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反声如潮

作品:《帝国第一驸马

    当然,想要推行下去会很难。


    关宁早就有了细致的思量。


    官绅一体纳粮,是对千年传统的挑战,是对知识分子特权的挑战。


    这项改革,在实行个人所得税的今天,或许看起来不算什么,但是在知识分子拥有特权的封建社会,无异于晴天霹雳。


    同时也会触及士大夫知识分子和官僚利益。


    治理天下的关键在于民心,想要治理好天下就要得民心,读书人是优秀的百姓,得到读书人的支持,就相当于得到民心,科举也被当时的朝中大臣称之为“不劳兵之法”。


    一个新的王朝建立,最容易俘获人心的就是开科。


    而这样做了以后,必然不会得到响应。


    不止是有钱的官僚会反对,就连平常道貌岸然,生活清贫的官员也会反对。


    他们反对的原因不是因为钱,而是一种有知识就应该高人一等的观念,清流们认为读书人就该和老百姓不一样,就该比老百姓高一等,如果实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那读书人岂不是和没受过教育的愚氓一样了……


    也就是说,此举几乎会遭受到所有上层阶级的反对。


    这是新朝建立以来,最大的事端。


    可以说,关宁之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最终一步铺垫!


    征收商税本就是应该的。


    商人地位低下,再怎么也不能形成有规模的反对。


    而且这个时代,说是商贸发达,但也是相对的,实际来讲,依旧有限。


    因而征收效益也有限。


    但官绅们就不同了。


    他们利用这一特权,钻律法的漏洞,积蓄侵占了多少财富?


    他们强占别人的土地于自己名下,却不用缴税。


    这种行为太过可恶!


    必须要整治!


    国家官绅富足者在南方,因而关宁就从南方六州先开始。


    把这潭水搅乱了,搅浑了。


    然后再开始处置。


    只要把这里都拿下了,那推广全国也不成问题。


    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成。


    最早提出官绅一体纳粮的是雍正皇帝。


    可实际上,这个政策并没有推行下去,只有个别地方才有施行。


    关宁不要这种结果。


    他知道这种事情阻力太大,派什么人来都做不成,所以他自己来了。


    甚至他还秘密调来了军队。


    其实为的,根本就不是王伦,方届,孙普圣他们这三个地方势力。


    他们算什么?


    连地方割据都算什么,还想拥兵自立。


    有什么基础,能折腾起什么风浪?


    只要略施小计,就玩的他们团团转。


    关宁根本就不在乎。


    他调来军队,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官绅一体纳粮。


    只有强推,才能执行下去。


    这个过程自然免不了血雨腥风!


    这般想着,关宁平静道:“传令下去,官绅一体纳粮正式实施,将户部所定准则,通传于地方,限期上缴,若有延误,严惩不贷!”


    “是!”


    成敬应着,立即前去操办。


    关宁过来并不是没有准备,他在出发前,就己经跟户部官员制定好了相应税法及征收标准。


    并且还带来了一帮人。


    这些人也是读书人,但却是能为他所用的读书人。


    他们都只是考中了举人,没有达到做官的条件,却被选拔出来。


    新朝初建后,为了解决地方官员不足的问题,关宁也有过一次类似的选拔,现在是第二批。


    他们的作用就是办差。


    因为自身一清二白,所以更有冲劲。


    第一步,必须要做好。


    现在己经挑明了,时机也成熟了,就要正式开始了。


    在关宁的安排下。


    三万五千人的军队出发赶往了各地,分布于主要城池,设立临时税务司,专为征税而设立。


    关宁知道肯定会有反对。


    借征税的由头名义,可顺便夺回朝廷对南方的控制权。


    他要绝对的控制。


    所以这一次他并没有用王伦他们,地方官员也不用,完全是空降。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防止地方势力勾结……


    这绝对是一次大行动。


    这种动静自然不可能瞒的住,很快传遍西方,引起一片议论。


    陛下亲至。


    官绅一体纳粮。


    无论哪一件都是十足的大事。


    而相比较起来,后者更加重大。


    此事传开,立即引起巨大的动荡!


    是的!


    就是动荡!


    要说世家贵族肯定是上京居多,但要说官员富足者,那必然要属南方。


    有的官员本身就是地主乡绅。


    其家底殷实丰厚。


    像在北方的官员,本身就处于贫瘠之地,根本就没有油水,自然清贫……


    而南方仕子们也反应强烈。


    之前征收商税,整治贪腐的风声过去了,都变成了官绅一体纳粮!


    正式的通告己经下发。


    针对不同级别的官员,相应的纳税标准也不一样。


    对于乡绅地主也有明确的分级。


    比如家中有两百亩良田是一个等级,需要缴纳对应等级的税额。


    如家中有五百亩良田,这又是一个等级,同样需要缴纳对应等级的税额。


    整体的原则就是越富缴纳的越多!


    并且还设定了期限,在收到通告后,将税缴纳。


    可用米缴,也可用钱来抵。


    告示贴满,涉及到所有层级的官员。


    当然也不是一刀切。


    有划定了一个标准,只有达线才用缴纳,否则就不需要。


    制定的相当人性化。


    可对这些人来说,却根本就无法接受!


    “疯了,陛下一定是疯了,想要让我缴税,这是做梦!”


    一个在当地有名的乡绅,在房间里大吼着。


    因为按照制定的税收标准,他需要缴纳近两百两的税银。


    “十天期限?”


    “我看一百天期限也没人敢缴,谁敢带这个头!”


    一个须发皆白的官员看着传来的文书咬牙说着。


    “阳奉阴违西个字懂吧,传一定要传的,但缴纳不缴纳,你们自己看着办。”


    一个地方官员淡淡说着。


    “新君即位,新朝建立必然会举行恩科,如果不收回此令,我等就不参加科考!”


    在一座酒楼内,众多读书人聚集在一起。


    为首的是一个面目俊郎,浓眉星目的青年,他名叶青城,是南方仕子最优者,有着极强的声誉和号召力。


    “对,我们罢考!”


    “我们不应试!”


    各城各地,反声如潮,目前看来,根本就执行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