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两个方案

作品:《罗阎

    天地不仁,万物刍狗。


    看着这行标注,贾妙抬了下眼镜,看向林薇。


    “你想跟我讨论《道德经》?”


    林薇摇头。


    指着那些古文字说:“这一组文字,是我一个同学托我破译的。”


    “我花了一段时间,借由老师你自己编写的‘归墟文字密码’,再加上这些年我们从归墟里搜罗到的,整理并成功破译出来的文字作为参照。”


    “就在刚刚,才完全破解了这上面的文字。”


    “但我不知道,这是否正确,所以想请老师你看一眼。”


    贾妙嘴角微微扬了下:“小林,你在归墟文字破解方面的造诣,在这一行里称得上数一数二。”


    “既然你破解出来是这一行信息,那我来破解,基本上也差不多是这样。”


    她看向屏幕说道。


    “从归墟出土的那些古物上的文字来看,很明显,那个时期的一些学说和理论。”


    “都有流传出去,并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其中一些理念与归墟古物上的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现在,你破译出这组信息,也不奇怪。”


    “有可能真正的文字并不是这八个字,但意思应该是差不多的。”


    贾妙站了起来,端起一个水杯,走向饮水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是出自《道德经》第五章的句子。”


    “最浅显的理解是,天地并不仁慈,只是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


    “不过,这如果联系上下文的话,会发现这种理解有失偏颇。”


    “我更认同另一种解释。”


    “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地顺其自然,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更精简一点,便是‘道法自然’。”


    倒了一杯水,贾妙回到了桌前,看向桌子上的平板电脑。


    抿了口水,她说道。


    “现在归墟里有文字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很可能是归墟所代表的‘太古文明’,那时候就对天地,对自然有类似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