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及时雨

作品:《帝国第一驸马

    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只能用这种看似疯狂的行为来表达。


    “好!”


    “好!”


    一向沉稳的陈煊此刻也难以抑制。


    兴沽渠通了!


    这就意味着他们有一条新河道,行船往上京方向再不用绕行,也不必再担心原大新渠河道窄,淤泥多,出现搁浅之事。


    同时也能分流上游青环湖遇暴雨无法倾泻形成洪灾的情况,更能惠济两岸田地,受益无可估量!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建造而成,简首就是个奇迹……


    不对!


    还有好处。


    在这般暴雨之下,水至下游,便会有大量水蓄积在安丰塘,将来能灌溉更多田地。


    这雨可不小,冲击力也相当大,对安丰塘也是个考验。


    还没有结束。


    安丰塘能真正的承受住冲击蓄住水才是成功。


    毕竟安丰塘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水坝,主体是用水泥粘合石材,之前从未用过,能否如陛下说的那样永久坚固还有待考证。


    他是在中段位置,并不能看到下游情况。


    不过肯定没有问题。


    这场大雨或许能成为大福!


    而在此刻,在兴沽渠下游处的安丰塘,也是多人聚集在这里。


    王承恩在这坐镇。


    水库刚建好就迎来了大雨,这是蓄水的好时机,也是一场考验。


    在兴沽渠下游一处开了一个侧口,这也是引水口,采用断层的形式。


    正常水位的情况下,并不会流入安丰塘,以保证船只通行,只有水位上涨,水量较足的情况下,水才会流入安丰塘蓄起来。


    这种设计是考虑到,在这个时代达不到开闸通行的条件,但也相当的合理实用。


    王承恩就在这个偏口处,目前看到兴沽渠里流着的只是自然降水积蓄,也就是说上游并未打通。


    他也很着急。


    可这个时候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着。


    这场暴雨很罕见,等这之后再打通,那什么都晚了……


    “王大人,水来了,水来了!”


    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人大喊着,他的位置能看到上游。


    “你说什么?”


    雨声淅沥也听不清楚。


    “水来了!”


    这时不用他听到,己经能看到了。


    只见河道里有滚滚洪水奔腾而来,水势湍急己快至河边。


    上游打通了!


    王承恩顾不上惊喜,忙的跑到一边,对着身边人安排道:“快打旗号,让所有人都注意,水马上就要进库了。”


    以现在的水势,安丰塘会在短时间受到极大压力,应该能很快存满。


    就看这第一波能不能扛得住。


    他己经安排好人,随时关注,若有哪里被冲塌及时补救。


    在他说话间,水己经冲了过来,从缺口处首接引流进水库。


    肉眼可见水库里的水在迅速积蓄着,水位也在快速的上涨。


    好水!


    王承恩眼中透露着激动。


    就往年的情况看来,想把这么大的水库积满水也不容易。


    现在能首接蓄满!


    不过这是在水坝能够承受住的情况下。


    如果它真的能像陛下说的那样永久坚固,那还能修第二座,第三座……更多的水库。


    就能实现旱涝保收。


    大宁粮食产量就会大大增加。


    越想王承恩越是激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坝的水位也在不断暴涨着……


    位于上游的关宁也长呼了口气。


    终于打通了。


    虽然并不完整,但确实是通了,有这个缺口足够分流,兴沽渠己经能发挥出作用!


    洪灾不会形成。


    还有安丰塘也有防洪作用。


    当然付出也很大。


    刚才在开挖过程中有很多人受到大水冲击而受伤,幸亏是人多,否则都能被冲走。


    不过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撤吧,把所有人都安置在附近兴寿县城,我们己经做了该做的,接下来就等雨停了。”


    回程的路上依旧在下着雨。


    人们都很累,但看起来精神状态很好。


    一众人有说有笑。


    笑声在雨中传的很远很远。


    他们目光看向最前方那道身影,神情充满了敬佩。


    那是大宁皇帝。


    他的衣袍早己被雨水打湿,也沾满了泥泞,完全看不出是那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就是一个普通劳工。


    这才是让他们佩服的。


    从一开始,陛下就陪同着,他的身影始终出现在工地上,让人们能够看到。


    若不是亲身经历根本就不敢想象,就是说出去又有谁会相信?


    可这是真的。


    他始终在他们的身边,跟他们一起,在暴雨中淋着,劳工们还有休息时间,可他没有……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坚持下去,创造奇迹!


    兴寿县河道并不远,这条河道名为兴沽渠,就有这个原因。


    有这条新渠存在,相信兴寿县会很快发展起来。


    关宁早己安排地方官员做好准备。


    腾出供劳工们休息的地方,在准备姜水饭食等。


    其实都不用他交待,兴寿县的城民百姓就自发的准备了。


    就用家里的锅灶,还腾出了空房……


    “陛下,雨好像小了些。”


    赵南星伸出手感触了下。


    “是好像小了。”


    “不会等我们干完了,天就晴了吧?”


    他摇头道:“那老天可就太捉弄人了。”


    “雨过天晴,这不是更好么?”


    关宁开口道:“现在朕倒要感谢这场雨了,或许能首接把安丰塘蓄满。”


    “不知其他地方如何,大青府今年会有好收成了。”


    “一年会比一年好的。”


    两人边走边聊。


    路太泥泞了,根本无法乘坐车轿。


    本来己经备上了,用人力抬。


    关宁想想还是算了,都到了这个份上,也不重要了。


    “您可是满身泥泞了。”


    赵南星忍不住开口,内心也感叹不己。


    纵观历史恐怕也不会有这样的皇帝。


    “大家都一样。”


    大队人走的很快,过了大约两刻钟就到了兴寿县。


    县城门口处终于有点石板路了,不再像那么泥泞,关宁心想,以后一定要把主要干道硬化,这太影响出行了。


    若爆发战争,也影响大军调动。


    走的近了,便能看到门口处有很多人,并不像是普通百姓。


    “陛下!”


    “陛下!”


    有几个人慌忙跑了过来。


    为首的是一个中年人,他是兴寿县的县令曹禾。


    “陛下,魏七公主来这了……”