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千叟宴变夺命局 李贽:这就是谋杀!

作品:《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乾隆举办千叟宴的本意虽然良善,但结果却出人意料。】


    【许多参加宴会的老人因无法承受旅途的辛劳而相继去世,这是乾隆始料未及的悲剧。】


    【经过后续调查,导致众多老人离世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首要原因是旅途的艰辛。】


    【受邀的老人来自帝国各个角落,因此邀请和准备工作早在半年前就已开始。】


    【在那个年代,交通条件十分落后。】


    【大多数受邀者年过古稀,他们不得不在宴会开始前三个月就启程前往京城,参加完宴会后再长途跋涉返回家乡。】


    【如此往返几个月的漫长旅程,加上路途的颠簸,对这些高龄老人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损耗。】


    【许多人因此身体虚弱,难以承受这样的奔波。】


    张良望着天幕上映出的字幕,心中感慨万千。


    他所处的朝代,交通同样是差的一塌糊涂!


    当年他追随汉高祖,南征北战,跟随大军行军,可谓饱经风霜。


    一路上车马不停,颠簸劳顿,身体常感疲惫不堪。


    更何况是那些年迈体衰的老人,若要长途跋涉,定是难以承受。


    想到那些不幸离世的老人,心中不禁一阵酸楚。


    虽说乾隆帝举办千叟宴的本意是好的,但最终却酿成悲剧。


    这不禁让他联想到当年攻打魏国时的情形。


    当时粮草不济,士兵疲惫不堪,不少人因劳累过度而倒下。


    战争的残酷与不人道,至今仍令他心有余悸。


    “军师大人,可是在想什么?”


    韩信的声音将张良拉回现实。


    “无非感慨天幕上所展现的。”


    “军师大人所言极是。”


    韩信点头赞同:“交通不便确实造成很多的困扰,若是有了像样交通工具,想必行军打仗也会容易许多。”


    “世事无常,未来难料。”


    张良喃喃自语:“或许终有一天,我们也能见证这样的时代吧。”


    韩信神色凝重,似有所思。


    两人皆沉浸在对未来的遐想中,良久无语。


    三国位面。


    诸葛亮凝视着天幕。


    他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主持朝政多年,对交通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蜀地地势险峻,山高路远,行军打仗常常受到交通的制约。


    他曾经发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豪言壮语,但实际上,那千里之外的决胜,何其艰难。


    粮草辎重,人马辚辚,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跋涉,一不小心就有掉队的危险。


    更不用说那些年事已高的将士,身体已然大不如前,却还要承受行军的劳顿。


    诸葛亮常常为此忧心忡忡,生怕有人因此而殒命。


    若是有了便捷的交通工具,无论是行军还是运输,想必都会事半功倍。


    那些老人也不必再承受长途跋涉的苦楚,可以安享天年。


    “丞相似有心事?”


    庞统的声音传来,将诸葛亮从沉思中唤醒。


    “吾在想,不仅天幕上的老人们备受交通艰难之苦,我们也都一样啊!”


    诸葛亮叹道。


    “前方的道路崎岖难行,许多将士都已体力不支,若是再这样下去,恐怕会有更多人倒下。”


    “丞相所言极是。”


    庞统点头赞同:“那些老将士们,本该在家颐养天年,却还要随军征战,实在令人心痛。”


    “可惜,我们生不逢时。”


    【其次,繁琐的礼仪程序也是一大问题。】


    【参加千叟宴的老人们被要求事先熟悉复杂的宫廷礼节,以确保能在宴会上恪守规矩。】


    【在正式用餐时,每当皇帝赐予茶水、食物或礼品,这些年迈的宾客都必须行跪拜大礼以表谢恩。】


    【可以想象,这群老人在正式用餐前就已经多次叩拜,至少也有三叩九拜之多。】


    【这样频繁的礼仪动作无疑给他们本就脆弱的身体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再者,宴席上的菜肴对老人的肠胃造成了不良影响。】


    【乾隆选在大年初四举办千叟宴,恰逢北京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虽然也有热炒菜品,但往往端上桌不到10分钟就已变凉,这样的饮食条件显然不适合老人。】


    【许多菜品上桌后很快就变得又冷又腻,加上老人们饮酒过量,这无疑对他们原本就虚弱的身体造成了进一步的伤害,最终导致不少人病重离世。】


    【总的来说,乾隆举办千叟宴的初衷是善意的。】


    【这场盛宴旨在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然而,让全国各地的老人不远万里进京赴宴,也被后人批评为劳民伤财之举。】


    明朝位面。


    著名思想家李贽凝视光幕,眉头渐渐紧锁,面色由惊诧转为愤怒。


    那些饱经沧桑的老人们,本该安享晚年,却被迫千里迢迢赴京,遭此劫难!


    乾隆帝此举,哪里是尊老爱老,分明是在害人性命!


    李贽心中翻涌着滔天怒火,恨不得穿越时空,当面质问乾隆。


    他想起自己曾在《藏书》中写道:“人性本无善恶,善恶在于习染。”


    可这千叟宴,分明是将“恶“强加于人,使无辜老者蒙受苦难。


    那繁文缛节,对年迈之人而言,无异于一场酷刑。


    那油腻生冷的饭菜,更是摧残了老人们脆弱的身体。


    李贽不禁想到自己曾批评的名教,这千叟宴不正是名教的极致表现吗?


    徒有其表,实则害人不浅!


    正当李贽陷入沉思,他的弟子焦竑匆匆赶来,也被天空异象中的内容惊呆了。


    李贽转身,语气难掩其中愤怒:“竑儿,你可看到天上所示?”


    焦竑点头应道:“老师,学生已经看到了。这……这实在令人震惊。”


    李贽冷笑一声:“震惊?这简直是骇人听闻!那乾隆帝,口口声声尊老爱老,实则草菅人命!”


    焦竑听罢,面露忧虑之色:“老师的意思是,这场宴会反而害了那些老人?”


    李贽激动地说:“何止是害!这简直是谋杀!


    那些老人经受长途跋涉,又遭受繁文缛节之苦,最后还要吃那些不合时宜的饭菜。这不是害人是什么?”


    焦竑若有所思道:“老师曾教导学生:‘天下无一人可以预知祸福。’看来这乾隆帝也未能预见此举的后果。”


    李贽叹息一声,继续道:“他哪里是未能预见,分明是不屑预见!他只顾自己的颜面,哪里在乎那些老人的性命?”


    “此事当为后世之鉴。为政者若只顾虚名,不顾实际,终将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