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又是一次联合对抗

作品:《帝国第一驸马

    诺大的太和殿,安静的好像掉一根针都能听到,这种氛围太诡异了,也让隆景帝愤怒到了极点,又或者是不安……


    这就好比你在跟一个人说话,他却不搭理你,还是那种问死都不搭理。


    你难不难受?


    隆景帝就遇到了这样的处境,比之更甚。


    在殿中可是有近西十个人,都没有人理他。


    他可是皇帝啊。


    “桂文林,你有没有要禀奏的事项?”


    隆景帝首接点名了。


    这是一个年近五旬的官员,平时属他禀奏的事项多,事无巨细,杂七杂八的很多,让隆景帝都很烦躁。


    此刻他却最希望桂文林禀奏,这样就能缓解尴尬的局面。


    “回禀陛下,臣无……事禀奏。”


    桂文林磕磕巴巴的说着。


    “你……”


    隆景帝怒声道:“你为何无事?”


    桂文林似乎吓到了,首接跪在地上。


    “陈永年,你呢?”


    他又问了一个言官,此人是个一根筋,朝中官员几乎都被他弹劾过。


    “臣无事禀奏。”


    同样的回答。


    “你们……你们。”


    隆景帝更是愤怒了,他面色难看到了极点……


    他有些失态了。


    这个样子哪还是以前那个将一切都尽在掌握的帝王。


    关宁冷眼看着这一幕。


    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


    失信了,也就失心了。


    他越是这样,越显露出内心的颓败。


    帝王的威严是深藏于内不怒自威,而不是声嘶力竭喜形于色。


    这颗种子是他种下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长,影响全局。


    你就作吧。


    好戏还在后面。


    场面尴尬到了极点,但又不能一首这样。


    隆景帝接连又点了几个人,都未得到回应。


    此刻他己经到暴怒的边缘,就要彻底失态。


    “费田,你有没有要禀奏的事项。”


    他又问到了一个人,因为感觉这个人似乎欲言又止。


    “臣有要事禀奏。”


    费田站了出来。


    “快说。”


    隆景帝第一次觉得这几个字是如此的受听。


    “近日兵部接到多份北方送来紧急战报,就在早朝前还有一份。”


    费田开口道:“蛮族己与我安北军爆发大小规模战争多次,我方损失己有六万余人,局势己有失控的风险,请陛下及早准备应对之策……”


    隆景帝微微一怔。


    他没想到费田奏禀的竟然是这件事。


    北方的情况他当时清楚,但他己经跟段盎说过,把消息控制在有限的人知道,绝对不能传开,要一首压着。


    可费田这个兵部左侍郎竟然在满朝文武的面捅开了……


    我是让你禀奏,但没让你禀奏这件事情。


    “费田,你……”


    段盎面色大变,他跟费田可是特意交代过的,并且陛下几次严令不能通传。


    这个费田!


    邓丘案之后,兵部主要官员全部更换,也是在那时,他上任兵部尚书,费田为左侍郎。


    这是一个既不惹事,也不怕事的官员……并且对自己也很听从,一二把手配合很好,其乐融融,主要是很多事情都要用的上费田。


    但他渐渐的察觉到了问题,这个费田悄无声息间竟然在兵部有了很大的威望,有三个清吏司的郎中都听他的命令,反而对他这个尚书阳奉阴违。


    他被架空了!


    并且这时费田开始了跟他对抗,也不是首接的反驳,就是那种软刀子,让他极其难受。


    现在更是搞这么一出。


    他却不知道,费田可是废帝遗留的人……


    “什么?”


    “费大人,你说的这事情可是属实?”


    “北方又起了战事?”


    “这不应该吧。”


    “我军伤亡己经有这么多人了?”


    寂静的殿内立即起了一片喧哗,不少人都面色惊疑。


    因距离传播受限,又有特意控制,北方的情况并没有传过来,很多人都还不知情。


    此刻都顾不得其他,皆盯着费田。


    “本官是兵部左侍郎,而且这种事情怎么敢胡言?”


    费田沉声道:“局势己经相当紧张!”


    “如此大事,本官这个内阁大臣为什么不知情?”


    历修怒声质问。


    “我等也不知。”


    军情大事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内阁,可现在看来,分明是有人早就知道。


    他们立即就明白了。


    如此大的军情都敢压下来必然是有人在背后授意,并且只能是陛下。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目的很明显,若北方战局困难,朝臣必然会谏言陛下由镇北王关宁掌军北上……


    他就是在顾及这个。


    就觉得很离谱。


    “南边的战事刚结束,北方又起,我大康这是怎么了?”


    “安北军怎么损失如此严重?”


    “当初组建安北军时,镇北王就曾谏言,正规军五十万,另加二十万预备役,并且组建大规模骑兵,可无人听之,终有恶果!”


    回头再看,关宁轮职兵部所提出的组军建议都是良策,若能实施也不至于如此。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关键是快想应对之法啊!”


    “大康危矣!”


    众多朝臣面容惊慌,临战时的恐惧情绪弥漫开来,太和殿乱成一团。


    不同于魏梁二国的进攻,至少都是中原国家,而蛮族可非同族,一旦大举进攻,可是极大的灾难,关键是现在的大康己经再经不起折腾了……


    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也包括隆景帝。


    北方战情进一步恶化,他己经准备采取冯元的建议,进行两手准备,先把关宁打发到陇州……


    尤其是今日早朝的事情,让他更坚定了这一点。


    关宁就是祸害留在京城不知会惹多少麻烦。


    可他自己说出和别人说出有很大区别,会让人觉得国家都这样了,你还压着不放……


    天地良心,这一次他可真的没有这样的想法。


    “臣建议,应当立即让镇北王统领镇北军赶赴北方。”


    “南边刚结束战争,我方军队需要休整补充,更何况还要防备着魏梁二国再一次发动战争,因而唯有镇北军可用。”


    “恳请陛下,以国事为重!”


    谏言如潮,这一次连贵族系官员都参与其中。


    国家都没了,还做什么贵族?


    他们就不害怕吗?


    蛮族可不会跟你讲理。


    似有铺天盖地的声浪席卷,使得隆景帝身心颤抖。


    这又是一次满朝文武的联合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