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小心思

作品:《八零大院小甜妻

    黄市和宋玉暖说了这些,宋玉暖又给他隐晦的提了几点意见和看法。


    宋玉暖接近北都中心,她的话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说出来。


    那边的黄市一一的答应下来,尔后,他犹豫了一下,却还是和宋玉暖说:“小暖,我想和你说一下你小婶的事儿。”


    “您说。”宋玉暖眉头皱了皱,前段时间从妈妈那里知道小婶要停薪留职,然后这些天就没有动静了,她也没有放在心上。


    说起来虎子没有在北都上大学。


    他去的是海城。


    因为他报考了这个城市的大学,当时的孙金荣和虎子闹得不可开交。


    甚至孙金荣都不想让虎子去海城念书,非让虎子复读一年再往北都考,然后还私下里还找顾淮安,问他能不能给安排一下,就是重新给虎子选择大学。


    按照虎子的高考分数,虽然去不了北都大学,但其他差不多的院校也是可以的。


    要说这事儿能办吗?


    那也能办的。


    毕竟虎子的高考分数并不低。


    更别说顾淮安的确有这个能力。


    随便想个名目,应该就能将虎子放到一所差不多的同等的院校去。


    可事儿不是这么办的。


    顾淮安当然不会听孙金荣随随便便就给虎子安排学校,这事儿完全要尊重虎子的意见。


    虎子和阿盛还有小刚小茹他们已经算是北都人了。


    说是在北都长大的,一点都不急夸张。


    大学毕业的小刚想要去南城闯一闯。


    于是,宋玉暖就给安排去了南城。


    一开始去的是国企,后来小刚和几个年轻人一起合伙,创办了电子科技公司。


    在这一点上,宋玉暖是支持的。


    于是,宋玉暖给投资,让他们尽放开手去做。


    自然,宋玉暖会时不时的给一些指导意见。


    如今的小刚做的也是有模有样。


    他们开发社交聊天软件,不但在电脑上,就在东方红移动电话上都能同时使用。


    这个聊天软件不说人人使用,但也差不多了。


    就目前来讲,还有没有什么其他软件能给代替。


    而如今的东方红集团,不单是研发生产移动电话,这其中还包括电脑。


    电脑这个领域和国外算是齐头并进。


    没有谁垄断谁一说。


    就东方红如今也是如此。


    它算得上是世界第一大品牌,但其他的品牌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涌出来。


    怎么形容呢?


    这个世界比宋玉暖所知道的世界发展进程要提前了十年不止的样子。


    然后二婶家的小茹则是去了香江。


    去的是繁花,如今也做到了管理层。


    其实这些真都是孩子的意见,宋河与连香没有任何想法。


    这要是以前孩子们能有这样的造化,那做梦都能笑醒。


    就连香都知道,两个孩子能有今天和宋玉暖有直接的关系。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这些……她的心里都是有数的。


    连香的想法很对,也不一定非得都在北都,是吧?


    世界这么大,不只有北都一个地方,如今的南城发展的不亚于北都和海城。


    可孙金荣不这么想,就觉得老爷子老太太这是偏心眼,是不是害怕他们这两房家的孩子觊觎大房家的财产?


    要不然,凭什么他们大房一家都在北都发展,甚至宋明波的工作还那么好?


    难道不是宋良和夏桂兰两口子想要独吞芝兰?


    可说句实话,芝兰是他们大房一家的吗?


    不是,是他们三家的,这其中还有老爷子和老太太的。


    没有这些人,你宋良还有宋玉暖能做到今天?


    众人拾柴火焰高呢,这话虽然不敢说,但是言语行动上孙金荣还是带出来的。


    只不过被宋老太太给责骂了几次,她就不再提了。


    但心里这样的想法就没断过。


    等虎子要去海城读大学,这才是爆发了。


    老太太将孙金荣给叫到了北都,还有虎子也在,宋年自然也一起跟来了。


    老太太那一次是真急眼了。


    这事儿不能这么了了,你孙金荣随随便便说几句话,然后说:我有口无心,想错了误会了就完了吗?


    不行,这事儿不弄清楚,以后就是个隐患。


    宋老太不在乎孙金荣,可她在乎儿子呀。


    就跟打老鼠怕伤了玉瓶一个道理。


    收拾孙金荣难免就会伤到儿子,毕竟人家是夫妻,而且夫妻感情还很好。


    其实说到底自己的小儿子也有小心眼。


    当初日子穷的时候,他们两口子就很能算计。


    孙金荣对她那个拐子妈那真是恨不得将心给掏出来将血都给他们献出去。


    可连一口饭都不愿给宋老太太吃。


    也是一天都不愿意和婆婆一起住。


    但是却吃婆婆家喝婆婆家的,然后贴补娘家。


    换个立场来讲,人家都说这样的女儿真的是没白生。


    这可不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但是从宋老太太心里来讲,那是真伤心。


    后期都不怎么来往。


    可儿子跑过来要粮食要钱她又心软了。


    后来,日子好了,过了一段平稳的日子,一个当了厂长,一个进了财政局成了科长。


    按照宋老太太的想法,这该知足啊,真的该知足啊。


    就以前,你宋年和孙金荣做梦都梦不到还有这样的未来吧。


    可结果呢,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要么说很多人永远是不知足的,一山望着一山高。


    怎么就不想想当时已经和他们说好了,如果不要工作,就跟着一起做买卖。


    如果想要工作,那就在单位好好干,别跟着掺和家里的买卖。


    可这两个人舍不得铁饭碗。


    那怎么着?


    后来她不还是给小儿子一家分了股份。


    是从自己手里折腾出去的。


    要知道他们当初可是一分钱都没拿也没出过力气。


    但她和老大一家从来没有亏待他们。


    小暖找人让他们两个都去干部学校进修,甚至还鼓励他们好好发展给他们做靠山。


    可其实如果没有小暖,她的小儿子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三千人大厂的厂长。


    一个厂长,还是处级干部。


    还是顾淮安的小叔,走到哪里都是被敬着的。


    如今木材厂生产的品种很多,主要做着进口出口的贸易。


    怎么还不知足呢?


    被训斥了之后,两口子面红耳赤,一个字都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