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争议

作品:《从作曲人开始的顶流巨星

    在剧组帮忙了两天,给网友们介绍了一个电视剧剧组的大概运行流程后,一周的向往直播已经接近尾声。


    在蘑菇屋屋人离开的时候,停摆了几天的剧组也恢复了拍摄。


    即使丝毫没有透露相关剧情,通过这几天的直播安利,网友们对于这一部电视剧的兴趣也被点满了。


    相信之后只要导演运作得当的话,开播火爆是肯定的。


    至于能不能保持住热度,就得看剧集质量了。


    反正圈子内的不少同行见到这样的情况是对于李山红非常之羡慕嫉妒的。


    要说起来,向往这个节目从开播就火爆的人气,早早就让许多影视剧宣传方眼热。然而,节目组却一直拒绝接宣传合作,邀请的嘉宾从来都是五个常驻的熟人,也是让很多人觉得难以理解的。


    其实在节目开拍之前贺长平三人就达成了共识,他们要过的是向往的生活,不是宣传的生活。


    这次凑巧遇到剧组拍摄,也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周日,于海等人离开桃林后,就观众的不舍威胁中直接结束了直播。


    其他人还需要回蘑菇屋收拾一下行李,于海不需要这么麻烦。


    他找了节目组拿回自己的手机之后,就汇合了助理闻人直接坐车往机场而去。


    带上助理的好处之一就是,在外所到之处的吃住行都有人提前安排好,不用自己操心。


    他显示回家好好地休息一个晚上。


    等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多才自然醒过来。


    他已经有两个多礼拜没有回来了,真是分外想念,回到家也感觉特别的轻松。


    而且这几天在剧组睡帐篷也确实不够舒服,虽然环境非常棒,空气也很清晰,有带着十足的好奇心看别人工作,但是身体的疲惫是一直存在的。


    这让他需要缓一缓。


    醒过来发了一会儿呆后,于海掏出手机刷了下微博。


    此时,关于这次亚洲文化音乐交流会的首场演出名单已经在音乐协会的官网上面公布了。


    对此,大家的反应不能说是轩然大波,但是也绝对不是古井无波的。


    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大块石头,激起一池子的春水。


    不为别的,因为演出名单中有一个名字,鲸落。


    这个名字自带热搜buff,从他出道以来,每隔个一段时间,总能在上面看到。


    除了小水滴们统一的欣喜,期待的发言之外,其他人对于鲸落出现在这样的交流会颇为反应各不相同。


    有些人颇有微词,认为鲸落太过年轻,大学都没毕业的一个学生,虽然作曲上颇有天赋,却不能否定他太过年轻的事实。


    在这样重要的场合出席,而且作为首场演出的嘉宾,有点抬举他了。


    交流会是有持续好几天的。


    为了开个好头,一般首场演出的嘉宾,都会选择比较重量级的。不是国际知名的歌唱家就是顶级乐团演奏曲爹的作品。


    而鲸落,有什么资格被安排到首场演出中?


    “能够理解大佬们培养下一辈的想法,然而凡事咱得讲究个循序渐进吧?拔苗助长并不可取。”


    “深趴这次的演出的作品名单,音乐板块,除了几位曲爹之外,其余几个都是圈内成名二十年的老金牌了,是公认有曲爹实力的存在,只差一个证道仪式了,所以鲸落凭什么混迹其中?”


    “我承认鲸落的歌喉绝无仅有,但是这次他似乎没唱歌啊!”


    “鲸落年纪还是太小了,容易紧张,希望不要在外国人面前丢脸才好!”


    “虽然我也非常喜欢鲸落作品,认为他是具备在未来二十年有机会冲击曲爹的潜力,不过今年就让他上交流会有点过了。”


    “听说业内不少曲爹相当欣赏鲸落,希望不会有黑幕!”


    “……”


    当然也有不少人表示支持看好鲸落的:


    “资历不代表一切,鲸落的惊才绝艳有目共睹,是时候给他们展示一下我们年轻一辈的风采了。”


    “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波我觉得没毛病。”


    “当初刘寒松也选择了鲸落,那时候他还只是个普通作曲人,没多少人认识呢!”


