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包治百病?

作品:《八零大院小甜妻

    这话一喊出来,本来有些喧嚣的礼堂,霎时沉寂下来。


    这种安静就好像给按了暂停键一样。


    大师慌了,后背冒了一层冷汗。


    他想逃跑。


    可不过是几息之后,礼堂顿时更热闹起来。


    应该是很多人都没想到会是这个状况。


    原来是个假的啊。


    就说呢,这世上哪里有能包治百病的东西?


    要是有的话,也不可能是他们这样的人能看到的。


    包治百病,那还要医院干什么,还研究药物做什么?


    重要的是,包治百病出来了,不就意味着人类能长生不老了吗?


    不说活个几百年,就都活上一百来岁,那也是开心的啊。


    可能吗?


    这一看就是骗子。


    后续宋玉暖没掺和,看了一场热闹也就罢了。


    最起码能让周围的人知道一下,可如果依然执迷不悟,那神仙来了也没办法。


    项目重新审核,很快就批下来。


    季老那边也是,冷言冷语少了很多。


    那个医生和护士是小笛子叔叔安排的人,其他的是已经上班的宋明波找来的同学。


    宋明波读研也毕业了,被分配到了司法部门,最近准备辞职开律师事务所。


    只不过宋良和夏桂兰不是很同意。


    就宋老太也觉得下海太早了,依照目前家里的条件,真的不缺钱,可这个单位多好啊,听起来就高大上,感觉老威严了,就宋明波这样的能进去,也是小暖的面子。


    老宋家何德何能,进了这样的单位还不珍惜。


    宋明波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


    宋玉暖也和他谈了一次,说是这个想法是好的,只不过现在需要的是积攒资历,既然有这样的好机会,就在这个单位好好沉淀一下。


    三五年之后私企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注重法律意识,也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时候,那时的律师事务所应运而生。


    再加上有这里的工作经验还有人脉,这个律师事务所就不会干的那么艰难。


    要不然你刚毕业就去做这个,谁相信你?谁会找你呢?


    创业艰难,说的就是这种。


    再说了,目前家里两个已经毕业的大学生都不去上班,宋良和夏桂兰心里肯定不舒服。


    某些时候他们心里还是有着老观念。


    他们做儿女的,不说端着个金饭碗,能有个铁饭碗,也觉得颜面有光。


    体面说的就是这个。


    就像如今上面希望能将第二服装厂给承包下来。


    宋良也去看了。


    可是那个厂子的工人对他们很是抵触。


    谁都知道第二服装厂也是北都有名的大厂。


    支援国家建设也是走在前沿,在服装行业也是数一数二。


    这和第五厂不一样,原来的五厂是街道办的小厂起家的,也不过是赶上好时候列为第五服装厂了。但其实真正的大厂就只有三家。


    这里的工人瞧不上芝兰服装厂也很正常,更别说让一个农村来的泥腿子暴发户承包他们的厂子来安排他们的去处。


    工人们不同意,强烈反对,就算是你给我安排工作也不稀罕。


    我们自己找出路不成吗?


    我们自己人承包下来不行吗?


    为什么非得让一个外地人对我们指手画脚?


    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国家工人,多少年前就在这个厂子里工作,有的甚至是一家几口老少三代都在这里。


    芝兰服装厂现在的确是好,声名远扬,可是它招收的都是什么呀?


    家庭妇女待业青年返城回来的知青。


    可不是他们这样老牌的工人。


    工人和工人还不一样。


    就钢厂的工人和火柴厂的工人工资能一样嘛?


    不说别的,就曾经的五厂发不出来工资那会,他们还能发奖金涨工资呢?


    本来就高两个级别,这不能比的。


    宋良去了一次就不去了。


    如今的厂子就够他忙的了。


    宋玉暖倒是没有说什么,转手就成立了芝兰有限公司。


    如今的优惠多,就她的繁花都享受着十年之期的优惠。


    只不过宋玉暖有些眼馋二厂的老工人,这些工人可几乎个个都是宝贝。


    这个二厂问题出在哪里呢?


    宋玉暖手里有详细的调查资料。


    原因是前年的时候引进了国外的所谓的先进设备。


    是当时的厂长,当然现在已经下去了,因为他收了好处,所以这所谓的先进设备其实就是一堆废铜烂铁。


    大家都知道做服装,其实不需要多么先进的生产设备。


    万变不离其中,它又不是高端的精密仪器。


    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制作过程,说句实话,裁缝师傅就算是用脚踏缝纫机和一个熨斗就能完成。


    如今手工制作要占一大半儿。


    就算是将来能生产出自动化的裁剪机缝纫机和熨烫机,那也要人工操作的。


    就二厂原有那些设备完全能满足现在的要求。


    真的没必要从国外进口。


    可这几年就跟一窝蜂的疯了似的,各个单位都从国外进口设备生产线什么的,被骗的可不在少数。


    就像二厂这种情况,一下子就让生产陷入了瘫痪状态,如今已经一年没有开工资了。


    这么比喻吧,有一家小吃店,生意不错,在九十年代一个月能赚一千元。


    九十年代中期,一般的月工资在三百元左右。


    这么一对比,可以看出来,小吃店赚的不少。


    然后老板的儿子就觉得我家小吃店的生意还可以更好。


    怎么才能更好呢?


    那我去买个机器人吧。


    听说那东西不吃草不吃料还不用开工资,还能做饭招待客人,反正只一个机器人就能撑起一个小店。


    一本万利躺着数钱?


    这些年小吃店存了十万元。


    但机器人是一百万元。


    于是老板的儿子又从银行借了九十万元。


    然后跟人家讲价,对方同意将机器人九十万元卖给他。


    然后他将这十万元也就是父母给他的藏在了自己的口袋里。


    机器人买进来了。


    将厨师服务员都给辞退。


    因为人工费也很高的,所以老板的儿子觉得很开心,老板也觉得蛮不错的。


    说不定就能日进斗金呢。


    可没想到这机器人是假的,是有人做好了套就让老板的儿子上钩的。


    机器人瘫在那里,就是废铜烂铁。


    然后老板无端的欠上了九十万元的外债。


    小吃店啊,辛辛苦苦十多年才攒下了十万元。


    就说他多少年才能还上这九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