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8 章 改法的,没一个长命

作品:《大明好孕:皇后娘娘她日日求被废

    “人家不刺杀他,刺杀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更何况他动的,都是手头有权、有钱人的利益。”


    “这些人自己,肯定是不愿意承担弑君的罪名,可若是,这会儿有人不要命地站出来。”


    “说皇帝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要弑君的话,他们只需稍稍推动,便可兵不血刃地达到他们的目的。”


    东瀛人,就是那个不要命想弑君的。


    因为朱瞻基亡了他们的国,让他们从养尊处优的贵族,变成了如今这般落魄的亡命之徒。


    而被朱瞻基得罪的那些人,趁机想借这些人亡命之徒的手,解决那个让他们失利的君王也是很正常的。


    你想想看,假如你本来拥有许多家奴和田地,还都不需要给朝廷交税,富的恭桶都是金子做的,


    可若是有一天,你花大价钱买来的家奴全部都变成了自由身,你还需要给一大笔田税白送出去。


    你心里能舒服吗?


    自然不能,你只会觉得这个皇帝他是个昏君,皇帝在和你争利,有机会,你自然会想报复他。


    “咳咳……”张太后咳得很严重。


    她握着景舒的手:“让锦衣卫,从江南查起,其一,那边是占着海口,东瀛人上岸从他们那里最近。”


    “还有就是,皇帝改税法,其中损失最多的就是江南,那边还有许多的百年的望族,他们手里头多少是不干净的。”


    太宗皇帝去世时,仁宗皇帝病重,政事大部分是经张太后的手,这事,她一听就觉得不对劲。


    但有一样可以确定,此事绝对牵连甚广。


    “儿媳知道了,母后,您先别着急。”景舒劝道:“那箭没伤中要害,陛下性命已然无碍,您要保重身子才是。”


    “陛下最是孝顺,待陛下醒来,若知道母后因为他而病倒了,他那心里还不知如何愧疚呢。”ap.


    至于张太后说的得罪人的事情,她也没有反驳,因为,她说的这事确实是实事求是嘛。


    古往今来,改法之人,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多是短命的,也就王安石运气好点,生活在宋朝。


    哦,说错了,王安石是运气好,可在新旧法中摇摆的宋神宗,不也只当了八年的皇帝,就彻底嗝屁了么?


    还有北宋那位坚持新法的赵煦,他打败了人家西夏两次,使西夏臣服,还收取了青唐地区。


    可就是这么一位在重文轻武的朝代有点武作为的皇帝,不过二十五岁,就下去见他赵家的列祖列宗了。


    明朝就更不用说了,朱家皇帝,容易溶于水中更加不是什么秘密。


    呵呵,那道士说朱瞻基和水犯冲,倒是丝毫没有说错,刺客从海上来,可不就是与水犯冲了么。


    “我老了,死了也是活够了的。”张太后叹道:“可大明的江山还年轻,一定要把这些暗处的人一个个找出来。”


    “永绝后患,绝不可心慈手软,否则将来留给后代帝王的,便是一轮又一轮的刺杀啊。”


    景舒听得连连点头,她了解自家锦儿的脾气,自然知道等他上位,肯定是还有三把火的。


    可是斩草除根谈何容易?


    只要人类不灭亡,这世界上的纷争就永远都不会少,人是有贪欲的,永远都会觉得得到的不够多。


    就像那些地主乡绅,明明很有钱,却不愿意给朝廷交一个子,他们不缺买奴才的那几个钱。


    他们想要享受的,是掌握对人的生杀大权而已。


    那种皇帝要你三更死,阎王不敢留你到五更的感觉,才是最令人痴迷的,他们不能当皇帝,可在家中,他们就是那些底层人的皇帝。


    朱瞻基剥夺他们当“皇帝”的资格,那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


    景舒把张太后安慰好了以后,便又回了乾清宫,碰巧周泽林过来换药,三个孩子正在问话。


    “表舅舅,父皇如今无碍了吧?”


    “性命确实是无碍了……只不过,陛下有些天疾,这回又中了毒,且毒性又强,怕是要多费心调养了……”


    周泽林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可其实意思就那么一句话。


    命保住了,身子以后肯定是不怎么好了。


    是啊,朱瞻基都四十了,不惑之年,身体的抵抗力早就断崖式下跌了,何况他还有遗传性疾病呢?


    不过能保住命,便是怎么都好的。


    朱瞻基做了一个梦,他好像一直恍恍惚惚、漫无目地到处走,最后好像来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貌似,是一座桥上,桥边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少女正在卖茶。


    朱瞻基咽了咽口水,觉得有点渴,便想着上去要口茶喝。


    那位少女听到动静,便抬头上下打量了他一眼。


    紧接着就凝起了眉:“你不是早两年就该死了么,怎么现在才来?把这喝了,赶紧过去吧。”


    啥?


    朱瞻基抿抿唇,有些不可置信,可随后又释然了。


    对啊,上辈子,他早在宣德十年开年后没几天就死了。


    这辈子多苟活了两年,已然是上天恩惠,自己也该认命才对。


    只是……


    他心里到底还是有些遗憾的,他还没有来得及抱到孙子,亦还未曾和妻子敞开心扉呢。


    朱瞻基接过孟婆汤,却怎么也不愿意喝下去,他总觉得,他不想就这么离开,他还有心愿未了。


    忽然,他感觉灵台清明了一些,接着就在那美人惊讶的表情下,整个身体都飘了起来,然后就失去了意识。


    孟婆看着忽然出现的老道,她忍不住出言阻止道:“天尊,您不该干涉凡人的寿命。”


    “您已然让他重来一世,还多活了近三年之久,实在不该再次干涩,您虽然是尊神也难免背上因果。”


    在她的思维里里,就算是皇帝,那也是凡人,既然是凡人,那便要按生死簿论生死才对。


    怎么可以说重生就重生,说续命就续命呢?


    若是都这样,那地府还有什么用,用来当摆设吗?


    “可他并不是普通的凡人。”那位被称为天尊的老道,轻叹道:“他的遗愿没有完成,不肯喝你的汤,他是不会愿意去投胎的。”


    “他是人间的帝王,你不能像强迫其他鬼魂一般,强迫他喝下你的汤,只能让他自愿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