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章:得偿所愿

作品:《四合院里种田人

    这次去,没有见到老总。


    但见到了秘密部门的负责人,也跟他单独的聊了很久。


    上次王振东交上来的文件资料,已经得到了重工业部的重视,并且已经开始在钢铁总厂,进行新一轮的技改。


    首先是高强度合金钢,已经突破,炼出来了。


    有了这样的钢材,可以说是让国内的重工业,都大大的前进一大步。


    从机床到一些要求高的机械设备,都能够得到提升。


    而分段式无缝钢管生产线,也在加紧的研发之中,相信很快就能够试验性投产。


    对于这样能够加强国防工业的新技术,王振东的贡献,可以说已经到了很高的地步。


    对于其提出,想专门出去搞各类新技术的申请,上面经过研究,也同意了。


    国家需要王振东这样,能够搞来最新技术的人。


    西方欧美对东方大国的封锁,明面上没办法打破,但可以安排王振东这样的人,出去收集。


    但同时上面也担心王振东的安全问题。


    这可不是去苏联那样的访问活动,以后王振东出去,就是单打独斗,被抓了国内也不会承认的。


    但担心归担心,王振东去一趟苏联,就搞来这么多新技术,所以,还是觉得王振东很适合干这个。


    秘密部门的孙姓领导,把一切交代完毕之后,给了王振东一个档案袋,就让王振东离开了。


    王振东出来之后,就开着车回厂。


    他以后依旧是副厂长,明面上的职务不会变,暗地里的工作没人知道。


    只有寥寥几人知道而已。


    属于绝密,但他以后可以很顺利的出国,而且是任何途径都可以。


    哪怕是他偷渡进出,都是可以的。


    也是,像他这样的明面上出去,也会被人盯着,还不如偷偷的出去,来的方便。


    档案袋里,有着一些绝密证件与资料。


    一切费用,都可以到秘密部门申请,以及报销。


    这一下,王振东终于舒了口气,心想事成。


    得偿所愿,终于可以出去,进行布局了。


    回到轧钢厂,王振东去了一趟杨厂长办公室,在里面待了一会,出来之后,又去了一趟黄苏记的办公室。


    同样的待了一会,与给杨厂长看的文件一样,也给黄苏记看了,如此也是为了以后,长时间不在厂子里,做预备。


    “还是绝密任务,你小子这是混哪去了?”


    黄苏记打趣一声,给王振东发了根烟,王振东划燃火柴,点燃香烟,才笑道:“主要是我虽然是副厂长,但对厂子里的工作,一窍不通。


    所以,上面就给我安排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黄苏记笑着摆摆手,“别跟我解释,我可不想知道太多,对了,马上过年了,一些福利也在发了。


    你去问下魏群,你领了就放假吧……”


    “那行,您忙,我去看看……”


    出了黄苏记的办公室,王振东就去厂办找魏群。


    然后魏群就让人把王振东的那份福利,直接给他送到了车子上。


    有猪肉,羊肉,烟酒,水果,以及从其他单位采购来的布匹与皮鞋,脸盆毛巾热水壶等等。


    幸好是在厂部门口,不然让工人们看到,都会眼红。


    实在是数量太大了,猪肉十几二十斤,羊肉也是差不多,水果是一竹筐,从南方运来的。


    有柑橘有苹果,烟酒也是好烟好酒,两条中华,四瓶茅台。


    还有一个信封,里面是两百块钱现金,以及各类票证。


    皮鞋王振东看了看,尺码正好,布的颜色是藏青色的,做外套不错。


    这当副厂长就是不一样,过春节的福利,实在是太丰厚了。


    一切搞定,王振东就开车回家了。


    他算是提前下班了,以后来上班也是看心情,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


    至于萧元义还是李怀德上任副厂长,他也不关心,还有那胡淑芬与万校长的事情,他也不准备管了。


    厂子里这么多能人,还轮不到他来出面。


    既然一个个都装死,他也不想当出头鸟,何况现在他已经工作性质变了,更没必要出风头。


    上次徐正的事情,他都是采取私底下解决,为了什么?


    不就是不想出风头吗?


    这个年代,出风头多了可不是啥好事,还是低调一些得了。


    之前乡镇人武部工作,可以放开一些,但到了副厂长的位置,就不能那样了。


    再那样的话,就是给自己与家人招祸了。


    当然,现在也不叫乡镇了,应该是公社了,南台公社。


    现在这样就挺好,明面上还是副厂长,不影响现在的一切,暗地里也有了活动的自由性。


    非常的满意!


    也算是他自己主动争取来的,拿出来的那些新技术新配方,同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以后,他也能够很合理的拿出一些新技术了,不然,凭借他参军是文盲,北朝战争结束,驻扎东北的时期,才在部队扫盲的人。


    如何拿出来这些新技术?


    不合理呀!


    没人是傻子,也不会有人认为他是天才。


    一介武夫,变成了技术革新的人才,怎么可能?


    所以,只有借着去一趟苏联,才能够拿出来一些,然后主动申请进入秘密部门,如此这般才能够合情合理。


    好在,总算是得偿所愿,王振东也因此心情非常的好。


    到了小院门口,王振东就停了车,把东西搬进小院里,他可不想人四合院里的人,看到他带回来这么多好东西。


    只是让王振东没想到的是,小院门开之后,文艺秋身边出现了一对中年夫妇。


    “爸妈,这是我丈夫,王振东。”


    文艺秋肚子已经有点显怀,也越发的丰满圆润,父母的到来,让她也少了心里对父母的埋怨。


    因为时移世易,她现在怀了孕,心态也不一样了,所以,对父母也变的宽容很多。


    “爸,妈,您们什么时候到的?”


    王振东听文艺秋这么一说,连忙笑着喊人,文艺秋的父母,第一次看到女婿,打量之下,也是笑着。


    至于是不是真心满意,不好说。


    毕竟王振东年纪这么大,面相也不是和善之辈。


    当然,表面上还是表现出很满意的样子,不管怎么说,这女婿是副厂长,处级干部。


    再不满意,夫妻俩也不会表现出来。


    等看到女婿从车子里搬下来那么多东西,夫妻俩心里就算有些意见,此时也已经没什么意见了。


    女儿找到的这个女婿,能够让女儿过上好日子,那就比什么都强。


    再看看这个小院,看看女儿丰满圆润,满脸的幸福样,夫妻俩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王振东把东西搬完,才开着车去到四合院门口,把车子停好。


    先去四合院里说了一声,就返回了小院。


    岳父岳母来了,自然要好好的招待,还有安排住的地方,小院的东厢房,也不知道整理出来没有。


    这个时候老两口过来,自然是在一起过年了,搞不好还不是一天两天的住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