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不如卖红薯

作品:《回到古代,靠双手致富

    不到半个时辰,六笼屉的包子被一抢而空,林汤累得背后都出汗了。


    “宁岳,我家也开了二十几年酒楼了,从来就没见过那么好的生意。


    那些人嘴都叼得很,居然对你的包子赞不绝口!


    你要是开个包子店,我就来给你打工!”


    数着桌上的铜钱,林汤嘴都咧到耳朵根了。


    比自己赚钱都要激动!


    宁岳数了一百多文推到林汤的跟前。


    “林大哥,这是这个月的房租,今天还没去换银子,你要想换咱们就一起去。”


    林汤没想到房租来得如此之快,似乎还多出来很多。


    “多的是今天帮忙的钱,大早上你都没睡觉就帮我支起摊子,我还没感谢你呢!”


    生怕林汤不肯收这钱,宁岳绞尽了脑汁。


    其实租这样一个小楼,一两银子一个月真的不多了,宁渊上学自己带饭还要五两银子呢!


    若是在李先生家吃饭,每个月还要再多二两。


    而且李夫人做饭向来清淡,只管饱,五天里也就两天能吃上肉。


    宁渊也不想吃那寡淡的吃食,宁愿自己带饭。


    “你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就收下了。


    我先上楼补觉了,有事你去楼上叫我。”


    林汤扬了扬手上的钱,打着哈欠上楼了。


    宁岳正准备去钱号把铜钱换成银子,看见酒楼旁边的牛时,忽然意识到现在好像辰时过半了!


    也就是如今已经八点多了!王叔早就应还到永昌街了!


    “糟糕!”


    宁岳大叫一声,赶紧套上牛车就往永昌街跑。


    楼上的宁美淑睡醒后,哪里都找不到自己的大哥,本来以为大哥再一次抛弃了她正要大哭时,就发现桌子上笼布下面鼓鼓的。


    掀开一看居然是四个肉包子!


    这手艺一看就知道是宁渊的手艺。


    他们的娘亲包包子可是一绝!不光能捏够十八个褶,还能把面发得白白胖胖。


    再一看家里旁边的被褥,一个没少,自己的小金库也好好的躺在那里,这才安心地穿上衣服,开始下楼打扫卫生。


    势必让哥哥们回来后看见一个新的酒楼!


    等宁岳赶到永昌街的时候,王叔正靠在一处屋檐下等待,似乎快睡着了一样。


    “王叔!对不起!夜里遇见了昨天的衙役大哥,他家正好有闲置的房子,我们就住那了。


    早上又卖会儿包子,这才把时辰耽误了!”


    宁岳的眼里都是歉意。


    如今天越发冷了,他穿着厚棉衣赶着牛车来都觉得手冻得有些僵硬,王叔却还穿着露着棉花的破棉衣,脸冻得通红。


    “王叔,吃饭了吗?旁边有喝茶的地方,咱们坐下暖和暖和。”


    宁岳瞟见不远处有家挂着“茶”字的棚子,炉火上正冒着热气。


    “没事,没事,冻习惯了!这点冷算啥!


    那三九天的时候,被窝里都结冰呢!”


    王叔憨厚地笑着,拍着宁岳的肩膀。


    “来第一天就挣钱了?叔果然没看错!


    待在宁家村真是埋没你了!


    叔就不吃饭了,我还要回村里呢!


    地里的红薯今天还能收上来不少,快年底了,也能换点肉吃!”


    王叔坐上牛车,摆摆手正要走。


    宁岳却拉住了他的胳膊。


    “王叔,你家有多少红薯,卖给我吧!


    我现在在创业,钱不够我买原料的,只能先做些来钱快的买卖。”


    “创业?”


    王叔直愣愣地看着宁岳,嘴里重复着这个从没听过的词语。


    “是什么好吃的吗?”


    宁岳这才发觉自己说的词太现代化,他们古人是听不懂的。


    在脑子里搜索了一番,宁岳才找到一段说辞。


    “就是立业,我这身体建功是不可能了,只能自己做点小买卖。”


    “哦!立业啊!也是,快到了说亲的年纪了,我倒是从小听人说什么成家立业,你倒是好了,先立业,再成家!”


    这样的解释王叔一下就明白了,宁岳到底是豪绅家的长子,想法都和别人不一样!


    王叔欣赏地看着宁岳,这才反应过来宁岳刚才说要买他家的红薯。


    “宁家大小子,你刚说让我把红薯都卖给你?


    那东西吃多了不消化!放久了还会坏,你要那么多红薯做什么?”


    王叔以为宁岳是借了牛车不好意思才说出这样的话,他赶紧给宁岳解释。


    红薯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可在他艰难生活的末世里,一根坏了的红薯都能引发一场血案。


    这里的红薯纯天然,从地里挖出来都能闻到它的甘甜。


    “不是自己吃,是卖!


    咱们都是烤了吃,其实红薯有很多做法。


    裹了面粉油炸,再淋上糖浆就叫拔丝。


    红薯捣碎加上牛乳、蛋黄,就能做出红薯布丁。


    把红薯切条烤熟,还能做成红薯干,放的时间也更久。”


    宁岳一口气说了好几种红薯的做法,王叔听得一愣一愣的。


    以前就听说过宁家有钱的时候,吃的都和别人不一样,如今看来这话是真的。


    宁岳张口就来的东西,他连听都没听过。


    尤其是那个叫什么布丁的东西,居然还加了蛋黄和牛乳!


    在他们乡下,生了大病才能吃上鸡蛋!


    牛乳一年到头可能都见不到一回!


    居然还能奢侈到用来当配菜!


    “放心吧王叔,该多少钱我就给多少。


    你来帮忙我就给你算工钱!


    一个时辰给你一文钱行吗?”


    做吃的是最麻烦的,宁美淑虽然勤劳,但年龄太小,他也不能总让林汤帮他。


    也就是王叔了!他有时间他有钱,两个人正好搭档。


    “行!简直太行了!”


    王叔乐得都要跳起来了!


    一个时辰一文钱!


    一天做五个时辰就是五文!一个月下来一两多的银子!


    还没算卖红薯的钱!


    这样好的生意,不做下是傻子呢!


    宁岳还不忘带王叔认个路,带他走到自己住的永安街上,好让他明天一大早直接拉着红薯过来。


    这里没有任何机器代替,全都是靠他们的手。


    又要赶上饭点,估计会辛苦一些。


    “大哥!王叔!”


    听见酒楼外的声音,宁美淑一抬头就看见大门口站着的二人。


    她扔下抹布就跑了出来,干了一上午的活,脸上红扑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