    “不是小水滴,但是鲸落的作品我都听过,比起许多老前辈好太多了好吗?”


    “摆事实讲道理,只要鲸落这次的作品够好,我就觉得没毛病。”


    “我是抱着期待的,话说门票你们有转让的吗?”


    “……”


    一般艺术交流会这样的严肃场合,大部分吃瓜群众平常都不会太关注的。


    毕竟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样的活动太过高端,不是普通人喜欢接触的。


    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华夏网民中听说过一个时尚杂志举办晚会的人绝对比知道某个文化交流会名字的人多很多。


    也许在交流会结束后,通过针对某些作品的推广,在这些交流会中的一些作品会红火起来。


    但是在整个交流会召开的过程中,其实都是这个圈之内的人才会比较关注的。


    然而这一次,因为鲸落这个顶流的存在,这一届的亚洲音乐文化交流会,受到了网友们前所未有的关注。


    从名单公布的第一天,不过几秒钟,交流会首演当天,还剩下的少量门票就不过在几秒钟之内售罄了。


    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听门票事宜。


    这是音乐协会这边也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情况,也是许多黄牛也没有想到的机会。


    于是,没过多久,一个话题又火热了起来。


    “高价收购交流会门票”


    原本一百多块的门票,不过一个小时就翻了好几倍。有人甚至出价上千元来抢,但依旧僧多粥少。


    音乐协会总部


    看着在交流会主页疯狂吐槽门票太少的留言,孙启正略显得意地看着自己好友,音乐协会理事,作曲家景祥先生。


    “如何?我推荐的人不错吧?”


    景祥不置可否:“这年轻人确实有号召力。”


    作为音乐协会负责主办这次交流会的理事,他自然希望这次的交流会产生的影响越大越好。


    鲸落出现给了他一个惊喜。


    看来当初大胆选择鲸落填补空缺,算是一部妙棋了。


    不过他此时有些庆幸交流会门票放出去的比较早,否则如果演出当天出现的都是鲸落的粉丝的话,对于其他演出嘉宾来说会很尴尬的。


    在他另一边坐着的一位老者却有点不开心地哼了一声:“名气不代表实力,希望他撑得起这份期待吧!”


    其实当初钱正明刚刚出事的时候,除了孙启正之外,另外也有作曲人推荐了替补人选的。


    毕竟能够上这样的舞台,也是个很不错的资历,大家都有想要提携的后辈。


    结果最后定下来是孙老头推荐的鲸落后,很多人其实都不大服气。


    景祥给出的理由是鲸落的作品质量更好。


    他们没有听过这次鲸落的作品,却并不认为鲸落的曲子能够力压所有人。


    诚然,鲸落这两年确实发布了许多极为优秀的作品。


    许多歌曲就连他们听了都会拍案叫绝。


    然而对于这些在这个行业混了几十年,早就功成名就的曲爹来说,他们之前发表的作品被无数人奉为经典之作的并不在少数。


    作曲是很依靠灵感和天赋的职业,但是作曲人自身丰富的累积是这一切的基础。


    他们必须承认鲸落的天赋绝佳,是不可多得的后辈。


    然而能成为金牌乃至曲爹的人,哪一个又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呢?


    天赋能够让他们拿出耳目一新的作品,然而经验的积累却能够让他们将作品打磨成经典。


    他们觉得鲸落的累积还不够,至少比起自己等人推荐的作曲人来说,太过年轻了。


    不过虽然说心里有点不服气,这些人也不得不承认一点,鲸落在年轻人之中的号召力,比起他们来说强了许多。


    所以他们都决定演出那天要好好关注一下这个小年轻,只希望决定下这个人选的人并不是出于私心。


    其实要说起来,这些人心里也并没有对鲸落本人有太多的不满。


    相反,其实挺多人都挺看好鲸落这个后起之秀的。


    他们是不满意孙启正的着急态度。


    因为有他的存在,这次的交流会将受到前所有为的关注度,然而,也是因为这样,鲸落面露的压力将是空前的。


    将这个年轻人直接推到风口浪尖,并不是一件好事。


    “老孙,你太着急了,迟早会害了他的!”另外一个曲爹叹了口气。


    孙启正一点都不以为意:“那是你不够了解他的能力。”


    “毕竟压力才有动力嘛”孙启正再次笑了笑,然后看向景祥:“还有交流晚会的门票没有?我孙女冲我要呢?”


