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虎贲大将军宇文雄

作品:《帝国第一驸马

    “大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这时有旁人打断宇文雄的思绪。


    因为这份战报,他把部将都召集起来举行军事会议。


    “我这不是正在考虑?”


    宇文雄开口道:“得到情报,关宁兵分三路,一路去往西北,一路去往东北,中路由他亲自率领,他的心可是相当大!”


    几人沉默了,他们大概明白宇文将军的顾虑。


    一路大军去了东北,宇文家可就是在东北和州,必然是首当其冲。


    “有我父亲在和州,东北的局势暂时稳的住。”


    宇文雄知道众部将所想。


    “我所的担心的是大局!”


    “大局?”


    一个中年将领不屑道:“我看关宁兵分三路,就是失去大局,若他集中兵力专攻一处,恐怕难以抵御,但现在他兵分三路,使得兵力分散,优势尽失,可被我大军各个击破!”


    有旁人点了点头。


    分兵之后战线的拉的太长,相互之间没有连接,很容易就会被消灭。


    “你们不懂。”


    宇文雄摇头道:“这才能体现出关宁的野心,也显露了他的真正目的,他要造反夺位!”


    “你们可以想想,当他兵合一处以其军队的强力,确实能够取得大战果,可就算打到上京城又有什么用,不要忘了,关宁可不是陛下。”


    众人恍然大悟,立即明白了。


    其实这件事情可以参考隆景帝,同样都是藩王造反,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外姓藩王,一个是皇室后裔。


    隆景帝的身份就在这摆着,他当时并没有到处打仗,就是首接从封地首接打到上京。


    当拿下上京后,也就奠定了胜利。


    大康各州各地只有少数有反的迹象,大部分都俯首称臣。


    根本原因就是身份。


    反正都是皇室子弟,哥哥做皇帝跟弟弟做皇帝也没什么区别……


    关宁就不行。


    他哪怕占了上京,也得不到整个大康,因为他不是正统。


    所以他的造反之路会更难,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打下来。


    稳扎稳打。


    这样先期或许会很难,但对大局却是极好的。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到底是该怎么办?”


    “那还要问?”


    有一将领首接道:“关宁现在只带了十万人马,而我们虎贲军有十五万,还怕他们?”


    “是啊,虎贲军可不是安北军,就算比之镇北军也并不差!”


    这话可不是吹嘘,而是真的如此。


    虎贲军是从全国范围内的军队,经过严格的考核选拔而出,每个人都是各自原属军中最优秀的存在。


    他们战功卓越,个人战力极强,选拔出来又进行了统一的训练,保证作战时的配合度。


    他们用的装备都是工部最新打造,兵种完备,战力极强。


    很明显这支军队就是完全用来对付镇北军的。


    隆景帝很清楚,镇北军的强力不可复制,那是通过一场场战斗搏杀形成。


    所以便用这种方式成立虎贲军,主要作用就是对付镇北军!


    “失去先机了,否则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有人开口叹息。


    最早虎贲军是以去蛮荒历练为名调到北方,但谁又不知其真正目的。


    彼时镇北军还在蛮荒苦战,你这个时候就进驻北方,着实有些不妥。


    于是就停驻在了平章关,后知晓取得大胜,更进一步到了丰州,之后到了梁州……


    小心翼翼就是不想落人口实。


    这就是矛盾之处。


    想要逼迫关宁先挑起战争主动造反,又不想让别人觉得是你逼迫……


    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看吧?


    被人家捷足先登,失去了先机。


    宇文雄认真分析着。


    他看起来长的五大三粗,肩宽背厚,身高就有八尺二寸,但其实粗中有细。


    这也是隆景帝把虎贲军交给他的原因,并且暗授职权,可依据形势自行做出判断。


    宇文雄是一个很谨慎的人。


    在经过一番思索后,他沉声道:“本将决定,暂不主动去寻关宁,并且我们还要后撤至丰州!”


    “大将军?”


    听到此言,一众部将皆是面露疑色。


    不主动歼敌也就罢了,反而还要后退,这就无法让人理解……


    “大将军,现在关宁正是起兵初期,若不及时遏制,恐会助长其气焰,北方岂不是尽落于他手?”


    “是啊!”


    又有人附和道:“后撤是绝对不行的,我们能够打的过关宁,只要把关宁消灭,就可解决祸端。”


    “你们想的太简单了。”


    宇文雄摇头道:“尽管不愿承认,但虎贲军跟镇北军依旧是有着差距,说实话我并没有能够将之打败的信心,我们需要更多的兵力。”


    “暂时的退让无伤大雅,反而会让其产生骄纵的情绪,骄兵必败,这是其二。”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这是在北方,我们的民众优势太弱了!”


    这才是说到了根源处。


    也是让他很难以置信的地方,明明是关宁起兵造反,但民众都支持他。


    退到丰州或许会有改善。


    因为丰州靠近中部,镇北王府的影响力较小。


    这般想着。


    宇文雄又开口道:“这事就这么定了,传令立即退至丰州,关宁不是寻常人,想要消灭他,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就等候朝廷大军到来,想必这个时候朝廷也收到急信了……”


    他做了决定。


    由此也可见得宇文雄的厉害之处,若换作别人,恐怕早就按捺不住,但他还能冷静的做出判断。


    当即宇文雄也发出一篇文章,这文章主意不是声讨关宁,主要是为了劝慰。


    既然你说了要清君侧,你要求朝廷惩治高廉段昂等人,可你都没等到处置下来,你就忙着起兵。


    这很显然是无形中削弱了关宁的理由,他还在文中劝慰,让关宁不要冲动,相信朝廷会给你一个交代。


    为了不让事情闹大,他愿意退兵至丰州。


    这一番操作可是相当高明了,从头至尾都摆出了高姿态,显出了大义。


    这文一出,在特意安排下快速传扬。


    关宁也心知这是遇到对手了,这种事情主要战场不止是打斗,还有舆论……


    这边正在交锋,而关宁起兵的消息也终于传回了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