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满屋的银锭发出阴森森的感觉。

作品:《穿越古代:我在运河上做九品闸官

    赵雄脸上露出轻轻的一笑,就不理会他们,但是心里有那么一点触觉,好像感觉到了什么?


    至于,安德海给张果看腰牌的那一幕在,赵雄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权力压死人的感觉。


    安德海,张公公,赵雄,还有安德海和张公公的小太监全都换好了专用的号褂。


    仓丁们把大仓外面那硕大的木箱一口一口,扛入大仓。


    赵雄穿上时,留意身上的专用的号褂。


    这褂单薄连袖子都没有,裤子是短裤,露出毛茸茸的腿,靴子也不能穿都换上极简单的草鞋。


    运河上的寒风吹过,他们一群换了短褂的人,有的人即刻打起了喷嚏,有的人冻得缩成一团,微微地发抖。


    他毕竟年轻,有血气,又是练武之人,在寒冷的冬季里活动活动手脚,就跟没事儿人一样站在那里。


    这段时间以来,白天阴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或者下雪,都已经好多天了,夜晚刮了一阵风又不下了。


    对面的张公公可就惨了,扒下衣服穿得连袖子都没有的单褂,寒风一吹,不到几秒钟就连续地喷嚏。


    安德海换了一身号褂,看那满是肌肉的手臂,也是练过武之人。


    安德海看了一下赵雄,此处都是赵雄的人,但是他像没事人一样地笑呵呵地看着冷得直打哆嗦的张秀才。


    完全没把那些放在箱子里的金银财宝放在心上。


    他心里面点了点头,不愧是赵铭的弟弟,不贪财呐!


    要是赵雄狠狠心,把他们全都做了,岂不是这箱的金银财宝,都归他赵雄所有。


    赵雄正欣赏的夜景,感觉到有目光注视,一看是安德海有微笑着点头。


    他在火把的照耀下看到安德海的眼睛里透露出担忧和赞赏。


    一瞬间,赵雄想到了许许多多事,心里面感慨,他的恶虎帮在那几年确实干的不少事。


    要是以前的那个楞头青,说不定还真敢干啊!


    他看了看地上堆满的箱子,他知道这是金银珠宝,但是他不稀罕。


    他的空间保税码头仓库里,有大量的工业用银锭,30公斤一个的银锭搬起来费劲,所以他没往大康搬运。


    他看向张秀才。


    张果换了单褂站在税厂门口,刚好迎着风,夜里寒风刺骨。


    他连打了三个喷嚏,然后浑身不对劲,连嗓音都是那么哆嗦的说道:


    “王大人,赵闸官我们一起进去吧!”


    他便直起腰身带头往大仓的门口走去。


    走到大仓门口,他对着库门跪下磕了个头道:


    “天地神奇、天理国法俱在,有敢取国库一文钱者,天诛地灭国法不容。开库门……”。


    他背诵完了就爬起来,指挥着二个库吏依次而上,轮流开锁,把库门上的几把锁一次打开。


    再上来二个库丁,二人推门,只听得“咯吱吱吱吱……”一阵酸到压的摩擦声,库门慢慢打开了。


    从外面看库内一片漆黑,张秀才领头带着,安德海同张公公,赵雄,还有四个小太监进入大仓。


    那四个小太监每个人都扛着一个木箱跟在后面,这木箱有100多斤重,这让赵雄觉得这帮小太监估计个个都是练家子的。


    “来人,怎么这么黑,点火把!”


    跟在后面的张公公说道。


    估计大仓三面给水包围着,大仓里面居然比外面还冷。


    张公公全身都快僵硬了,他一身肉,冻得青一块紫一块。


    有一个库吏小声地提醒,“公公,大仓里有鲸油灯,我去把它点着,拿过来你也温暖些。”


    说着为首的库吏走进大仓,不一会大仓里面灯火通明。


    他们走到了二道门,说是二道门实际没有门,只是一道比腰还要高一点的门槛。


    张秀才双手平伸岔开两腿原地蹦三下进了库房,安德海同张公公,赵雄,也像模像样紧跟地做了一遍,丝毫不敢大意。


    那四个小太监扛着木箱第一次来大仓,放下箱子也装模作样原地蹦三下,又走了进来。


    走进大仓内部放银子的空间不大,也就是一百二三十个方左右,大大小小摆满了硬木架子。


    张秀才示意那张公公的两个小太监把木箱往西墙角靠。


    借着油灯的照明,赵雄看到那靠墙是一圈樟树柜子,每个柜子上面都有封条。


    封条上写的是压库银两千两。


    他数了一下,这韩庄大仓,足足有八万两的压库银白银。


    峄县的压库银白银居然在,这可让赵雄感到惊奇了。


    他不知道的是古代,社会保障基金就是户部的压库银。


    主要依靠年景好的年份积累。


    而是一种完全积累式的运营制度。


    压库银子原来不在县衙里啊!


    赵雄略有所思,转念一想,他又不是收税的,没有那个闲心管那个屁事!


    也就不当做一件事!


    大仓银库分东西两库,韩庄所税课司压库银堆放在东库,西库放着是刚刚收上来的,皇帝的金花钱。


    整个大仓有套间六隔,内部更有六间银屋,各地沿着运河收上来的市舶税银,早就搬运到了西库那边。


    安德海招了一下手,说道:“市舶税银在哪!”


    张秀才连忙答道:“在西库,请各位大人移步,请,有台阶,小心。”


    鲸油灯点起,一路明亮,走过缓慢的倾斜的通道,赵雄估计到。


    此刻已经到了地下5米有多。


    按照大仓的建造格局,三面环水,又是地下,在古人看来,就是已经安全异常了!


    张果带着他们进到西库。


    整个库房内四四方方,四面都是用坚固的岩石垒成,坚固而平整,地上亦是光滑的花岗岩铺就,没有半丝空隙。


    整个库房就像一个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囚牢。


    赵雄借着火光,看见硬木架子上一排一排的二十两的银锭。


    在鲸油灯照射下,满屋的银锭发出阴森森的感觉。


    大大康朝银锭最大重500两,大锭上都铸印有铸造地名、重量及工匠姓名等,小锭上有时还铸印有年号。


    银锭的成色一般在95-98之间,外表具有银的特殊光泽和温润。


    因浇铸时范中残留有气体的原因,银锭底部都有不规则的气体空洞,俗称蜂窝。


    比他空间保税仓库的银锭,整合度上要差一些。


    毕竟空间里的银锭是用机器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