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 当锦衣卫和皇帝秘谈

作品:《大明好孕:皇后娘娘她日日求被废

    朱高煦本来还有点犹豫,觉得大侄子的态度事出有妖,想着要不要再缓缓,可下属的话,却让他热血沸腾起来。


    是啊,他出生入死一辈子,凭什么让那个小毛孩子压自己一头?


    可造反总得要个理由吧?


    现在那大侄子,对自己言听计从,他应该用什么理由造反呢?


    手下道:“起兵要什么理由,只要咱们兵强马壮,到时候那帮文人,自然会给我们想理由。”


    “王爷,文人没什么了不起的,在咱们的刀剑下,他们肯定连屁都不敢放,要是实在要理由的话。”


    “今年北平地震,咱们就说是新帝无能,所以老天爷发怒警告,王爷又恰好做了个梦,梦见先帝把玉玺交给您,让您登基为帝、造福万民呐。”


    朱高煦听得连连点头,心中越发热血沸腾。


    只是,做梦的这段,怎么那么耳熟呢?


    老子用过的借口,他再用,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吧?


    京城。


    于谦在江西混的非常好,处理了好几起大的冤案。


    才刚有为人父母官的感觉呢,谁知新帝一封圣旨,又把自己给召回来了。


    他穿着一身青色官服,满脸都是对被打断工作的不满。


    朱瞻基问他:“你知道,朕为什么要你回来吗?”


    小样,还有小脾气了。


    于谦拱手:“臣不知,请皇上明言。”


    这朱家的皇帝,怎么一个个变脸比翻书还快。


    一会儿让他去给皇子教书,教到一半又把他放出去了。


    这放出去才一年,事情还没办妥,又给他叫回来。


    才短短一年,他就换了三个活,哪有这样的?


    小朱走到他面前,拍拍他的肩,满脸叹息地道:“于谦啊,汉王要谋反了,他想学我爷爷。”


    啥玩意?


    于谦一脸懵,显然不信,汉王怎么能和永乐大帝相比?


    虽然他当官的时候,自己还是一秀才而已。


    但是,关于汉王的蠢事,他可是早有耳闻。


    就这样,还学永乐皇帝,找死还差不多呢。


    小朱继续道:“你不了解朕二叔,他虽然脑子不太好,可在战场上,确实是有项羽之勇。”


    “每回破敌,都如过无人之境,他身上的好战之心,和我爷爷是一样的,他要是当了皇帝,这仗可停不下来。”


    “最重要的是,他是朕的亲二叔,打断骨头都连着筋呢,朕实在是不想和他动刀枪,就想一家人好好的,相亲相爱地在一块儿,你明白吗?”


    小朱觉得自己说的很明白了,他就是想派于谦去说服朱高煦投降。


    于谦:“……回皇上的话,臣不明白,这事和臣有什么关系。”


    这不是你们老朱家的事么?


    要么,你就派个将军去,把朱高煦给活捉了。


    关他一个六品官什么事?


    “你怎么这么呆呢?”朱瞻基无语,招招手示意于谦过来,低语几句。


    只见于谦听得连连点头,还不忘保证道:“皇上放心,臣一定办好此事,务必让汉王回头是岸,不让您和王爷之间叔侄相残。”


    皇上真是仁君,这汉王都已经在打兵器准备造反了,皇上还不忍派兵,而只让自己去游说。


    小朱看着于谦的背影,心情大好,心中突然又有了个好点子,便把锦衣卫指挥使赛哈智叫了过来。


    两人把人打发出去,然后在奉天殿里聊到了深夜。


    门口伺候的人交换着眼神,大致的意思就是:这俩凑一起密谈,又该谁要倒霉了吧?


    景舒每日都要带妃嫔给太后请安,所以天不亮就得从床上爬起来,然后闭着眼睛让人给自己收拾。


    小朱三日才上回朝,今儿不是上朝的日子。


    所以也要一块儿去给太后请安,寻常人家尚且要晨昏定省,作为皇帝,自然要做个好榜样。


    他看着被两宫女扶着上妆,却还闭着眼睛昏昏欲睡的妻子,便上去亲自扶着她笑道。


    “你要是还困,便继续睡会儿,告假一日,母后是不会责怪的。”


    “那怎么行?”景舒眼皮都不想睁:“有了一次躲懒的借口,就会有第二次,经常这样下去,我还怎么母仪天下?”


    像她高中的时候刷题,就经常在早晨起不来的时候,决定今天好好休息,明日一定努力。


    结果……


    额,你们应该都懂。


    这是在古代,当皇上皇后的,若是带头不守规矩,那天下还不得有样学样,乱套了不可。


    闻言,小朱觉得也有理,就没再说什么。


    只默默帮着宫女们,为她簪上各种首饰。


    别说,他手艺不错,挺好看的。


    想必从前,没少给孙氏梳妆打扮吧?


    其实她睡的还算多,妃嫔们早上会起得更早,大概凌晨四点多就得起来,得等请安完才能回去补觉。


    张太后早让人准备了早膳,她今日看起来心情不错,打发走妃嫔后,她就亲手给儿子打了碗粥。


    景舒很有眼力见,乖乖为婆婆和自己打粥。


    一家人聊着琐碎事,很快就用完了早膳。


    饭后,张太后拿出一封折子,递给了小朱道:“这是我在你爹的匣子里找到的,你瞧瞧。”


    朱瞻基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就是鼓励寡妇、和离、被休后改嫁,取消贞节牌坊,还有生娃奖励的一系列措施。


    但是没写完,里面很多东西,朱高炽写完又划掉,写完又划掉,显然是觉得很为难的。


    张太后看着儿子,认真道:“儿啊,这事不简单,可再不简单,你也得想法子去做啊。”


    不说别的,光说允许被休女子再嫁,都会让天下文人跳脚。


    景舒探过脑袋,看过后才知道正是自己提过的那几点,没想到胖胖真往心里去了呢。


    她之前看没动静,还以为他是不赞同自己观点。


    但其实,人家皇帝做事,是要顾虑周全才会开始行动的。


    朱瞻基点点头,表示自己会做好的。


    “也不着急。”张太后也没催:“几百年都是如此,哪就那么好改了,眼下最要紧的事情,是你二叔,儿啊,你可得把他盯紧了。”


    她总觉得,老二会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从仁寿宫出来,朱瞻基拉着妻子的手,要带着她去御花园看花儿。


    景舒找准机会,便开始明知故问:“皇上,母妃说的是真的,二叔他……真的有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