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到达雁门关
作品:《回到古代,靠双手致富》 “世子,有人拦路。”
马车刚要加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了一个妇人,妇人拄着拐杖,步履蹒跚,脸上黑黄,身后还牵着一个孩童。
孩童的脚上穿着不合尺寸的鞋子,长袄里似乎没有别的衣物,只剩两条干瘪的腿在长袄里晃荡。
离寂看出这渭南城留守的百姓。
如今渭南动荡,城中早已弹尽粮绝,想喝一口干净的水都成问题。
“给他们吃的。”
宁岳没有去看外面的人,光是听见那声音,宁岳就觉得心里揪得难受。
“是。”
离寂领命,从后车里搬下一些吃食。
这些都是他们在开封府买的,一路上也没吃多少,拿完吃的,离寂还把自己的水壶拿给老妇人。
“老人家,渭南不是久留之地,还是快些去其他地方避难吧!
待到大邺朝得胜,再回来也不迟!”
坐在马车上的宁岳好心劝导着。
可吃着东西的老妇人却一直摇头。
混浊的双眼看着明黄色的马车,似乎在判断车里人的身份。
“我自小生活在渭南。
我的儿子就在战场上抵御匈奴,我不能走!
不能让我的儿子找不到家!”
老妇人的这一番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他们都是无家可归孤儿,所以才会把彼此当做自己的依靠。
而眼前的老妇人,连自己儿子是生是死都未可知,却依然要守在这里,等一个不知何时才能等到的人。
“离寂,多留一些吃的,咱们快些上路吧。”
大约是触动太大,宁岳有些听不下去老妇人的话。
似乎是察觉到主子心情变化,离寂立刻将马车里的米面搬出,让冬瓜和竹竿将二人送回家。
而他俩从老妇人处回来的时候,两个人均是低着头,沉默不语一路,任凭幻灵怎么问,他们都不肯开口。
从渭南城到雁门关,走走停停的花了一天一夜,到达雁门关的时候天色刚亮。
军营门口驻守的将士穿着盔甲,无精打采地站在门口。
巡逻的哨兵穿着不和形体的衣服,看上去与庄严的军队违和感很大。
“不是说粮草已经先运来,还缴获了牛羊吗?他们怎么还一副没吃饱的样子?”
幻灵小声地问着身边的赤阳,可赤阳也同样不解地看着他,耸耸肩。
“世子殿下,您稍等一下,神威将军和威武将军正在商讨军中要事,可能要等会才能过来接驾。”
本应该早就收到传书来军营门口等待的二人,却派来自己的副将前来迎接。
幻灵正要发作,宁岳一抬手,他马上退下,可心里却十分不甘。
宁岳是世子,虽没有战功在身,但如今有所建树的将士,几乎都是二十年前跟过宸王的兵。
即使没有跟随过宸王,也曾是他的拥护者,怎么到了宁岳这里,他们居然拿起了架子。
“没关系,战事最重要。
只是两位将军日夜辛苦。
本宫在此等候便是。
诸位也辛苦了!
离寂,赤阳,把马车里的人东西搬下来,请诸位战士喝酒吃肉。”
宁岳脸上看不出一丝情绪,反而命他们把马车里的人吃食全搬了下来。
这些将士久久没有吃过肉,尤其是他们搬下好几块肉的时候,眼睛都直了!
“竹竿,冬瓜,生火!”
做完了准备工作,宁岳开始在军营门口摆起烧烤来。
肥嫩的肉在明火上“吱吱”冒油,肉香飘散到周围人的鼻腔里,就连来报信的副将,嘴里都不自觉地分泌出口水。
“兄弟们,本宫奉命镇守边关,虽没有与大家有难同当,但如今春节,大家思家心切。
本宫这里有烤牛羊肉、乳猪、烤鱼,还有鹿肉、美酒。”
说完话,宁岳才把目光转到传信的副将身上。
从渭南出来,看着冬瓜和竹竿的表情宁岳就知道他们得到了不为人知的消息。
如今再看着这些毫无士气的士兵。
宁岳便心知他们是被“抓壮丁”到此。
神威将军是西南人士从小生活在水边,那里没有四季,一年如春。
他带的兵还未走到雁门关就已经折损大半,可淳于浩权命他带领精兵五千,不足此数便是欺君。
最后神威将军只能在路上附近抓“壮劳力”当兵,将人数凑够。
可普通百姓如何上场打仗,有些胆小的人临阵脱逃被军法处置,留下的人只能硬着头皮,在战场上穿梭凑个人数,连敌人的汗毛都伤害不了。
所以他们才会屡战屡败。
“吃过饭,原本不是军中的人来本宫这里领钱,回自己的家安顿亲友。
若是有原本军中之人不愿冲锋陷阵,也可以到本宫这来领了银钱,就此归乡。”
眼见着周围的人都来得差不多了,宁岳开始他的第一步。
清理军中队伍。
打仗讲究的是从心,听命令办事。
得不到手下士兵的心,自然不会有人服他。
有时候,一点压力是对人进步的鞭策。
若是压力大了,人就会崩溃,什么都不会做好。
宁岳的第一步就是收买人心。
这世上只有学不会的东西,没有谁生来就会上场杀敌。
就连他,也是被硬生生逼出来的。
从一开始杀丧尸会吓哭,到最后成为战神。
“世子……这……”
一听见宁岳要把神威将军好不容易抓来的士兵放走,副将脸色马上着急起来。
他们好不容易胜了一战,此时不乘胜追击,居然要让他们回家!
可宁岳根本不搭理他,他只能跺着脚,转头回军营里告状。
幻灵看着副将远去的背影,嘲讽似的撇撇嘴。
“世子算得真准,什么商讨作战计划,左不过是想给世子一个下马威。
咱们世子是谁!还能被一个小小的武将拿捏!真是笑话!”
昊澜也应和着幻灵的话,等着看两位大将军要如何收场。
许久没有过喝酒吃肉的日子,尤其是宁岳说要让他们归家时,简直就要痛哭流涕了!
这里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处处受气!
每次战败,迎来的只有军法!没半点人权可言!
他们的心中早就怨恨,却无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