只能满足30万人居住,10年后呢?”


    郭嘉这点看法,和刘恢看法非常一致。


    尤其是工业化以后,城市会有大量人移居。


    襄平以其独特地位,自然是一座重要工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