    此言一出,也让其他几个人想起了自己来这个办公室的目的:“也给我拿两张吧,之前都说了不来的,现在突然又过来讨。烦人!”


    “我要五张,我家小子说鲸落的歌比我的好听。生气!”


    “十张票,我小姨子说如果不给票,她就带我老婆回娘家了……”


    “……”


    景祥看着几个曲爹还有逐渐围拢上来的办公室员工,一脸无语:“没有,一张都不剩了。”


    “怎么可能?”


    “总共就没几张,都被几个部门的领导瓜分了!”


    “好过分啊!”


    “鲸落的现场啊,好可惜!”


    “……”


    看着一群人骂骂咧咧地离开,景祥略显得意地抽出自己的抽屉,里面有两张门票静静躺在那里。


    还好自己机智,留了两张,这样家里小姑娘讨要起来,就有的交代了。


    然后他就看到自己手机振动了一下,小孙女弹出了一条消息:“爷爷,亚洲文化交流晚会门票可以给我几张吗?”


    “可以给伱留两张。”


    “两张不够分啊,可以多弄几张吗?”


    “怎么这么多人?”


    “爸爸妈妈,哥哥和我还有外婆他们也想去……”


    景祥:“……”


    鲸落的粉丝,年龄跨度这么大的吗?


    于海刷了一会儿微博,就觉得没意思了。


    他微博下方都是各种鼓励加油的话,让他都有些腻了。


    虽然不是太想出门,不过确实还有事情要完成,他只能爬起来换衣服准备出门。


    “你们在哪里?”于海掏出手机询问了一下黄兴辉。


    “你回虞城了?”黄兴辉有些兴奋:“我们在学校排练室,你要过来吗?”


    “我吃完早饭后过去。”


    “你还没吃早饭啊?”


    “嗯。”


    黄兴辉羡慕了。


    他们这阵子为了练好这两首曲子,天天起早贪黑的,已经很久没睡过懒觉了。


    于海感受不到同学的羡慕。


    他戴上口罩和帽子,出门吃早饭,然后才去往学校。


    “殿下来啦!”春华乐队的五个人看到于海出现在练习室门口,又是兴奋又是紧张。


    今天是于海来检验他们成果的时候,毕竟他说过,如果他们没能达到他的预期,是会换人的。


    而且只要他愿意,过两天去庆城,音乐协会总部所在地,想要找到一支超高水准的民族乐队可是太容易了。


    于海面带微笑:“你们练得如何了?”


    “挺好的。”虽然是这样回答,不过大家声音并不高,显然自信不是很足的样子。


    “听听看好了。”于海说着就找了把椅子坐下。


    见此,春华乐队五个人相互对视一眼,全部都深吸一口气,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面对这个唯一的考官,他们拿出了自己十二分的努力。


    五分钟之后,音乐停歇。


    于海摸着下巴,沉思了一会儿,而后在五个人忐忑的目光中点了点头:“比我想象中好一些。”


    大家表情都是一喜,于海也不卖关子直接宣布道:“算你们过关了,接下来今天我会和你们一起加强训练。”


    “哦耶!”几个少女拥抱着欢呼起来。


    黄兴辉也不由露出兴奋的笑容,不枉他们这两个礼拜废寝忘食地训练。


    终于是抓住这个机会了。


    于海等他们庆祝完毕,这才表情严肃地将几个人的主要问题指出:


    “第一,你们的节奏还是有点问题,不够稳,我们的演出是没有指挥的,所以你们自己要努力把握住节拍……”


    “弦乐的音准都不错,但是某些音还是得加强,古筝尤其要注意……”


    “最重要的是器乐的瓶颈部分,你们的默契还是不够,solo真的要很注意这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